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广汽菲亚特菲翔销量,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与法拉利同车企,菲亚特为何在国内屡屡受挫?

优质回答与法拉利同车企,为何国内成了爹不亲娘不疼的放养儿,现生存堪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并逐步家庭化。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很多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出现了合资车企和国产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适者生存,弱者淘汰是亘古不变不变的自然法则,有快速发展的就必然有落后被淘汰的。菲亚特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菲亚特,可能很多人都只是听过,但不熟悉。但提到法拉利、玛莎拉蒂、Jeep、道奇,可谓是家喻户晓。没错,这些品牌同属于菲亚特旗下,作为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制造公司,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为何在华之路如此艰辛,面临被淘汰的窘况了?

菲亚特在华的两次联姻

1999年,菲亚特首次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中国,与跃进汽车集团组建南京菲亚特,双方各持股50%,总资产30亿元。2007年12月,由于外方撤资,南京菲亚特宣告失败。

2010年3月,菲亚特与广汽集团联姻,总投资约为65亿元人民币,共同组建广汽菲亚特。但与广汽集团的结盟,并没有给菲亚特品牌的发展带来转机。

与Jeep无法产生联动效应

2014年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后,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也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本来,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应该给菲亚特带来一线生机。但是广汽的重心放在了品牌认可度更高的Jeep身上,也占用了菲亚特的产能,并且Jeep的品牌效应及却销售渠道无法为菲亚特产生联动效应。导致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Jeep上,菲亚特仍然是无人问津。

菲亚特为何在国内屡屡受挫

1、国情不同

菲亚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微型汽车生产厂家,欧洲对小型轿车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中国人则是追求大空间,尤其近年来的SUV风潮,小型车自然就更难卖了。

2、企业的不重视

菲亚特的战略重心一直放在欧洲,而广汽也一心发展自主品牌传祺,完全属于爹不亲娘不疼的放养儿,在现有的车市,当然完全无法成长起来。

3、无品牌效应

汽车对于国人说,还属于较贵的消耗品,很多人在选择时,都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慎重选择,尤其是国人的跟风性,其实看重的就是品牌力,比较要有保障。菲亚特在国内的宣传及品牌搭建上完全跟不上。

4、车型较少,选择性低

菲亚特在华的国产车只有菲翔和致悦两款,进口车型也就博悦、菲亚特500、菲跃、领雅和朋多五款车型。

广汽菲亚特是否会重蹈南京菲亚特覆辙?

数据显示,在乘联会统计的国内在产的88个汽车品牌销量数据中,菲亚特今年前10月累计在华销售了638辆整车,而10月销量仅有9辆,不管是10月销量还是前10月总销量,菲亚特都是位居国内车企品牌销量排名倒数第二,也就是87名。这样的数据广汽菲亚特是否还会继续坚持了

菲亚特可以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若还想有所坚持,就必须“入乡随俗”,全面改进。新的一年,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灭亡?就看菲亚特自身的努力了!

半年净利近乎腰斩,广汽集团真的被合资拖了后腿?

优质回答今年开始的价格战,让所有车企日子都不好过,许多车企都是疯狂降价抢市场,都是赚不赚钱的放一边,先把量做起来。特别是自主品牌价格战尤为激烈,也是抢了不少合资品牌的市场,这一点从广汽集团的半年财报就能发现。

日前,广汽集团披露 2023 年半年度报告,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 2335.32 亿元,同比下降约 3.81%;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 619.11 亿元,同比增加 2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9.66 亿元,同比下降约 48.42%,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每 10 股 0.5 元(含税)中期股息,派发股息总额约 5.24 亿元。

合资品牌收益大降

对于净利润的下滑,广汽集团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但不难分析出主要是合资品牌拖累了广汽集团的整体表现。广汽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本集团投资收益约为54.4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0.50亿元,主要是日系合资企业盈利减少等综合所致。”

具体来看,除了广汽集团合营企业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即“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已按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向法院申请破产以外。

去年底已经濒临资不抵债的合营企业广汽三菱,经过半年的经营进一步导致净资产折损,已经资不抵债。广汽三菱截至今年6月末的资产总额是43.25亿元,负债总额是57.4亿元,净资产为-14.15亿元。而截至去年末,广汽三菱资产总额是59.61亿元,负债总额是59.54亿元,净资产仅剩约700万元。

之前作为广汽集团销量支柱的日系两田,由于电动化和自主品牌的冲击,销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来看,广汽本田7月销量4.2万辆,同比下滑达44.31%,环比下滑30.71%;1-7月累计销量33.19万辆,同比下滑23.32%。广汽丰田也不乐观,7月销量7万辆,同比下滑16.67%,环比下滑19.72%;1-7月累计销量52.28万辆,同比下滑10.51%。

而自主品牌成为了广汽集团的亮点,数据显示,广汽乘用车实现产销 18.18 万辆和 18.81 万辆,同比增长 7.27% 和 8.97%。广汽传祺实现生产 18.2 万辆,同比增长 7.3%;销售 18.8 万辆,同比增长 9%,市占率同比提升 10%。

广汽埃安实现产销 21.67 万辆和 20.9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7.39% 和 108.81%,其中 AION Y 系列上半年销量突破 9 万台,同比增长 105%。

广汽集团在2022年财报中定下了“2023年全年挑战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的目标,以期继续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态势。据了解,2022年广汽集团全年销量243.38万辆,2023年同比增长10%即为268.18万辆,而上半年广汽集团销量116.3万辆,目标完成率为43%。随着合资品牌拉胯,下半年单靠自主品牌完成这一目标,难度不小。

自主品牌能挑起大梁吗?

对于合资品牌的示弱,在广汽集团看来,主要原因是电动化布局仍然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鉴于此,广汽集团也是把发展重心放在了自主品牌上,目前广汽集团的最大亮点在于埃安,埃安7月实现4.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79.86%,环比增长0.03%;1-7月累计销量25.44万辆,同比增长103.03%,如今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9成都来自埃安。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广汽埃安销量最高的车型是AION S,为96005辆,这也是广汽埃安投放到网约车市场的主要车型,其次是AION Y,为88243辆。

同时根据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杰兰路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报告中提到,7月埃安销量3.62万辆,其中41%是个人所有。也就是说埃安7月销量中,约有6成是去往B端市场的。据统计,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上有超过30万辆广汽埃安的车型在运营,占据了网约车市场的近四分之一,尤其是在广东地区的网约车,埃安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由于埃安主打网约车市场,也限制了其盈利能力,根据财报显示,广汽传祺自2022年实现盈利以来,今年上半年盈利面持续扩大,广汽埃安今年6、7月已连续两个月实现盈利。

可见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生力军的埃安也是最近才摆脱亏损的命运,并且随着竞争对手跟进价格战,埃安也是展现了疲态,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埃安AION S最高现金优惠达0.5万元,最低车价跌至13.98万元。但也不能为埃安贡献更多销量,靠性价比为卖点的埃安显然已经到达了瓶颈期,月销4万辆已经成为了巅峰。

“上半年,价格战对我们整个收益面积的影响比较大的。”面对着大家关心的价格战问题,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并不回避。他表示,价格战是企业竞争的最后的手段,广汽不会主动挑起价格战,但也绝不会回避价格战。

另一方面,目前埃安高端品牌昊铂GT已经上市,在第一个月也是交出两千多辆销量,但并没有为埃安带来多大提升,可见埃安目前已经进入了增长乏力的状态,并且埃安主销车型的降价也对昊铂的高端之路带来了影响。

虽然广汽传祺上半年实现生产18.2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18.8万辆,同比增长9%,市占率同比提升10%。传祺HEV车型持续热销,卫冕自主品牌HEV市场销冠;M6、M8系列均保持细分市场销量前三;GS3影速上市后也保持了不错的销量。

不过广汽传祺GS8作为广汽传祺旗下自主高端SUV的车型代表,早在上市之初就备受用户关注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量。但是随着产品品质问题的逐渐增多,近期屡屡有广汽传祺GS8车主向“汽扯扒谈”反馈关于车辆的投诉维权信息,其中投诉关键集中在了中控大屏反应慢、黑屏、瘫痪的问题上。

这也让传祺GS8的用户口碑急速下滑,曾经月销过万的热销车型,如今月销4000辆都已十分困难。由于质量问题,目前2024款GS8在7月份出现了明显的销量下滑,从6月份的4276辆直接腰斩到了1862辆,下滑了超过56%。

并且广汽传祺至今没有给用户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主要原因还是资金不到位,通过如今广汽集团的财报来看,虽然两个自主品牌销量增长,但是总的利润下滑,说明合资这面还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自主品牌依然是难堪大任,无法实现品牌与销量的正循环。

一边是合资品牌尤其日系品牌式微,一边是广汽乘用车和广汽埃安面对车市内卷增长乏力,难堪大任。所以广汽集团的半年净利近乎腰斩也在情理之中了,未来如何平衡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关系,实现二者双增长,也更加考验广汽集团领导团队的能力,不然日系品牌也会学习“大众+小鹏汽车”的合作模式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为什么索菲亚的销量不好?

优质回答有着意大利国民车称号的菲亚特仿佛在国内并不受待见,翻开11月份的销量榜不难发现,广汽菲亚特旗下仅有的两款车型共收获了5辆订单,其中菲翔1辆,致悦4辆。比起其他品牌动辄十万辆的月销,菲亚特的这点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在2010年,广汽集团就和菲亚特集团以50:50的股比共同投资成立广汽菲亚特,除了长沙工厂外,广汽菲亚特还建设了广州分厂。按照规划,菲亚特-克莱斯勒将扩张其在华的产品线,Jeep、克莱斯勒和菲亚特三大品牌将成为在华销售的主力,其中菲亚特品牌作为最大众化的、靠走量来营销的一员,分担到的产销任务将是最艰巨的。然而,菲亚特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如今还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尴尬境地。

2014年,菲亚特将庞大的克莱斯勒集团全额收入麾下,合并后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一举成为全球第7大车企。兼并重组后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按照2014年的计划,菲克集团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市场实现38%的复合年增长率,即2018年在华销量达到85万辆。然而,2016年FCA集团在华销量仅为17.98万辆,要在2018内达到85万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菲亚特从当初的最重要角色成为了目前市场和主机厂的弃儿,究竟是何原因呢?

投产车型过少

2012年9月,广汽菲亚特第一款车型菲翔上市销售,菲亚特菲翔(viaggio),其车名在意大利语意为旅程的意思。这款车和道奇Dart一样,诞生于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平台,定位于紧凑型车。该车搭载1.4L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DDCT),其中1.4T-Jet的发动机即为现款博悦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150马力,最大扭矩为230Nm。

作为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菲亚特菲翔的外观并没有过于张扬个性,而是走的中庸路线。这一点迎合了不少消费者的喜好,实际上,在上市当年,菲翔的销量达到11288辆,对于一款全新的车型而言,3个多月就能累积破万,也算是潜力股。

进入2014年,广汽菲亚特加紧了新车的投放,在3月份上市了菲翔的两厢版本,也就是致悦。致悦最具亮点的地方就是其掀背式后尾了,尾部基本看不出原来菲翔的影子,无论是造型还是尾灯组的样式都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而前脸则由菲翔上的三横幅改为了一横幅。

从推出的新车来看,菲亚特明显只有一款车,只是把菲翔分成了三厢版和两厢版来出售。车型如此之少,让消费者如何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因此销量越来越差也在情理之中。

汽车质量不稳定

除了车型上,一直诟病的质量问题也可以和菲亚特的销量触底挂钩了。在2012年广汽菲亚特第一款新车菲翔的上市发布会上,就专门为其最新的双离合变速箱的技术安排了篇幅不小的介绍,以表述它在传动效率、驾驶感受、燃油经济性上面的优势,但随后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却被稳定性和可靠性困扰着。菲翔和致悦的双离合变速箱相继发生“自动变速箱失效”的故障,车辆无法继续行驶的故障。

广汽菲克不重视

当然,除了产品质量和产品策略方面的问题,广汽菲克的不重视也是关键。自从收购了克莱斯勒集团后,菲亚特就将在华产品的重心交给了号召力更强的Jeep品牌。从目前的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出,广汽菲克集团已经完全依赖Jeep。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广汽菲克在今年1-11月份累计完成销量184,495辆,同比大涨40.46%;11月实现销量17,623辆,连续24个月同比增长。广汽菲克销量的增长得益于旗下Jeep品牌SUV车型强势表现,其实现销售超1.6万辆,同比增长30%。

情报总结:

菲亚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没落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说质量问题还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车型投入少,主机厂不重视则属于根本原因。总的来说,这个意大利国民品牌理应在中国市场开花结果,但如今却沦为市场弃儿,广汽菲克应该反思,毕竟光靠Jeep一个品牌是无法完成在华预期目标的。

在华市场节节败退,这六家合资车企都犯了同一个错误

优质回答早前,天涯君在《这些遭遇失败的自主品牌 其实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一文中深入分析了多家自主品牌的失败,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六家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为什么会销量大跌乃至退市。

长安铃木,根深蒂固的小车思想

排除历史和政治因素,对于一衣带水的日系车中国消费者总是格外偏爱,因为它们最懂中国人的需求。

这其中早期又以丰田和铃木为代表。比如那台将油耗水平降到同级最低的长安铃木启悦,还有开了三十多万公里也没大修过的雨燕,又或者那台同级唯一搭载四驱系统的小型SUV——维特拉,将操控和越野性能玩到极致。

省油、耐用、性能的口碑,加上最早进军国内,为中国微面市场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铃木在2010年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日系车企之一,随后的2011年更是迎来了22万销量的高光时刻。可从2012年铃木便开始急转直下,为什么?

看看同时期的丰田在做什么,升级旗舰轿车凯美瑞,不断优化RAV4产品力,全面引入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开启“双擎”和“双车”战略。而彼时的长安铃木依然是老三样:奥拓、雨燕和羚羊,固守小车市场不说,产品序列也少的可怜。

是缺技术吗?并不是,铃木的发动机技术和成本管控曾经吸引了大众和通用;天语SX4更是以紧凑型车身份参加派克峰登山赛并连续6年夺冠。铃木的问题在于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高端化、运动化、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它依然固执于“小车之王”的身份,小富即安,缺乏长远规划。

如果说今天的丰田是因为迎合中国消费者对高颜值、舒适性体验获得了飞跃,那么铃木这种根深蒂固的小车思想也让其成为第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日系车企。

广汽菲亚特:两败两战,都是一个原

1997年,南京菲亚特成立,派力奥、西耶那先后上市,一听名字就知道这很意大利范儿。实际上两款新车一样的三大件、相似的设计,一个三厢一个两厢,在那个合资轿车屈指可数的年代,尽管派力奥、西耶那质量问题多、动力不算出众,可依旧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直到2007年南汽开始寻求与名爵的合作,上汽又打算收购南汽,诸多外部因素,加上八年只靠四款车打天下南京菲亚特并没有给南汽带来预期效益,菲亚特被迫“净身出户”,以一欧元转让了其在南京菲亚特50%的股权。

2010年,菲亚特卷土重来,和广汽合资成立广汽菲亚特。一开始,广汽菲亚特一鼓作气发布了菲翔和致悦两款国产车,时尚、浪漫的意式设计给当时的年轻人带来了不小的新鲜感,2014年广汽菲亚特迎来巅峰:全年销量超6.8万辆。

但是相似的错误,菲亚特在中国市场又重演了一遍:新车导入缓慢,错过SUV发展的风口,质量投诉频发,加上大众、丰田、本田的急速扩展,菲亚特再而衰、三而竭,被市场和消费者所遗弃。

东风悦达起亚:设计救得了起亚一次,救不了第二次

成立于2002年东风悦达起亚,最初的几年日子过得并不好,不仅和南北大众、两丰销量差距大,就连同为韩系车的北京现代,年销量也是其2-3倍。

直到彼得希瑞尔的到来,这位前大众首席设计师为起亚带来了全新的设计语言,“虎啸式”前脸的应用,全新家族系列车型——K2、K3、K4、K5、智跑、狮跑的出现,设计升级、产品的全面铺开,恰逢中国市场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起亚在中国得以新生,2016年东风悦达起亚年销量突破65万辆,成功跻身合资品牌销量第七位。

遗憾的是一直走低价路线和自主品牌抢市场的起亚,面对在三大件、设计等领域有长足进步的国产汽车,销量开始逐步走低,加之过去蒙眼狂奔和对品控的忽视,质量问题开始凸显;多代车型的同堂销售,无论是轿车还是SUV阵营都没有一款支柱车型,到了2019年,起亚在华销量已不到29万辆,品牌力更是一跌再跌,如今在不少消费者心中,合资品牌起亚的影响力还不如吉利、长安。

设计可以救得了起亚一次,如今却很难再救它第二次。

北京现代:性价比不是万能灵药

萨德事件是现代在中国市场溃败的开始,却不是根本。

日系车也曾在2012年遭遇过钓鱼岛政治事件,经历一年的低谷之后,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三强随后一路高歌猛进,靠的是三大件、性能、品质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现代有什么,一是设计;二是性价比。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八代、九代索纳塔都有着最美合资中级车的称谓,领动、悦动更是凭借着时尚的前脸,流体雕塑美学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用户;而名图以B级车的尺寸,相近的价格实现了对速腾、朗逸、卡罗拉们的降维打击。颜值和低价是消费者过去选择现代的主因,但驾控品质、油耗方面,北京现代并没有突出优势和特色。

所以随着吉利、长城、长安、奇瑞们的迅速崛起,在设计、质感、智能化领域的飞跃,稳步向上的自主品牌挤占了韩系车的市场份额,这才是北京现代销量大幅下滑的关键。

如今,一款高颜值的十代索纳塔能救得了北京现代吗?难。

东风雷诺:从没想过认真造车

今年4月,随着东风集团宣布将全资收购雷诺在东风雷诺合资公司50%的股权,雷诺乘用车在中国市场成为历史。

拥有百年造车史的雷诺之所以败走中国,归根结底在于从没想过认真造车。

一方面,雷诺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1994年就成立三江雷诺合资公司,可雷诺只是将眼光局限于短期CKD组装赚快钱,结果品质、销量和品牌力都没得到提升;

到了2013年才成立的东风雷诺赶上了国内SUV红利期,科雷傲和科雷嘉为雷诺带来了短期辉煌,但为了缩减成本,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促成在,两款新车都是基于日产平台打造,结果就是科雷傲、科雷嘉丝毫没有法系车的操控性能特色,成了挂着雷诺标的舒适日产车,而赖以成名的梅甘娜迟迟未能国产,雷诺的性能特色并没有在中国市场很好的树立起来。

另一方面,雷诺左顾右盼,战略没能得以聚焦,在SUV市场未见起色后,又牵手华晨重拾“商用车梦”、注资江铃打造新能源产品,结果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神龙汽车:傲慢的法国人不懂中国市场

雷诺败北、DS出局,神龙汽车成了法系车在中国市场崛起的最后希望。但从东风标致近期推出的2008和东风雪铁龙的全新轿车C3L来看,三缸机+国人看不懂的法式设计,法系车的未来依然是个谜。

是标致雪铁龙没技术、没产品吗?显然不是,无论是兼顾舒适和操控性能的独特法式底盘调校,还是早年富康积淀的良好法系口碑,又或者标致+雪铁龙在国内轿车、SUV多达近20款车型,神龙在华握有一手好牌。

问题的关键在于傲慢的法国人不懂中国市场:产品设计过于营造浪漫、优雅的属性,却不符合中国主流消费者的审美;人机工程学设计饱受诟病,不符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影响操作便捷性;法国人对品控的忽视导致发动机频频曝出质量问题;没有大众、丰田的影响力,奈何心比天高定价缺乏诚意,卖不动又大幅降价消耗品牌力,形成恶性循环……

去年一年,标致+雪铁龙两家渠道在华一年销量仅有11.35万辆,不到一汽-大众一个月的销量。对于神龙来说,再不主动求变,积极改革,很有可能步雷诺的后尘。

总结

大众、丰田、本田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靠的是在固守技术优势的同时,尊重中国市场,因地制宜迎合国内用户需求。

而这六家合资车企恰恰相反,不顺应时代的变化、市场需求的改变,仗着有技术、有特色漠视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在过去,中国汽车工业不发达,中国人不懂车,市场就那么几家车企,但伴随着以吉利、长安、长城、奇瑞、红旗为代表的的自主品牌在设计、三大件、智能化等领域的突飞猛进,这些车企的技术优势不再,用户的选择更加宽泛,也就自然而然的败退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解析7家上市车企产销数据 谁拉动增长谁拖了后腿

优质回答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国家经济恢复和国家行业政策刺激下,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金九银十”的销量增长势头。据中汽协销量预估,11月汽车销量预估完成273.3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1.1%,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3%。1-11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预估完成2243万辆,同比下降3%。乘用车市场销量累计同比下滑缩小至7.8%。

与乘用车市场增长相同,众多车企在11月销量表现也十分出色,不少企业出现两位数同比增长趋势。汽势Auto-First通过梳理7家A股、H股上市汽车企业发布的产销数据,解读谁是企业增长的拉动点,而谁又拖了企业后腿。

长安汽车:自主、福特拉动增长 马自达环比下滑

据长安汽车发布的11月产销数据来看,整体销量为21.9万辆,同比增长24.5%,实现连续8个月销量同比正增长。1-11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180.30万辆,同比增长15.27%。

具体来看,自主品牌销量成为主要增长点,11月长安系自主品牌实现销售16.65万辆同比增长23.5%。其中长安CS75系列销量达到3.28万辆,同比增长20.3%,刷新了历史销量纪录,长安CS55系列销售也超过1.4万辆,同比增长30.8%,长安逸动系列销量突破2万辆,增幅达到109.3%。UNI序列首款产品长安UNI-T当月销量过万。此外,长安欧尚品牌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11月销量为13,708辆,同比增长86.7%。

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复苏态势依旧显著,11月销量达到2.87万辆,同比增长52.8%,环比增长9.24%。长安马自达也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低于长安汽车整体,11月销售1.3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7.5%,与上个月相比下滑了13.51%。

比亚迪:新能源拉动显著 燃油车持续下滑

11月,比亚迪销量达到5.39万辆,同比增长30.6%,环比增长13.0%。新能源车型依旧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销量达到2.67万辆,同比增长137.88%,燃油车型则连续三个月呈现同比下滑态势,11月销售2.73万辆新车,同比下降9.4%。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型快速增长得益于比亚迪汉的销量增长。据统计,11月比亚迪汉销量达到1万辆,环比增长33.9%,7月上市以来已累计销售2.85万辆,比亚迪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称,目前公司“汉”的在手订单充足,产能也在逐步释放的过程中。

1-111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37.1万辆,同比-11.4%,同比降幅缩小4.6个百分点。有分析机构指出,比亚迪新品大周期持续向好。预计今年新车销售将超过42万辆,明年有望接近50万辆。

上汽集团:销量同比增长10% 上汽大众再下滑

12月4日晚,上汽集团发布11月份产销数据。11月,上汽集团销售汽车64.39万辆,同比增长了10.65%,是其6月恢复正增长后增幅最大的月份。

在上汽集团销量增长背后,是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拉动,其中,上汽通用在11月销量达到16.6万辆,同比增长39%,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9.47万辆,同比增长21.7%,上汽乘用车销量超过8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5%。

上汽大众依旧呈现出下滑态势,11月销量16.16万辆,同比下滑21.89%,没能延续“金九银十”的增长势头。

此外,1-11月各品牌销量贡献排名也发生变化,上汽通用五菱以135.87万辆登上榜首,上汽大众则以134.8万辆掉至第二名,第三位依旧是交出127.36万辆销量成绩的上汽通用。值得一提的是,前11个月仅上汽大通实现销量增长,累计销量为16.40万辆,增幅达到23.18%。

广汽集团:两田拉动 广菲克降幅近50%

据广汽集团产销数据显示,11月整体销量达到20.99万辆,同比增长21.53%,但相较10月份下降7.53%。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183.47万辆,同比下滑缩小至2.21%。

分品牌来看,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依旧维持高增长态势。其中,广汽本田11月销量8.76万辆,同比增长31.90%,雅阁、飞度、缤智等5款车型月销超过万辆。广汽丰田11月销量达到7.74万辆,同比增长13.82%,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两位数正增长,雷凌家族则是广丰主要增长点,月销超过2万辆。

广汽自主也延续了增长态势,11月销量达到4.06万辆,环比增长7.34%,同比上涨5.31%。其中广汽传祺品牌销量达到3.33万辆,同比增长2.5%,连续3个月销量破三万辆,刚刚独立的埃安品牌11月销售7216辆新车,同比增长20%。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和广汽三菱依旧呈现出下滑态势,11月广菲克销量为4007辆,同比下滑26.23%,广汽三菱销量8301辆,同比下滑24.76%。

分析机构指出,广汽集团作为一线日系合资品牌龙头,将持续受益于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顺应换购、增购需求,投放增量车型所带动的销量、业绩提升;自主品牌密集换代、改款带动产品竞争力改善。

长城汽车:欧拉表现抢眼 WEY不及去年同期

11月,长城汽车实现销量14.52万辆,同比增长26.12%。前11个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实现96.15万辆,同比增长0.75%,累计销量同比由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与3月份调整后的“102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长城汽车仅有5.85万辆的差距。

哈弗品牌依旧延续增长态势,11月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达到22.11%,其中哈弗H6销量表现十分亮眼,连续两个月月销超过5万辆,刚上市不久的哈弗大狗11月销量也达到8555辆,环比+22%。同时,长城皮卡也呈现快速增长,销量达到2.26万辆,同比增长18.61%。

长城汽车新能源品牌欧拉表现十分抢眼,11月销量达到1.16万辆,同比增长414.74%,主力车型欧拉黑猫同比增长415%,环比增长45%,实现9连涨。

与长城汽车各个品牌的增长不同,高端品牌WEY却呈现出下降态势,11月销量为9122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71%。

吉利汽车:领克再创单月销量纪录

据吉利汽车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11月销量达到15.05万辆,环比增长约7%,同比增长约5%,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16.6万辆,完成13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88%。

领克品牌销量打破历史记录,11月销量达到2.3万辆,同比增长61.3%,环比增长4.3%。细分市场方面,SUV和轿车呈现持续增长,11月轿车销量达到5.5万辆,环比增长19.3%,SUV销量达到9.3万辆,环比增长2.8%。

对于11月吉利汽车销量表现,华西证券指出,吉利汽车11月销量延续向上趋势,全年销量目标完成可期,展望2021年,CMA、SEA架构平台新车型有望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业绩修复弹性高。

东风汽车集团:日系品牌拉动增长 自主羸弱

11月,东风汽车集团销量达到30.35万辆,同比增长5.36%,前11个月汽车累计销量达252.58万辆,同比下滑4.57%。

日系品牌依旧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1月东风日产销量达到12.3万辆,同比增长7.37%,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99.11万辆,同比降幅缩小至4.81%。东风本田11月销量为9.55万辆,同比增长达17.43%,前11月累计销量达到73.58万辆,是东风汽车集团乘用车板块中为数不多实现累计增长的品牌。

“三风+启辰”的四大自主乘用车品牌11月合计销量达到4.51万辆,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销量分别为0.77万辆、0.94万辆、1.7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0.9%、16%、14.7%。合资自主品牌启辰11月销量为0.91万辆,同比下滑12.3%。

商用车业务成为东风汽车集团销量增长点。11月商用车销量达到4.74万辆,同比增长6.52%,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50.6万辆,同比增长18.9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通过上文关于广汽菲亚特菲翔销量的相关信息,紫薯百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紫薯百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