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商用车市场,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地摊经济带火售货车 | 五菱汽车两天狂涨150%!

由于基数不高,在地摊经济火热的背景下,中短期内售货车的确有望迎来一波上涨。

文|彭苏平

01

五菱汽车(SEHK:00305)这两天火出天际。

4日,五菱汽车威力不减,股价继续上涨63.93%至0.5港元/股,成为地摊经济概念发酵以来,资本市场上的“最靓一仔”。

资本的持续大力追捧或与五菱汽车的业绩预期有关。

6月3日,中国证券报报道称,五菱汽车证券部门人士表示,名为“五菱荣光翼”的售货车售价为5.68万元,上个月卖了300多台,但当天(6月3日)销售公司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一天的接单量估计超过了上个月整月的销售量。

一线的确热闹。今日,五菱汽车某区域经理对智库君表示,尽管无法预计相关订单会增长几成,但这两天的确是“太忙了”,有很多客户下了订单,厂里目前已经没有现车了,估计提车周期需要半个月。

这款车火到什么程度?大型电商平台竟然还因此举办了售货车专场活动,并为相关车型购买提供了补贴——尽管正常情况下,电商平台卖车并不容易,但这一次居然很快售罄。

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3日晚8点30分,拼多多宣布正式上线“五菱荣光售货车”,首批上线的售货车共计100台(拼多多只是为每台车补贴3000元油卡,售价并未松口)。截至22时,活动页面显示,首批100台“摆摊神车”已经售罄。

拼多多方面表示,今日,平台紧急调货200台,以满足消费者旺盛的“个体创业需求”。

不过,不到中午,200台补货也迅速卖光。

证券时报则报道称,相关店铺的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店铺内这款“摆摊神车”的订单量已超过1000台。

1000台已经是平时一个月内售货车的销量规模。智库君从乘联会处了解到,今年4月,全国的售货车销量约为1000台。

02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五菱汽车暴涨,也带动了沪深两市汽车领域部分股票的上涨,尤其是售货车概念股,今日延续涨势。

整车企业中,小康股份上涨10.04%,江铃汽车、江淮汽车、曙光股份、福田汽车、东风汽车分别上涨7.7%、3.6%、2.8%、1.5%、1.4%。

与五菱汽车一起受到资本追捧的车企都是商用车、专用车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都具有售货车的相关业务。例如江淮汽车,6月3日也闻风而动地发文宣传旗下江淮轿卡X系售货车,并将之称为“创富神器”。

不过,跟风炒作也需谨慎,数家公司尽管也拿出了不错的售货车产品,但资本市场上资金却已撤出。

以大盘股上汽集团为例,其本身与五菱汽车有一定渊源,旗下上汽大通也为售货车打出广告:“V80来助力你发家致富!咖啡车、水果车、美甲车……你想好摆啥,移动‘小店经济’车我们来为你定制!”

但上汽集团仅在6月3日上涨了3.89%,4日,股价又跌3.96%。

此前,上汽通用五菱一度被认为是“五菱荣光翼”的生产主体,但后来被证实是闹了乌龙,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五菱汽车接二连三地被市场爆炒,也让上汽集团股价被打回原形。

不过,上汽集团的确与五菱汽车也存在联系。公开资料显示,大型国有车企广西汽车集团是五菱汽车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60.6%,而广西汽车集团又与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中国共同投资设立了上汽通用五菱。

也就是说,五菱汽车和上汽通用五菱是广西汽车集团的“一支两脉”,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主要承接了整车业务,而五菱汽车则承接了零部件、发动机和专用车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五菱汽车与上汽通用五菱也合作紧密,双方互为供应商,根据五菱汽车2019年年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客户中,上汽通用五菱均排在第一位,且数额远超第二位客户。

资料显示,五菱汽车为上汽通用五菱提供多种车用发动机,而上汽通用五菱则为五菱汽车提供汽车底盘等产品。实际上,此次火出圈的“五菱荣光翼”本质上是一款改装车,其底盘便是来自于上汽通用五菱。

03

业内人士对于五菱汽车一骑绝尘的涨幅感到惊讶。“实在不能理解,应该是纯属于炒作的性质吧。”有长期观察汽车行业的专家对智库君表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智库君,售货车属于专用车,量太小了,所以没有专门对其市场容量进行统计。不过,用4月份销量1000余台的数据参考,估计年销量为1.2万辆左右。

五菱汽车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共销售11.6万台专用汽车,同比增长约5.3%;其中改装车表现极好,年销量达11.17万台,同比增长6%,且“微改车的销量继续位列此市场分部的领军制造商之一”——这或许是五菱汽车被资本追捧的支撑因素之一。

不过,改装车年销11万台并不意味着五菱汽车便是售货车领域的“老大”。

一方面,11万台销量由十余种改装车共同构成,包括五菱仓栅车、五菱货柜车、五菱冷藏车、五菱环卫车等等,其中货运车辆是绝对主力,上述五菱汽车某区域经理也对智库君表示,五菱荣光售货车并不是量产车,比较小众。

另一方面,售货车市场规模尽管极小,但参与者众多,市场非常分散,除了五菱汽车之外,还包括中国重汽、北汽福田、江淮汽车、东风汽车旗下的多个厂家。

值得一提的是,售货车也逐渐电气化,不少车型在相关部门申请了新能源汽车补贴,以申请上述补贴的主体来粗略参考,国内售货车市场至少有三十余家。

不过,由于基数不高,在地摊经济火热的背景下,中短期内售货车的确有望迎来一波上涨,这从五菱汽车销售一线的情况便可推测而知。

在崔东树看来,地摊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售货车的销量,但售货车毕竟是小众市场,并且用途单一,从更实用的角度,微车(微型客车和微型卡车)、SUV等车型都有望受益于地摊经济的兴起。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车市反弹看,2009-2010年微车的上升潜力较大。而SUV车型的多功能属性适合摆摊需求,也是摆摊神器。因此摆摊新政对车市是利好的,估计有几十万台的拉动。”崔东树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半年或销84万辆!解放重汽陕汽福田等如何预测2021中重卡市场?

第一商用车网张绪强

2020年,我国重卡市场的表现可谓“前无古人”,前11月销量已经创纪录的达到150万辆,在还剩一个月时间的情况下,总销量就已经超出去年全年销量(117万辆)30多万辆。如此火爆的表现,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2020年会不会在透支2021年呢?

2021年的重卡市场走势究竟会怎么发展呢?

随着年会季的到来,不少主流重卡企业已经纷纷给出了对2021年市场的看法,部分企业还规划了明年的全年销量目标。在他们看来,2021年重卡市场究竟会怎么发展呢?

一汽解放:2021年中重卡容量140万辆要做好“三个务必”

2020年,一汽解放所取得的成绩无比辉煌,截止11月份,解放创下了“十个第一 十项纪录”的辉煌业绩,年度目标早已超额完成。不出意外,2020年全年解放销量将实现中重卡连续四年行业第一,重卡连续五年行业第一,牵引车连续十五年行业第一。

在12月9日举行的解放2021商务年会上,解放分析认为,2021年,国内经济将持续向好,社会消费复苏和基建投资的回暖将为中重卡市场奠定稳定基础;但同时也可以看到,2021年法规对市场的拉动力将减弱,包括国三车淘汰接近尾声、公路治超进入常态化,以及海外疫情和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都让市场充满挑战。由此,解放认为,2021年国内中重卡销量将下降到140万辆,其中2021年7月1日重型车国六a排放标准的实施将成为需求变化分界线,上半年销量将占到全年销量的60%(约84万辆),下半年销量占比在40%(约56万辆)以下,要重点抓住上半年排放切换前的市场机会。

在市场变化方面,解放认为,2021年,国内中重卡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且国际化进程加剧。这一方面表现在汽车行业股比放开,及用户高端需求增长的大趋势下,国际卡车品牌强势进入,合资控股及独资建厂逐渐增多,加剧了国内重卡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加上国内友商全面发力,不仅产品定位调整、价格调整、二网扩容、服务渠道扩容,在金融服务方面也选择多样,模式不断创新,这些都使得2021年的中重卡市场竞争白热化。

面对2021年的挑战,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胡汉杰提出“三个务必”要求:“一是实现首战开门红,打赢重点区域攻坚战,打赢自卸、专用、西部突破线;二是紧抓国六、高端、AMT趋势机遇,打赢产品战;三是苦练内功,践行高质量营销。”

中国重汽:2021年重卡市场容量100-120万辆上半年是决定性的

进入2020年四季度以后,中国重汽成为了重卡市场中“最靓的仔”,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月销量跃升行业第一。2020年1-11月,中国重汽累计销重卡25.52万辆,同比增长50%。

对于2021年的重卡市场,重汽认为市场容量将回落到100万-120万辆,其中,上半年的销量情况将对全年总销量产生近乎决定性的影响,原因在于2021年7月1日重卡市场将正式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因此2021年上半年国五库存车可能迎来爆发。此外,国三淘汰、环保限产、治超治限、公转铁等政策因素都将影响到重卡销量。

为了能够在2021年取得好成绩,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东指出,重汽需要在2021年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确保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是持续建设高水平营销体系、三是确保售后服务迈上新台阶。

陕汽重卡:2021年重卡市场容量为110万辆左右目标17.2万辆

2020年,陕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预计全年销售19.7万辆,同比增长19.4%。同时,陕汽全新一代高端产品德龙X6000也在这一年上市。

面对2021年,陕汽定下了产销各类车型20万辆,其中民品销售17.2万辆的目标。陕汽认为,2021年重卡市场容量为110万辆左右,而且由于重卡市场将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切换国六a,因此上、下半年的重卡销量将出现巨大差异,有可能上半年有80万辆的销量,而下半年只有30万辆左右。

面对这一形势,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袁宏明,对陕汽2021营销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持续挖掘客户需求;持续推进强优补短,加快“123456”营销区域战略布局;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持续强化价值营销。

福田汽车:冲刺1000万辆“X新世代”到来

2020年是福田汽车的丰收之年,各项市场指标均取得了超预期的进步,商用车全线业务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其中,重卡方面,福田戴姆勒欧曼的增速在前十企业中一骑当先,2020年1-11月销14.26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0%。

面对2021年,福田汽车喊出“冲刺1000万辆”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福田汽车密集发布了多款产品和多项战略——“PDIC集成法士特动力组合产品”“X轻世代-超级轻量化产品”“X气世代-欧曼LNG产品”“X冷世代-欧马可超级卡车冷链之王”“X事业部生态联盟”以及时代、奥铃、皮卡的3款场景化新品——八大“金刚”描绘出了商用车行业一幅崭新的蓝图,“X新世代”。

其中,欧曼LNG重卡可覆盖10个行业、16个场景,双气源动力设计,8.5T的轻自重和从用户出发的操作设计,可助力欧曼在蓬勃发展中的天然气重卡市场抢占更高市场份额。

江淮格尔发:2021年中重卡市场规模约125万力争6万辆

2020年1-11月,江淮格尔发重卡累计销售46567辆,同比增长50.6%,全年销量或超5万辆;其中,高端产品江淮格尔发K7销量为5204辆,同比增长133%。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江淮格尔发分析认为,明年宏观经济增速反弹,投资、消费利好中重卡市场需求,但国三淘汰、治超治限等政策常态化,提前透支市场需求,预计2021年上半年将出现短暂热销期,综合判定2021年中重卡市场规模预计在125万辆左右,较2020年或将大幅度回落。

但即便如此,江淮格尔发做大做强的的决心不变,2021年销量目标锁定5万辆,力争6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1个百分点。为完成这一目标,江淮格尔发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入手:7月前抢抓国五客户订单,并提前预应国六,有序做好库存置换;加快国六技术培训,提高大客户粘性,主销车型配件点100%覆盖,三大总成配件确保8小时送达。

总结:上半年成市场焦点天然气牵引车受热捧

从几家重卡企业2021年的规划布局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重卡企业都认为,上半年是争夺市场的关键:解放认为,2021年7月1日国六a排放实施将成为需求变化分界线,要重点抓住上半年机会;重汽认为,上半年的销量情况将对全年总销量产生近乎决定性的影响;陕汽认为,上半年的销量将占到全年销量的70%左右;江淮格尔发也认为,2021年上半年将出现短暂热销期……

可见,2021年上半年的市场布局将成为各重卡企业的战略重点,背后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7月1日起重型车切换国六a排放。因此,2021年重卡市场的角逐可能在上半年就可见分晓。

2021年7月1日起重型车切换国六a排放标准,还会产生另外一个影响:柴油车升级国六排放要加价不少,因此天然气重卡的成本优势就显得更具性价比了,2021年乃至更长远来看,天然气重卡市场都有很大可能会一直延续火爆表现。因此各家企业对天然气重卡市场都很重视,对这一市场的争夺,也是2021年重卡市场的关键点之一。

2021年,重卡总销量将出现下滑是各家企业的共识,面对这样的行情,重卡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再加上年中还有国六a排放实施……2021年还未到来,但重卡市场中“腥风血雨”的味道已经飘来。谁能抓住市场机遇,从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8月25日,以“智享蓉城,驭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成都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易车-汽车产经对话了数十位汽车行业老总,畅聊新车、技术、战略、行业等话题

在接受汽车产经专访时,长安凯程副总经理、长安皮卡品牌事业部CMO牟爱明为我们介绍了凯程的产品体系、销量表现、皮卡市场格局等重点内容,并阐释了对未来皮卡市场演变方向的理解。

另外,牟爱明表示,国家虽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有解下来。它作为一个货车产品,仍然纳入到货车管理。这也使得车主不管是年检次数还是高速行驶,都比乘用车遭受更多的限制。

“还有节假日过路费免费的问题,甚至是商业保险价格高的问题。国家现在也在逐渐放开,也在逐渐的改变,当然企业也在积极的呼吁,在双重作用下,我觉得抑制它需求的因素正在消散,消散之后它被抑制的这部分需求也会释放,也会爆发。”

牟爱明说,除了政策放开,厂家也应该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让皮卡更满足客户需求。

以下为采访实录:

    易车-汽车产经:请您先介绍一下这次成都车展我们的展台有什么亮点。

    牟爱明:这次车展,展示了我们的长安览拓者探索版。去年我们上市了览拓者,在过程当中有远行版、探索版,也推出了览拓者EV,年底我们还会上增程皮卡,超级增程皮卡,大概在四季度。

    易车-汽车产经: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款增程皮卡它的一些特点,因为据我了解它应该是用的长安皮卡给我们提供的超级增程技术。

    牟爱明:现在皮卡市场还是以柴油为主打,大概有80%的皮卡都是柴油动力。去年我们览拓者上市,虽然说有柴油,但是客户更多接受了我们的蓝鲸动力,今年上海车展我们推了览拓者EV版,所以今年年底还会推出我们的超级增程皮卡。增程的话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是2.0T增程器,这个是增程器是当前行业最大的增程器,可实现亏电满电无动力差异体验。

    第二个特点,它具备外放电功能。

    第三个特点,增程皮卡也会有沙漠、雪地、泥泞路的驾驶与实际场景双匹配的驾驶模式。

    第四个特点,这款增程皮卡综合续航是1000公里,很好的解决了用户里程焦虑问题。

    易车-汽车产经:今年特斯拉的Cybertruck在中国要开启预定了,吉利也有自己的雷达品牌,这个市场越来越热闹,您觉得电动化会让这个市场怎么演变呢?

    牟爱明:走向电动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是多动力形态的并存发展,但是在当前EV应用还不在个人客户,还没有真正进入到个人消费市场,就是它的接受度和渗透率还是比较低的,在这个阶段核心的还是一些行业大B端和工业领域,随着未来皮卡的续航也好,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也好,它的渗透率会快速的提升,但是当前阶段增程皮卡应该说是客户更好地选择,就是对于个人客户来讲是更好地选择,就是既解决了客户驾驶体验的问题,增程也好,纯电也好,它的驾驶体验更好,整个动力的输出,静音性,也表现的更好。第二增程它解决了纯电的里程焦虑问题。第三它还解决了客户的成本问题,就是客户的追求我觉得是三个,一个是体验要更好,一个是效率要更高,一个是成本要更低,假如说我作为一个消费者,那我肯定要体验很好,价格也不能太高,成本还要更低,就是说要通过我们的油电同价,我的购车成本,我的使用成本,我的驾驶体验,我的里程焦虑能不能解决,就是这些场景痛点能不能更好地解决。所以说在当下增程皮卡它是相对较优的解决方案。

    易车-汽车产经:这次参展的车型,览拓者探索版它主打的是运动越野,您可以展开介绍一下这款车吗?

    牟爱明:这次览拓者探索版概念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好看,颜值即正义,颜值比较高,从整个的造型设计看,长安皮卡的“三好美学”设计,包括前杠、车身、红色车漆,以及红黑的内饰搭配,就是让它看起来从感官上就是美观,内饰一看就感觉有很好的品质感。就是一看到这个车就给人有狂野的感觉,这是从形态、设计来讲。

    第二个就是好用,这次的探索版实际上是搭载了我们的蓝鲸动力2.0T发动机和采埃孚8AT的变速器,黄金动力组合,并且这么重的一个车,百公里加速做到了10秒以内。

    还有我们的五岳平台,这是长安自主研发的皮卡平台,它在去年做了一个吉尼斯记录挑战,就是汽车侧两轮往返绕桩用时最短,底盘比较稳,驾驶感受好,不管是动力还是底盘,就是开起来更好开。

    第三个就是好用,比如说在我们的尾门,尾门是两段式尾门,可以放下来折叠的,不管是装卸货物,还是自己休息都更加便利。同时它满足更多个性化的越野需求,比如说我们14000磅的电动绞盘,2.5吨的拖拽能力,800毫米的涉水深度,就是对于越野和日常户外的体验需求是非常好的。

    易车-汽车产经:在您的感受看来,您觉得今年商用车有没有价格战?

    牟爱明:商用车不是说没有价格战,这个价格战已经打了两轮了,今年整个商用车市场的需求容量来看,上半年是稳中略降,所以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大多数企业对今年的预判,大家预测的都是要增长,会微增长,但是我们预测国内整个容量就是260万左右,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在价格上各个企业都会采取一些措施。当然在商用车的新能源里面也有成本下降的,就是电池成本下降,原材料下降的一些影响,这里面成本有下降,因为原材料下降。

    易车-汽车产经:今年我们销量表现怎么样?利润情况在长安集团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牟爱明:我们今年上半年销售10.5万台,比行业好15个点左右,因为整个行业都是下滑,从1—7月份是下滑的,商用车下滑2%甚至更多,我们是跑赢行业大概15个点左右,我们上半年上市了两个新产品,就是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一些增量。

    易车-汽车产经:您觉得皮卡未来会逐渐脱离商用化,逐渐走向乘用化吗?

    牟爱明:我觉得是会的,因为从皮卡过去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它作为一个生产工具,在过去这些年实际上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来看没有太大的容量增长,容量基本是稳定在四十万台左右。事实上皮卡这个市场要增长,要扩容,它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就是它必须要向生活化、乘用化发展,让它成为一个生活工具,往这个方向去走。

    易车-汽车产经:这个应该很难,因为大家对皮卡的印象一直没有改变。

    牟爱明:它这么多年没有发展的原因就是容量没有爆发,没有太大的增长,实际上就是它作为一个工具用车,原来客户心中就是把它作为工具用车,工具用车在很大程度上被真正的工具车取代了,真正的工具车就是货车,在路上跑的单排、双排、面包车,这些工具车的属性更强,它把皮卡取代了。而且它和皮卡的价格差异还是比较大,也可以说是差异很大。所以你说要去比价也好,要去竞争也好,皮卡它不具备优势。但是随着客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多元价值的追求,对于自然、对于生活、对于皮卡生活场景更多的运用,它在这个方向上面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原来它作为工具可能更多的是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供给不足导致的需求问题。当然还有行业的一些限制,包括外观形态。

    上次上海车展的时候,各个主要的汽车品牌,包括刚才你提到的吉利、长安、特斯拉,随着更多的主力品牌进入到这个市场,那么这个产品怎么更好地去满足客户的体验,客户的价值需求,那要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是供给驱动。还有法规要解除限制,法规现在还有很多的不便利。

    易车-汽车产经:国家不是已经在鼓励皮卡进城了吗?

    牟爱明:是鼓励,但是还有很多枷锁没有解下来。它作为一个货车产品,当然已经纳入到货车管理了。比如说十五年报废,每年年检,高速路限速,我们私家车可以跑120公里、130公里,它只能跑80公里、100公里,高速公路的限速对它有要求。还有节假日过路费免费的问题,甚至是商业保险价格高的问题。国家现在也在逐渐放开,也在逐渐的改变,当然企业也在积极的呼吁,在双重作用下,我觉得抑制它需求的因素正在消散,消散之后它被抑制的这部分需求也会释放,也会爆发。就是有一个更好地方向,更好地发展。产品方面供给方丰富了,体验更满足客户需求了,再一个就是政策上面要解锁,国家也在皮卡进城方面解禁,在大多数城市放开了,但是真正和乘用车同权的这些地方还不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打开。

    第三个,随着皮卡文化的普及,皮卡实际上它是有文化的,而且这个文化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个产品的需求就越释放。现在户外的,越野的,这一部分追求这种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接近自然、贴近自然,那么皮卡这种场景对他们的使用,对他们的体验肯定是更符合的。应该说从需求端、供给端、政策,应该说都还是有改善,逐渐的在改善,我认为空间还很大。

    特别是产品的形态,就是刚才你说的看起来像个货车,后面一个斗,但是这些随着我们的设计都会优化,就是让它看起来更容易进入到家庭使用,从这几个方面我觉得皮卡市场潜力还比较大。

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

作者 吴庆国版权归电动新视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录

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二、纯电动商用车电机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新能源商用车电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现状

五、总结与建议

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2020年8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企业加快实现复工复产复市,稳岗就业扎实推进,同时伴随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消费信心得到提升,部分消费者被抑制的需求也加快释放,汽车市场逐步恢复。

1.1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2020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累计分别增长15.6%和19.3%。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6万辆和48.6万辆,同比累计分别下降31.7%和32.8%。

1-7月,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完成5万,同比累计分别下降24.5%和26.6%。

1.2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1-7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3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5%和34.3%。

1-7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1.6万辆和1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4%和26.4%。

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辆和407辆,同比分别下降66.1%和63.2%。从销量数据上看,纯电动汽车仍是目前市场上主流技术路线,其占比达76.8%,与去年基本持平。

1.3 商用车技术路线分析

1-7月,新能源纯电动商用车累计销售4.6万辆,同比累计下降26.9%,占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份额的93.1%。

1-7月,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累计销售3000辆,同比累计下降7.4%,占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份额的6.9%。

根据市场的需求趋势,纯电动商用车在未来几年仍将是主流的技术路线。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汽车行业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对上半年的汽车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1.4 2019年电驱动零部件配套市场特点

随着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度不断提升,将会出现系统供应商取代原有的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部件供应商。没有系统匹配能力供应商将会逐步失去市场机会。

随着外资车型的陆续投放市场,外资龙头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如联电、大陆、博世、博格华纳、舍弗勒、采埃孚等)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大,有可能占据主流市场份额,竞争将会非常激烈。自主非车企关联电驱动零部件公司将会受到冲击。

整车企业自建三电开发和生产体系的公司(如比亚迪、长城易创、华域电动等),已拆分并开发三电零部件体系供应商,使其参与市场化竞争,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独立供应商的市场机会。

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主机厂将成本压力必然转嫁给零部件供应商,以及行业参与者增加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电驱动价格会快速下降,电驱动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将日趋恶化,伴随着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这一过程,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组淘汰会加快。

2019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20.6万辆,其中商用车累计销售14.6万辆,共计有230多家电机电控企业抢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电驱动系统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20%,而据2017年5月由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00万台,按照每辆车装配一套电驱动计算,给企业带来的可观的利润。

二. 纯电动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纯电动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2.2 集中式驱动布置方案解析

2.3 集中式驱动布置方案产品展示

2.4 集中式驱动系统发展趋势

单电机集成减速器纵置

推测技术走向:电机集成控制器及多挡AMT形成三合一

方案解析:

客车、轻型货车使用单电机或者搭载2挡AMT应用。重型、大型车辆搭载2-8挡AMT进行节能降耗,采用高速电机进行减重增效降本的趋势已经确立。

电机集成减速器横置

推测技术走向:高速永磁电机集成控制器及2挡AMT的三合一。

方案解析:

采用这种方案的商用车,电驱动系统通常布置在地板下部,属于中置/后置后驱。此方案生产高,系统复杂,估计将被市场所淘汰,不推荐!

平行轴/同轴/垂直轴电驱桥

推测技术走向:有双电机加多挡AMT集成电控模式,有同轴多挡三合一模式,这两种方案各有适用场景,都很有市场潜力。

方案解析:

适合重卡、特种车辆等舒适性要求低的车型应用。方便动力电池包的整车布置。是低成本的重卡车型改制方案。由于占用整车X向空间小,特别适合最近比较火的重卡快速换电车型。

这种单电机同轴方案适应绝大多数商用车车型,是最有潜力的驱动系统布置方案。图示的奥地利AVL公司的这款车桥集成了永磁同步电机、两档自动变速箱、差速器、电机控制器、驱动桥。

这是一款成功的商用车电驱动动力总成模块,符合电驱动系统集成化,轻量化、高效率的发展趋势,是值得借鉴学习并加以推广的产品。该永磁电机最高转速达到了16000rpm,额定功率可达148kW;3挡AMT扩展了电机的高效率区间;采用圆柱斜齿轮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系统噪音。

2.5 电动箱式物流车布置方案对比分析

2.6 电动轻卡车型布置方案对比分析

2.7 分布式式驱动布置方案解析

2.8 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布置方案对比

轮边电机驱动桥:

驱动桥总成通过四处空气悬架与车身连接;

长江新能源、比亚迪、汉德车桥、方盛车桥均开发出了轮边电驱动桥产品;

这种结构常应用于8-12米大巴客车车型。

集成度高,结构紧凑;

完全释放地板下空间,有利于电池包布置;

特别适合低地板纯电动公交车使用;

重量比传统中央驱动方式轻;

簧下质量较大,对操控性略有影响;

开发难度大,制造成本较高;

系统传动效率高。

轮毂电机驱动桥:

驱动电机和减速机集成在车轮轮毂内部空间。布置方式与轮边电机驱动桥相同。

高度集成,零件数量少,结构紧凑;

释放地板下空间,有利于电池包布置;

理论上适合所有车型使用;

没有减速机构,比前者系统重量轻;

簧下质量和转动惯量大,对操控性影响大;

传动效率高,能耗少;

开发难度大,制造成本最高。

2.9 轮毂电机技术优缺点分析

轮毂电机的技术优点:

省略大量传动部件,让车辆结构更简单,有利于电池包布置,使车辆地板结构更简单;

传动效率高;

重量轻;

可实现多种复杂的驱动方式: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因此无论是前驱,全时四驱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上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同时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类似履带式车辆的差动转向,大大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特殊情况下几乎可以实现原地转向,对于特种车辆很有价值;

理论上适用于几乎所有车型。

轮毂电机的技术缺点:

轮毂电机较大幅度地增大了簧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的转动惯量,这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是不利的。

电制动性能有限,维持制动系统运行需要消耗不少电能:

由于轮毂电机系统的电制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整车制动性能的要求,都需要附加机械制动系统;但由于空间有限,设计机械制动系统十分困难。

没有了传统内燃机带动的真空泵,就需要电动真空泵来提供刹车助力,但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能量消耗。

轮毂电机工作的环境恶劣,面临水、灰尘等多方面影响,在密封方面也有较高要求,同时在设计上也需要为轮毂电机单独考虑散热问题。

三. 新能源商用车电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电控系统的应用现状

3.2 乘用车电控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3.3 一种高密度水冷电容电机控制器的技术设想

我一直在想,对于薄膜电容这个大块头怎么没人向它下手呢?它完全可以负担起更大的责任:作为IGBT固定和冷却的载体,使电容也能借个光。不管你们认不认可,有没有用,合不合理,我是申请了专利了。核心创新思想就是打破零部件之间的固有认知壁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薄膜电容也做一次控制器的老大。言论纯属主观个人臆断,无任何可靠依据,观众批判借鉴,若有损失作者概不负责。丑话说前边,别总说我误导大众,开个号就是为了表述个人观点方便些,我又不是圣人,啥都懂得那么彻底,求同存异,欢迎讨论分享,但请包容相待,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打破传统塑料外壳电容的封装形式,采用铝压铸金属外壳作为薄膜电容的承载壳体,将电容与壳体融为一体。

电容处于水道周围,散热效率获得极大提高;

共模电感、直流母排与接插件等均置于电容的封胶范围,这样做的好处是:封胶工艺使内部零件装配牢固,热传导性好,散热效率高;壳体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将电容安装脚等闲置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直流高压端子与电容铜排直接连接,节省转接铜排,同时处于电容封胶区域,提高接插件的散热能力;

全汽车及元件,最高耐温125°(薄膜电容105°)功率上限大幅提升;

薄膜电容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将电容的温控纳入到监控范畴,增加电容的自我保护功能,增加薄膜电容的耐久性。

四. 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现状

五. 总结与建议

5.1 技术发展趋势

5.2 行业现状及应对建议

行业洗牌加剧,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做好客户背景调研,选择优质可持续发展客户。

新能源车企众多且技术布局各异,但市场小无法规模化降本。“”柔性化生产来应对小批量多样化。

零部件行业提前进入价格战,产业链降本压力白热化。“”精益化生产,降本增效。

整车厂自建供应链导致市场机会被压缩。“”发掘市场需求空白点或者向整车厂出让部分股权,成为整车厂供应链的一员;入不了整车厂法眼的中小企业加强深度合作或建立产业联盟。

市场换挡&结构升级&多技术路径探索使企业不堪重负。“”简化审批流程,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新能源技术路线的不确定,尤其是集成化路线。“”零部件企业应及时跟踪技术动态,防止提前过多投入或投入滞后。不可完全抄袭,一定要有所优化升级甚至是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

行业变现能力差,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商用车不买账。“”供应链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运营公司,减少客户用车顾虑,增加整车厂销量,盘活供应链产业资本。

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平台删除或者商讨版权授权事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人】当中国商用车牛市遇到外资放开

中国商用车市场规模相当于欧、美、印三方总和,但我国重卡的单车价格却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大排量发动机的占比也很低。如此环境对外资完全开放,意味着什么?

2020年7月23日起,我国开放了外资对商用车制造领域的股比限制。

两年多前,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推出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明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对外资来说,这是否是时代机遇?对中国商用车市场来说,是否又会变天呢?

2019年,中国汽车销售了2575万辆,占全球总销量9032万辆的28.5%。其中,商用车中重卡销售117万辆,占比全球中重卡总销量320万辆的40%。

中国商用车销量在2019年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在2020年占全球比重还会进一步提升。过去5年间,中国商用车销量全球占比从2014年的36%提升到2019年的40%,“基建狂魔”绝非浪得虚名。

货车保有量背后的是货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的驱动因素靠的是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按用途分,重卡分为物流车和工程车,物流车服务于大宗货物以及消费品的运输,需求更为刚性,随着快递业的发展,这一块稳中有增,销量波动相对较小;工程车主要服务于各类基础建设,销量波动大。2020年,为了对冲新冠疫情的冲击,地方政府陆续推出了投资总额累计高达50万亿元的基建“大跃进”,大大推动了工程车的需求。

货车方面,由于中型卡车的单位运输成本高于重型卡车,自2000年以来,全球中卡与重卡占比从50%:50%,一直发展到了2019年的35%:65%。在中国,这一比例分化更为夸张。2019年,我国重卡销量前五名(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陕汽集团、北汽福田)共计销售970071辆;同期,中卡销量前五名(北汽福田、大运汽车、东风汽车、庆铃汽车、山东唐骏欧玲)共计销售91477辆,中卡占比10%都不到,重卡占比则超过了90%。

而轻卡和微卡则主要服务于进入市区后的“最后一公里”。

众所周知,商用车是强周期行业。这个强周期主要由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当地商用车老旧报废的淘汰周期所决定。所以,虽然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征,但每个国家都不尽相同,大家各有各的周期。

中欧美印市场差异

仅次于中国的三个商用车市场分别是:美国2018年中重卡销量为31.8万辆;欧洲2019年中重卡销量近40万辆;印度2019年中重卡销量为28万辆,但他们2018年的销量有40万辆,降了三成。

美国市场的重卡主要以牵引车为主,更新周期为10年左右。2016年到2018年,美国中重卡的销量连续三年上涨,2018年达到了31.8万辆高峰,目前保有量在260万辆的水平。

美国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前四大重卡企业市占率接近100%,这四家分别是戴姆勒、帕卡(Paccar)、沃尔沃和纳威司达(Navistar),在2018年的销量分别是11.1万辆、9.3万辆、5.3万辆和4.4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35%、30%、17%和14%;而前五大中卡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在90%,分别是戴姆勒、纳威司达、福特、帕卡和日野汽车。

欧洲2019年中重卡的销量近40万辆,按国家划分前三名是:德国、法国和英国,德、法、英三国销量占全欧洲总销量的55%。其中,德国中重卡商用车销量为9.8万辆,独自为第一梯队;英国和法国同期的销量分别是5.6万辆和5.5万辆,为第二梯队;此外,超2万辆的国家还有波兰、西班牙和意大利,可看作第三梯队。

欧洲国家较多,市场格局也更为分散,但前七大企业合计的市场份额却也有93%之多,其中,戴姆勒占比近1/4,稳居第一,德国曼第二。欧洲地域差异体主要体现在西欧和东欧,戴姆勒在2017年西欧的市场份额为22%,而在东欧的市场份额仅13%,落后于卡马斯和噶斯两家俄罗斯企业。不要小瞧这两家俄罗斯企业,它们在东欧中重卡产量占比合计近半。欧盟中重卡销量的前十大企业分别是:戴姆勒、曼、沃尔沃、斯堪尼亚、依维柯、达夫、雷诺、菲亚特、三菱、大众。

2018年和2019年印度的重卡销量分别是40万辆和28万辆,2019年重卡销量降了三成。2018年,印度前四大车企的市占率合计为94%。作为印度最大的汽车集团塔塔,商用车领域优势明显,市占率达到了48%,但较2014年的56%有所下降。另外两家印度公司阿斯霍克·兰雷德(Ashok Leyland)和VECV的市占率为28%和15%,近年来这两家企业市占率在持续攀升。

可以看到,全球前四的商用车市场,中国是二、三、四名(欧、美、印)之和,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增量,中国都优势明显。其中,中国的重卡占比更大,达到全球销量的六成。

不难发现,中、欧、美、印这四大市场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也就是说,中重卡市场区域垄断的特征非常明显,各个市场都由当地的自主品牌牢牢把控。印度市场全部是印度品牌,东欧市场是俄罗斯品牌主导,并不断蚕食戴姆勒的市场。

和乘用车市场不同,商用车市场的地域寡头更容易形成。主要原因是不同运输市场的使用环境差距较大,如政策标准和地理环境,公路运输规范也具有局限性,如地理的局限性和国界的局限性等。

在中国重卡市场中,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和福田汽车长期占据前五,这五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保持在80%。要是说中国商用车市场是否会像北美市场那样,前几名拿到近100%的份额,并不现实。毕竟,中国的市场规模比美国大得多,且地域情况更多样复杂。但可以肯定,中国重卡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基本形成,且全部是中国品牌。

有业界人士认为:国内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占到95%市场份额,外资占比极低,且主要是在轻型客车和轻卡部分,所以外资股比放开的政策对国内商用车竞争格局应该影响不大。

利润差距的背后

虽然有地域这样的天然屏障,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商用车企业大而强。最直接的,对比中美商用车上市公司,会发现市值上有不小的差距。

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收盘,A股一汽解放的市值是680亿元人民币,市销率为1.10;中国重汽A股的市值是262亿元人民币,市销率为3.81;潍柴动力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商用车发动机,它的A股市值是1336亿元人民币,市销率为2.82。

同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帕卡市值为297.6亿美元(约2083亿元人民币),市销率1.21;在德国上市的大众旗下商用车公司Traton SE(8TRA)市值为91亿欧元(约737亿元人民币);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制造企业,在纽交所上市的康明斯(CMI)市值为280.2亿元(约1961亿元人民币),市销率为1.25。

不难看出,美国商用车企业的市值明显比中国商用车企业更高。最直接的因素是美国车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更高,中国企业与之相比有明显差距。如帕卡近些年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一直保持在20%和7%左右。帕卡2019年销售卡车19.8万辆,和中国重汽、陕汽集团在同一区间,不及我国前两名一汽解放(销售重卡27.5万辆)和东风汽车(销售重卡24.1万辆),但帕卡2083亿元的市值,远高于一汽解放680亿元的市值,它俩的市销率还,分别为1.21和1.10。

差距在于,我国重卡单车收入不足海外车企单车收入的一半。中国重卡的单车收入不足30万元,美国和欧洲品牌重卡的单车收入换算过来大概都在60万元,德国曼甚至超过了70万元。

单车均价直接影响到公司利润率,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重汽披露的公司毛利率为11.59%,净利率为4.06%;一汽解放同期的公司毛利率为10.80%,净利率为0.53%。而帕卡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20%和7%。

这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我国商用车消费者,尤其是重卡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薄利多销,不断在成本上下功夫,是中国商用车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宝。所以即便不说地域差异,对外资品牌来说,这样的竞争环境并非它们所长。如进口商用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长期在2%以内,说明高端商用车在中国一直行不通。

从合资的角度看,商用车跟乘用车也大相径庭。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商用车合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山东沃华、常州依维柯、沈飞日野、扬州亚星。

欧美一直有着深厚的卡车文化,他们的卡车司机对舒适性要求更高,对高端豪华卡车也偏爱有加。中国司机则更现实,养家糊口赚钱才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我国重卡的单车价格近年来不断提升,但对用户来说,值不值才是关键。这样的竞争市场对欧美高端卡车品牌来说很难在短期适应。

当然特例也有,四川现代已经实现了100%的韩方独资。四川现代商用车年销量在3万多辆的水平,这个成绩还进不了排行榜。四川现代可能会在氢燃料电池上下文章,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大排量发动机落后

中国也有财务指标不错的企业,如潍柴动力,今年一季度潍柴动力的毛利率为22.44%,净利率为6.65%。需要注意的是,这家上市公司本质不是整车企业,而是商用车零配件企业,其商用车发动机收入占据了绝对大头。商用车发动机的毛利率大多在20%左右,比我国重卡整车10%左右的毛利率高出一倍。

这点也可以在中国重汽两地的上市公司财务上的差异对比看出。中国重汽A股主要是重卡为主的整车销售,毛利率为11.5%,净利率为4%;而中国重汽H股公司毛利率为19%,净利率为6.1%。之所以盈利能力差这么多,不单是因为公司H股是A股的控股股东,更重要的是重汽H股多了发动机业务资产。

说到发动机,不得不提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Cummins),它也是潍柴动力在国际上的对标企业。这家企业2019年的营收为235.7亿美元,净利润为22亿美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25%和10%。需要提到的是,康明斯的发动机业务仅占其营收比例的34%,除了发动机、动力总成外,其业务还包括动力总成的相关部件、电力系统和分销业务,这三部分营收占比分别是23.4%、15.2%和27.3%。

康明斯57%的收入来自美国,其次为中国大陆业务收入占10%。2019年,这家公司在华收入为23亿美元,中国市场是其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有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等。

今年7月1日,康明斯中国发布公告称,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公布最信任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新任主席——康明斯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兰博文(Tom Linebarger)。

国际品牌对我国整车市场的投资是谨慎的,但对我国商用车动力总成市场,尤其是国六实施之后的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也包括废气再循环系统,这些有高价值的重要零部件或许他们会更有兴趣。

物流治超大大推动了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高端重卡市场的发展。从2015年到2020年的1-5月份,我国排量在12升的重卡发动机占比分别为1%、4.6%、11.5%、13%、17%和18.2%。相比2016年美国8级卡车12升排量的发动机占比超过60%、2017年欧洲12升排量的重卡占比为65%,我国的18%还有很大差距,这意味着高端发动机领域,中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今年1-5月,中国重汽曼系列发动机同比大幅增长,按系列发动机配套重卡合计销售6.11万辆,同比增长86.3%,成为公司重卡配套的主力产品。2019年曼发动机配套总量占比为90.4%,在过去两年这一比例,分别是45%和65%;12升的重卡发动机占比为36.3%,过去两年的占比分别是18.4%和25.3%。

潍柴动力同期最高端的WP13(12.5L)重卡发动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5月份占其销量的比例分别是18.1%,23.9%和23.2%。

所以,对比整车制造,在高端动力总成这块,无论是市场潜力还是产品利润率,中国市场都更“香”。康明斯董事长兰博文先生作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新晋代表,有可能借此机会增加对华的投资。

牛市的尾巴与新赛道

国外企业投资中国商用车还需要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时间窗口。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以外的商用车企需要面临一段困难时期。假设未来一年左右,海外疫情能得以控制,但中国商用车本轮的牛市周期是从2016年9月开始启动的,如今已持续了近4年,乐观估计再持续一两年也了。届时,中国商用车市场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轮换车周期会落下帷幕,紧接着可能是一个持续数年的熊市周期。

疫情当下,海外物流和人才想进入中国都比以往变得更麻烦。中国重卡牛市周期不等人,可能在未来的一两年间结束。即便是特斯拉上海的“中国”,前后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要抓住中国牛市周期的尾巴,现在来看有点来不及了。

虽然牛市的时间窗口快关闭了,但商用车市场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机遇。这个机遇相当于2015纯电动汽车之于乘用车市场,那就是燃料电池“氢能源”,尤其是氢能源之于重卡。

一方面,重卡占比中国汽车总量仅为3%,却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来源;另一方面,港口物流量大,且运输范围集中便于配套加氢设施建设,提供了燃料电池重卡商用的绝佳场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通往“全系列商用车”的路平坦吗?

要想打通全系商用车产品线,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供应链的打通、人才队伍的培养等,还需要对各细分市场竞争情况有深刻的洞见。

近年国内商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很多厂家都希望抓住时代发展红利,积极扩张产品线,喊出了“全系列商用车”的产品布局。

所谓全系列商用车,指的是包括皮卡、中重卡、轻卡、微卡、微客、轻客、中大客等用于商用市场的全系列的产品。

要想打通全系列商用车产品线,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供应链的打通、人才队伍的培养等,还需要对各细分市场竞争情况有深刻的洞见。毕竟,要想从行业原势力范围内分一杯羹,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今天笔者以2019年销量为基础,为大家分析一下各个市场的们都是谁,斗争格局如何、产品品牌布局情况。同时也方便大家拿来与2020年全年销量进行比对,看清竞争激烈下的市场沉浮。

皮卡篇

皮卡市场约40万辆的市场容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目前形成了“1+3+N”的市场格局。TOP4厂家合计占据了市场72%的份额。

其中长城占比接近40%,牢牢占据榜首位置;第二梯队的江铃、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市场占有率均达9%;其他厂家如江淮、长安、上汽大通等产品竞争力较强,但市场份额暂时较小。随着皮卡进城解禁,市场预期较好,后部企业仍然有机会实现赶超。

长城汽车凭借 长城炮、风骏系列牢牢占据榜首。长城炮定位高端品牌,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了乘用版、商用版、越野版,销量异常火爆。上市一年就就迎来了第10万台的下线,继续夯实了行业第一的位子。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50%。

江铃集团手握江铃股份和江西五十铃两个资源。江铃股份生产宝典和高端域虎车型;而江西五十铃则生产引进五十铃技术的D-Max品牌,旗下还有铃拓、瑞迈等品牌产品。郑州日产拥有锐琪系列和引进的高端纳瓦拉品牌。其余如江淮、长安、上汽大通等产品竞争力较强,但份额均较小。

中重卡篇

中重卡市场受政策影响近年异常火爆,年销量基本维持在110万,市场行情不断走高。目前已经形成了“2+3+N”的市场格局,TOP5厂家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约85%,行业集中度较高。

其中,第一梯队是一汽解放、二汽东风两家老牌企业,各自份额在20%;第二梯队为陕汽、重汽、北汽,份额均在10%。

解放产品平台包括J7、J6系列、JH6、悍V等。2016年凭借J6P一举超越东风成为重卡霸主,目前第7代产品解放J7系列也于2018年投放市场运营。东风于2019年对产品线进行了整合,在天龙、天锦两大品牌下,划分了天龙旗舰KX、东风天龙KL、东风天锦KR、东风天龙VL、东风天锦VR,标志着其进入了“五大平台商品共网营销”时代。

陕汽与中国重汽一直都是行业第三的争夺者。陕汽现拥有德龙5000、3000系列产品和轩德系列产品,最新一代平台产品X6000也在11月份重磅上市。中国重汽拥有汕德卡(德国MAN技术)、豪沃、浩瀚、斯太尔平台产品。同时今年9月份又复活了充满情怀的“黄河”品牌。北汽福田在戴姆勒技术加持下,目前拥有EST、GTL、ETX三大平台,而在12月份戴姆勒也发布了将引进其整车重卡产品的计划,预计未来两年将会投产。

轻卡篇

轻卡市场年销量基本维持在80万,是商用车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头部厂家集中度相对较低。目前已经形成了“2+3+N”的市场格局,TOP5厂家的市场份额占据了66%。

轻卡传统“老三强”企业为福田、江淮、江铃,这三家都与五十铃技术有渊源。而近年来黑马选手重汽、解放增长较快。现第一梯队为北汽福田、江淮汽车,各自份额在15%;第二梯队为重汽、江铃、解放,份额在7%;第三梯队企业混战异常激烈,包括东风、上汽跃进、飞碟、凯马、大运等都有不错的实力。

轻卡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各企业均已形成了2~3个品牌的布局形式,以分别应对不同的细份市场。福田产品平台布局为三个品牌,欧马可、奥铃、时代分别对应高、中、低三个市场。江淮旗下相对应的产品品牌为帅铃、骏铃、康铃,同样也是布局三个不同细分市场。

重汽旗下有王牌(成都)、豪沃(本部)两个品牌,而重汽市场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定位重载市场的大轻卡产品。江铃作为老牌轻卡企业,拥有凯锐、凯运、顺达三大系列,其产品是标载轻卡的标杆。面对市场下滑,现已引进五十铃新一代产品来加强集团整体竞争力。解放拥有长春本部的J6F和青岛的虎V平台,而虎V平台又分为VR、VN、VH以应对轻、中、重载的市场,其产品竞争力上升较快。

微卡篇

微卡市场容量为100万辆左右,头部玩家集中度高,呈现出“1+1+2+1+N”的市场格局,TOP5厂家份额高达90%,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可谓“惨不忍睹”。

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卡牢牢占据市场,有着接近40%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的长安汽车为22%的份额;第三梯队为占比10%的北汽福田和东风汽车;除此之外,华晨仍然占据约6%的较小份额。

上汽跃进的福运S系列(原小福星)销量相对较低,但并不影响通用五菱旗下的神车系列的火爆销量。在五菱宏光、荣光、之光系列带动下,上汽集团牢牢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长安轻型车旗下有重庆长安基地和河北长安基地。重庆长安生产跨越王X1、跨越者等系列,河北基地拥有星卡C、K系列、神骐T系列。

北汽福田主要生产旗下驭菱、祥菱、小卡之星品牌,同时还收购了江西昌河汽车生产福瑞达品牌微卡。东风旗下有东风小康和东风股份,前者生产东风小康D、K、C系列品牌,后者生产途逸、小霸王系列产品。除此之外,华晨雷诺主要生产金杯、鑫源、海狮等品牌。

微客篇

微客市场容量大约是26万左右,这是商用车市场集中度最高的市场。行业呈现出“1+3”的明显市场特征。若不考虑保险数据中2万台无法识别的数据,除TOP4外的微客市场可谓“寸草不生”。

微客产品与微卡产品共用一个产品平台,所以导致其销量结构也与微卡类似。除了福田外,其余四家均榜上有名。上汽获得了73%的超高市场份额,只因一代神车“五菱宏光”在此。其余厂家如华晨雷诺、东风小康、河北长安则占据4%~8%不等的份额。

微客产品线相对比较简单。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线主要是五菱宏光、五菱荣光系列。第二梯队中,华晨雷诺旗下有大海狮、新快运、阁瑞斯等产品;东风小康主要是其C系、K系产品;长安旗下主要是河北定州生产的长安之星、睿行M60等。

轻客篇

轻客市场销量规模为22万左右。欧系轻卡牢牢占据头部市场,日系轻客占据中间市场。当前的市场格局主要得益于2014年的453号文发布后,发动机中置的日系轻客逐渐式微,前发动机前置的欧系轻客迅速实现了超越。目前市场呈现出“1+1+4+N”的格局,TOP6厂家占据了80%的份额。

其中,第一梯队为江铃股份,占据接近30%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为上汽集团,占据16%的份额;第三梯队如北汽、长安、金龙系、华晨则占据7%~11%不等的份额。

江铃股份凭借福特全顺车型已统治轻客市场多年,同时还推出了自主开发的特顺品牌形成高低端市场产品组合。上汽拥有南京依维柯和上汽大通两个子公司,依维柯品牌主销欧胜、得意、欧风系列品牌,而上汽大通主销MAXUS V80、V90系列,两者在市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福田汽车旗下有欧系的图雅诺高端品牌和日系的风景经济型品牌。河北长安汽车主要生产自主研发的睿行系列轻客。金龙系产品线相对较复杂。首先厦门金龙有凯歌、凯特、凯锐浩克、金威四个平台;金旅为海狮系列产品;苏州金龙海格系列;南京金龙为开沃东宇品牌。华晨雷诺主要为金杯系列。

大中客篇

中大客市场覆盖8~12米客车市场,受高铁影响近年逐渐呈下降趋势,目前市场规模为12万辆左右。行业呈现出“1+1+1+N”的结构,前三强占据60%的市场份额。

大中客市场一直有“北宇通、南金龙”的称谓。行业老大郑州宇通客车拥有35%的市场份额;而金龙系旗下多个厂家均实力不俗,累计占到了17.4%的市场份额;曾经霸主中通客车目前屈居第三,占据7.2%的市场份额;中车时代、福田欧辉、比亚迪电动车系列也紧随其后,但占比均不足4%。

与其他市场不同,大中客企业许多产品直接以公告型号来表示,除了公司名称外,并没有其他品牌或平台名称,此处仅做部分列举。

宇通产品平台主要包括H、E、U、T系列。金龙系旗下四家主要企业均拥有各自品牌。除了金龙、海格、开沃品牌外,厦门金旅拥有着领航者、考斯特、锦程、新凯歌、福星多个品牌。中通客车旗下品牌有包括世腾等多个品牌。

结语

目前来看,销量上榜、且实现了全系列商用车布局的企业屈指可数。但是这并难不倒现在、未来仍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的人们。而原来守着自己“小而美市场”的“地方列强”们,又在谋划如何赢得这场阻击战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商用车市场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紫薯百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