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谷歌创业分析报告,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Google Play开发者怎么赚钱

1、大环境:14年之前谷歌对应用商店的app都是重量不重质的,我只是碰到了红利期的最后一年。(14年之后谷歌已对应用商店的劣质app大清理,并成立了人工审核小组,想上传劣质应用更难)

2、Google play是一个搜索式的应用商店。用户通过搜索找应用的很多,而搜索算法有缺陷。由于热门app、热门游戏的关键词搜的多,所以只要你的app名称中包含这些关键词,就会给予很好的搜索位置。(现在新应用加入这些热门关键词权重已大大降低)

3、站群思路:用站群的思路做应用群,并在每个app内做应用墙,互推其他app,相当于友情链接。

4、app选型:用户喜欢啥就做啥。用户喜欢游戏,但我一个人做太慢不能批量复制,那我就做游戏相关的并能批量复制的。

斯坦福创业课:Google的扩张战略与人才管理

斯坦福创业课:Google的扩张战略与人才管理

说到公司扩张这个题目,没有一家公司比Google更有代表性了。本文整理了Eric Schmidt(埃里克·施密特,前Google、现Alphabet CEO)和Reid Hoffman(雷德·霍夫曼,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在斯坦福公开课上的对话。Eric将从个人和公司层面介绍自己对于“扩张”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早期经历:快速和准确

Reid Hoffman(后称R): 在Google之前,您从在Sun和Novell担任管理层的经历中有何收获

Eric Schimidt(后称E):对于所有人来说,初入职场的几年对于今后长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会进行从技术到管理上经验的积累,最后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对于Eric来说,他在Sun和Novell积累了很多“负面”的经验。在Sun, 他意识到了公司缺乏创新、组织混乱的重大影响,当他发现Sun生产的系统无论如何也不会比PC物美价廉的时候,Eric选择了离开。来到Novell后,他又发现一切并不如想象中如意,顾客拖欠缴费,员工缺乏积极性,这时候Eric费尽周折,暂时地解决了一些问题,激流勇退,来到Google.

R:如果把加入Google前的这段经历概括成一句经验,将是什么

E:Do things sooner with fewer mistakes。快速,准确。当所有人回想起过去的事的时候,总会说早知道当初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早知道当初就把这个人解雇了之类的话,那么,我们当有想法的时候,为什么不快点行动呢

二、空降CEO,需谨慎低调

R:当你加入Google的时候,公司规模有多大

E:那时候有150人,Larry和Sergei(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Google创始人)刚刚拿到了$25M的融资。投资人开玩笑地说,他俩聪明到疯狂甚至不可靠的程度,所以他们需要一个CEO.

于是Larry和Sergei公开招募CEO,录用条件是要用一个周末征服他们两个。当时太多人来应聘,有人带他们划船,有人带他们骑马,而Eric见到这两个人的第一面就给他们了一个单子,是Google下一步要做的事. 单子上有全球业务发展计划、销售计划、审计、库存管理、产品发展计划等等,这些在当时的Google一个也没有。

在当时这就是Google的文化,传承于Stanford研究生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你问他销售计划的时候,他会给你现场想一个,虽然也不错,但是还是需要一个CEO来将整个公司规范化。

R:作为一个空降的CEO,和原来的创始人团队,会不会有水土不服

E:一个著名的失败的例子就是John Sculley和Steve Jobs。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十分小心而低调,一直提醒着自己这是他们的公司,我不应该去抛头露面。

Eric 像大家长一样地帮助和引导着Larry和Sergei。他俩能胜任能做好的时候,Eric会走到幕后;而遇到困难的时候,Eric就会挺身而出。曾经因为一次花花公子的访谈,Larry和Sergei差点毁了Google的IPO计划, 于是两个人像犯错误的孩子一样来找Eric,三个人费劲波折把事情处理好之后, Larry和Sergei再也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Eric之于Google,Sheryl Sandberg之于Facebook,Meg Wittman之于eBay,都是空降的高层管理人员,最终也都成为了硅谷的段段佳话。

三、产品成熟的标准是:用的人都停不下来

R:从您刚加入Google的时候只有150个员工,到现在的6万员工,其中2004-2005年员工数增长了三倍,这是一个经典的“扩张”案例。

E:It is easy to double every year, but it is hard to quadruple。我觉得扩展的一条法则就是,每年翻番是容易的,但是一年的.时间翻两番很难,很难想象这么多新人的加入会对现有的公司结构有着怎样的影响。

R:Google在公司管理层面有这很多创新,比如管理层要阅读每一个人的简历,20%时间等等,这些是不是Google能成功扩张的重要因素呢

E:我想说的是,扩展的根本在于成熟的产品。在一段时间的积淀和磨合之后,产品真正成熟的时候,用户、利润和公司都会获得飞速的扩张。

普遍的状况是,大家总在给产品团队、工程师团队不断施压,希望他们快点推出新产品,而这样的结果是赶鸭子上架,produce a product that barely works。就像第一代的iPod和iPhone,他们并不成功,是后来的不断改进造就了现在市值最高的公司。有一个产品叫做Google Wave,起先,我们在小部分人群进行了测试,这些人都是Google的脑残粉,所以效果很好,不过当我们尝试向稍大一点的市场推广的时候,发现反响并不强烈,于是我们决定放弃了进一步的推广。

一般来说,一个产品成功与否大概需要持续对市场进行6个月左右的观望。真正成功的产品,在起初的火爆增长之后,仍有动力进行稳定的用户增长,尽管其中可能会有波折反复。

R: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产品什么时候会成熟呢

E: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产品首先要给其最初开发者带来便利,这是成功产品的前提。Uber来说,最早就是小范围的一个私家车共享平台。Google最早只是Stanford校内的一个搜索引擎,服务器就搭建在学生宿舍。

R:所以说,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到需求么

E:一个我们要避免的误区是,技术人员总是过早的认为,产品已经足够成熟,可以推向市场了。这个时候,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如果不加思考的轻信,很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另一个衡量产品成熟的标志是,使用过它的人都停不下来了。你看现在咱们周围哪些人在用Google Wave,又有多少人在戴Google Glass,所以说这两个就是不成熟的产品。

四、只招GPA高的学生

R: 当看到产品十分契合市场的时候,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或者说阻碍公司的扩张么

E:招聘。我们曾经写过一本书“How Google Works”, 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说招聘。关于Google的招聘,我们的原则是:从不希望招二流学校的学生,只希望招GPA高的学生。(整理人注:这个对话在斯坦福进行,这句话有讨好之嫌。)尽管现今的Google放宽了一些招聘的要求,这么多年来,这个招聘体制保证了Google可以招到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另外一点是我们不需要“Glue People”,这些人游走在各个部门之间,营造着和谐的团队氛围,但事实是,他们什么也没做。所以我们在把Google里面这样的人不断解雇掉。

R:招聘进来这么多人之后的问题便是如何管理他们,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么

E:Larry、Sergei和我三个人的管理团队曾经有过一些失败的“计划”。比如,约定每周一上午有一个小时的会议,来讨论每周的计划,在这一个小时里面,不能使用手机或者电脑。实践起来,他俩总是做不到,会在桌子下面盲打蓝莓手机。还比如,Google的项目太多了,每周二上午,我们会有一个会议,每次专门讨论某一个或几个项目的进展。事实上,工程师团队经常“隐瞒”他们的想法而偷偷做项目,他们怕说出来会被我否决,Larry和Sergei也经常暗地绕过我里面支持他们的项目,然而成效是惊人的,Chrome和Android 都是在起初我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来或者是做成熟的。

但是我的一贯原则是,Larry和Sergei来掌控公司,我来负责处理问题和混乱。当有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三齐心协力,永远不在外人面前争吵。

五、Google的人才培养项目

E:Google培养管理人才的模式是什么呢

R:在Google非常成功的一个项目是APM Program(产品经理培训计划), 这个项目是由Marissa Mayer(现yahoo CEO)当年在Google的时候提出的。Marissa最早来到Google的时候,她是仅有的三个产品经理之一,她觉得我们有必要从现有的员工中培养出产品经理,这样比外面雇到的会更加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文化。

于是我们招募了大量技术出身而又希望从事产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参加这个项目,通过各种交友和活动,来建立他们之间的默契。不得不说,这个项目产出的人才具备技术和产品的双重眼光,是Google后来的中流砥柱。

E:在扩展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点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呢

R:可能这个答案会让你感到惊奇,但是我的答案是,没有的。野心无界,任何想法和做法都有可能成功。我不认为一个人应该局限自己的兴趣,想法或者行动,反而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尝试。

;

为何这些大公司鼓励内部员工创业

为何这些大公司鼓励内部员工创业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鼓励内部员工自主创业不断孵化新业务也成为了很多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选择。国内很多大企业都会鼓励内部员工创业,发挥员工自主创新和创造力,让员工自由发展,赢得属于员工自己的事业有成。

而华为早在2000年8月15日就出台了《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满2年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这也为华为后续发展多元化业务提供了基础。

同样,Google内部员工创业氛围也非常浓厚,员工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性的想法,让其他员工进行投票,选出最好、最有潜力的项目。Google会给员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员工可以运用20% 的自由工作时间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而“中国最神秘上市科技企业”视源股份(CVTE)同样非常鼓励内部员工自主创业,员工自由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公司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配合员工创业,也体现了这家企业自由开放,不断创新探索的企业文化。

那么,为什么这些大企业都非常鼓励内部员工创业呢

创业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

企业的根本在于创新,很多公司死于太安逸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案例太多。公司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充分发挥员工创新力,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命力常在。

Google从鼓励员工创业,到后来将这个模式重组改名为Alphabet,专门研究科技前沿技术。Google联合创始人兼CEO拉里·佩奇说,重组可以让Alphabet(或者谷歌)重新获得“创业公司般的活力”,革命颠覆性的创新不断推送着下一个巨大的增长领域,以继续保持与行业挂钩。

内部创业体现的是一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如何将创业潜移默化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或许是很多公司考虑的'事情。创业本身就具备一种拼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将创业精神凝练到企业文化中,成为企业精神,是最难能可贵的财富。

华为的狼性文化,Google将创业模式凝聚成了公司文化,这些企业文化同时也激励着内部员工,互相影响,员工将会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潜力,既给公司带来收益,又能实现个人价值,获得共赢。

居安思危,前瞻性眼光布局未来

视源股份从鼓励内部员工创业,到成立CVTE孵化器,视源股份一直不断在拓展业务领域,探索多元化业务模式。企业本身要有危机感,在遇到瓶颈前能够认清形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和方向,为企业未来发展提前未雨绸缪。企业要想变大变强,不仅要有危机感,还要时刻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用前瞻性的眼光布局产业,并且付诸行动,才能保证企业长足发展。

由于内部员工创业项目逐渐增多,视源股份也希望将这种创业的经验和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创业者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视源股份成立了自己的孵化器。

据悉,CVTE孵化器面向全球创业团队,主要关注部件业务、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未来教育、健康医疗和企业服务等方向,目前有一些在孵的项目,部分已经成功独立运营。

创业是一种精神,这个时代需要创业精神。

;

谷歌的盈利模式(详尽)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以下纯猜测: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卖皮鞋(皮鞋牌子为“ABC”)的,在Google上做广告。你购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皮鞋”,另一个是“ABC”。并且广告合约里面说明:a、有效点击:如果有人通过Google点击,进入你自己的网站,那么每次点击你支付给Google 1块钱。b、浏览量:每次客户用“皮鞋”,或者“ABC”作为关键词在Google搜索,边栏上都会显示你的网站链接,每次显示收1分钱。(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可能的,太贵了,举例而已,先看着吧)

最简单的盈利方式,赚取差价:Google给联盟网站的佣金,是每次有效点击8毛钱,每次显示0.8分钱,Google从中赚差价。

即使没有差价,Google也能赚钱。就有效点击来说:

1、对于Google来说,Google自己的页面浏览量比广告联盟客户的大得多。如果有一段时间内,因为有效点击你需要支付1000块钱,可能Google自己提供了400次点击,就拿到了400块钱。

2、剩下的600次点击,不是每个广告联盟网站都能拿到钱的。只有两个网站,分别提供了250,150的有效点击,其他的都没过100,Google实际支付的只有300块钱。还有300,一直放在Google的账户上,Google可以拿来做其它投资,或者纯粹放在银行拿利息。

再复杂一点的有效点击协议:

如果一个月内,Google提供的有效点击在1000次以内,每次1块钱,1000~2000次,每次1.2,2000~5000次,每次1.5。不考虑差价,Google也是这样跟联盟网站算佣金。

Google自己每个月提供1500次有效点击,通过5个联盟网站,再提供2500次有效点击,每个联盟网站提供500次有效点击。

那么Google跟你结算,是按照每月4000次有效点击计算,Google一共拿到1.5×4000=6000块钱的广告费。而Google跟联盟网站结算,是按照1×500×5=2500,每个月只需要支付2500的广告佣金。

最后,Google可以三种方式一起使用,具体例子自己去想吧。

google的发展史

Google,一个公司名称,又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一个搜索引擎,又像一个无穷的宇宙;一个名词,又是贯穿每一个网民曰常生活的基本动词;它是庶民忠实的工具,又把据互联网的上帝;它是微软的敌人,是硅谷复苏的先锋;Google还是一个巨型的图书馆,一个购物天堂,一次约会服务,一场室内游戏……Google有着无数的可能,有着无穷的想象,Google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探究吧。

Google的创业故事简直就是Yahoo的翻版:与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搭档创办Yahoo一样,Google也是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尔吉·布林(Sergey Brin)两人搭档创办;四个人创业时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而且都是博士研究生(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现在还暂时休学,还没有时间回去完成博士论文);两家公司创业初衷都是一样的,“要将全世界的信息 *** 起来,使用户从我们这里方便搜索到所需要的所需信息。”

当然,不同之处也有不少,比如:

专业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是在斯坦福大学电机系,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是在是斯坦福计算机系。

创业时机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是在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的1994年,而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创业时已经是互联网如曰中天的1998年。

做事风格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两人的传奇故事及时做成了最好的公关素材,他们在杂志封面和电视上不断曝光,成为风云人物。

而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低调得几乎不为人所知。

纸面上的财富不同: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两人早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亿万富翁,尽管股市暴跌,也频频登陆到《财富》杂志的财富排行榜上。

而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至今还没有兑现到任何财富,甚至还没有落实到股票的帐面上,虽然一切都已经是瓮中捉鳖。

今年28岁的布林甚至没有自己的车,至今还居住在公司附近租来的一套公寓里。

商业风格不同:雅虎的网站充满了广告,而Google页面朴素简洁,几乎没有广告。

更重要的是,雅虎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商业气息,而最重要的成就,大概就是使得信息访问更加=化。

即使在成功之后,也能保持自由和开放的精神,而没有沦为一个网络营销机器。

当然,Google是后起之秀,拉里·佩奇表示,“在我们还是斯坦福大学学生的时候,就经常谈论起前辈创建的雅虎,认为它非常了不起。

但是,我们确信我们开发出的技术比雅虎的性能更好,而且在学生时代我们就立志创建风险企业”。

雅虎拥有Google约5%的股份,而且雅虎的创始人大卫·费罗与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是好朋友,还曾于1998年否决了收购Google技术的决定。

2000年,两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Google为雅虎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这项合作对双方都大有好处。

但是,随着Google的不断强大,而且开始涉足新闻、电子商务等,两家公司逐渐形成竞争态势。

当使用Google搜索引擎搜索网站时,一般都在0.5秒以内完成搜索任务。

塞尔吉·布林表示,“如果只是使用一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本公司的搜索引擎与其他搜索引擎的差别不会太明显,但是如果加上两个或者三个搜索条件时,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本公司搜索引擎的搜索相当快”。

Google搜索引擎的特点在于使用了被称为数据挖掘(DATA Mining)的技术和网站评级方法。

所谓数据挖掘技术是寻找所要搜寻数据的技术,而通过何种途径找到目标数据则是软件技术人员技术一显身手之处。

今天,Google也在同行业竞争对手中扬名立万。

互联网用户每天在Google上的查询量达到1.5亿次,这一记录比其最主要竞争对手Inktomi高出50%!Google能够提供74种语言的搜索服务,其数据库中有4亿幅图片和影像以及20多亿张网页快照。

读者众多的产业时事通讯《Search Day》的编辑Chris Sherman援引一次调查的数据指出,最近一个月以来,用户登录Google的时间总计达到1300万小时。

而排名第二的Yahoo的540万小时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在公司的网站上,Google如此自我介绍:“Google复杂的自动搜索方法可以避免任何人为感情因素。

与其它搜索引擎不同,Google的结构设计即确保了它绝对诚实公正,任何人都无法用钱换取较高的排名。”

1998年9月7曰,是别具意义的一天,这一天Google正式诞生。

它在加州Menlo Park 开张了。

办公室就是朋友转租的车库,转下了公司的3位员工。

这个办公室有不少便利之处,因为里面还有洗衣机、干衣机和热水大浴盆。

还提供了一个停车空间,刚好可以为公司雇佣的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维斯通(Craig Silverstein,现在是Google的技术主管)停车。

那时候,Google每天已经有10,000次搜索,媒体也开始关注这颗迅速耀眼的新星。

《今曰美国》文章赞美了Google出色的搜索结果,《PC Magazine》也将Google列为1998年度最佳100网站之列。

Google就这样势不可挡地走向了世界。

到了1999年2月,原有的办公室已经容不下迅速发育的Google,他们搬到了Palo Alto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新办公室。

员工人数也翻了一番,达到8个人。

每天处理的搜索已经达到50万次,Google成为最著名的Linux软件公司红帽子(Red Hat)的第一个商业客户,从此Google成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忠实用户和鼓吹者。

1999年6月7曰,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他们得到确切的结果: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克莱那·巴金斯(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uyers)和美洲杉(Sequoia Capital)都同意向Google一共投资2500万美元。

据说,这两家相互竞争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前还从来没有同时投资过同一家公司。

两家公司的两大人物美洲杉的Mike Moritz和克莱那·巴金斯公司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同时进驻公司的董事会。

这两个人物可是亲手缔造了Sun、Intuit、Amazon和Yahoo等公司的成功故事。

从此,标准着Google不再是一家车库公司,而成为互联网大潮中正式的玩家之一。

富有才华的拉里和29岁的搭档塞尔吉·布林堪称黄金搭档,两人是公司的联合总裁。

拉里·佩奇,是主管产品的总裁;塞尔吉·布林是主管技术研发的总裁。

有其人必有其公司,两位创始人都是计算机科班出生,决定了Google是一家典型的以技术为核心优势的公司。

两位创始人都非常注重技术,Google公司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精益求精,傲视业界。

Google的很多雇员别称“Google人”,都是极为专业的计算机工程师,他们喜欢挑战,欣赏技术英雄,因此都投入Google公司门下。

两人最感自豪的就是,公司1/4的员工都是计算机博士,其董事会中也不乏大投资商和技术天才。

但是,光有技术也是不够,尤其在互联网如此惨烈的发展环境下,必须有一位高超的管理老手,来掌舵Google,使其顺利航行,并不断扩展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航空母舰。

虽然两人亲密协作,共同分担公司所有的角色。

但是,到了2001年,Google面临发展危险,需要一个更严格的公司结构体系,一位业界高手。

这就是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他于2001年3月空降到Google,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

同年8月6曰,他接替28岁的拉里,成为公司CEO。

Google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施密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与Google的创始人见面时的情景:“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看法,都与我不尽相同。

让人搞不清他们的看法,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远见,还是单方面的单纯天真。

”当然两人都有着咄咄逼人的精明,但拉里“力图改变世界”的傲慢言论和塞尔吉的对竞争对手不屑一顾的轻视可能造成策略上的盲区,使“Google战舰”暴露在包括某些尚未进入“Google雷达屏幕”的新生力量的火力之下。

大概也只有施密特这样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可能让两位非凡的创始人心服口服。

施密特一针见血地指出,Google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成长。

“服务器过载,资源不足,客户要求更加苛刻,Google的问题是个管理的问题。

”他说。

当然,麻烦显然还不止是管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据透露,Google每周都可以收到1万封商业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问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公司在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排名上升,付钱买一个高排名可不可以?

施密特明确表示不行,但是他也承认,维持技术和商业上的平衡确实很困难。

2001年公司一下子就有约7000万美元入帐(1/3收入来自授权使用费,其余来自广告)。

目前已经连续6个季度赢利,是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奇迹。

Google的三名当家人,如同三驾马车,以令人羡慕的和谐推动着公司快速而稳步的前进:施密特掌管公司财务和经营战略,拉里主攻研发,30岁的塞尔吉主要负责制定公司政策,是Google道德标准的掌舵人,因此也有机会向众人灌输自己的世界观。

塞尔吉的职责使得他要面对许多关于互联网的矛盾和争论。

在接受PC World采访时,施密特说,Google从其他同行那里吸取了两个教训,第一个就是不要过早上市,第二个就是要集中精力于搜索业务。

“一些网络搜索公司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本行都忘记了。

不过,正是他们的‘不务正业’,Google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虽然Google是一家技术导向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施密特帮助它从一个比较单纯的消费者搜索引擎,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

也就是说,是施密特挖掘出Google的商业潜能,使其钱眼洞开。

如果现在有人说,Google是上帝,那么施密特就是打造上帝的人。

施密特成就了他的企业,当然也将真正成就自己。

现在,每天有1.5亿人在网上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Google能够支持74种语言(其中包括非主流的小语种35种),可以搜索到全球20多亿个网页。

如今,Google又出台中文的新闻搜索,它的优势开始向全方位发展了。

Google究竟是什么?Google,一个公司名称,又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一个搜索引擎,又像一个无穷的宇宙;一个名词,又是贯穿每一个网民曰常生活的基本动词;它是庶民忠实的工具,又把据互联网的上帝;它是微软的敌人,是硅谷复苏的先锋;Google还是一个巨型的图书馆,一个购物天堂,一次约会服务,一场室内游戏Google有着无数的可能,有着无穷的想象。

作为一家纯粹的专业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神奇到底为什么?因为,搜索引擎根本不是新鲜事物,90年代中期第一批崛起的网站基本上都是以搜索引擎为方向的,早已经是互联网领域的"传统商业模式"。

而且,搜索引擎中有着许多上市公司:Yahoo、Infoseek、Inktomi、Excite、AltaVista和Lycos等,都在互联网热潮的黄金时期圈入了大量金钱。

但是,Google至今没有上市,至今没有大笔烧钱。

却以自己独特的低调和稳健,一步步踏着搜索引擎前辈们的尸体和孱弱之躯,逆流而上,一举成为全球搜索引擎之王。

而且,其影响力已经开始远远超越搜索引擎本身,大有成为整个互联网霸主的势头。

与任何高科技神话一样,主人公是故事的关键要素。

尽管Google两位技术出身的创始人格外低调,但是,不可能否认的是,是他们缔造了这个神话,并且赋予神话核心的内涵一个人要成功,到底是需要运气还是底气?这实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但是,对于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来说,这个问题可以会变得非常简单。

因为,他就是一个。

永远在搜索机遇的"超级搜索引擎",有了这个特异功能,似乎运气和底气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

因此,想不成功都不行,没人拦得住。

而Google的创业故事简直就是Yahoo的翻版:与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搭档创办Yahoo一样,Google也是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尔吉·布林(Sergey Brin)两人搭档创办;四个人创业时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而且都是博士研究生(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现在还暂时休学,还没有时间回去完成博士论文);两家公司创业初衷都是一样的,"要将全世界的信息 *** 起来,使用户从我们这里方便搜索到所需要的所需信息

Google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 。

1983年,施密特加盟Sun,先后担任首席技术官和CEO。

在他任期内,施密特领导开发Sun独立编程技术平台,将Java从公司的一个研发者的失意作品,变成Sun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市场武器!他积极推行网络软件战略,为Sun在90年代初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

1997年,施密特受雇于Novell公司,任公司主席兼CEO,主管公司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研发。

虽然,施密特很快将Novell重新打造成一个赢利的公司,也被不少媒体称为是他给予Novell第二次生命。

2001年3月,他正式加盟Google,开启了一个Google的"施密特时代" 。

佩奇和布林设计了PageRank计算方法,它不仅仅考虑Web网站上的标题或文本,还考虑了与它相连接的其他网站。

偑奇表示,我们这样进行完全排列的目的是,用户应当能够找到他希望找到的网站。

这一系统基本上利用了Web本身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连接和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网网民的集体智慧。

因此,当我们利用Google进行搜索时,我们可能"走了一条其他对该信息有兴趣的人走过的路"。

1998年9月7曰,是别具意义的一天,这一天Google正式诞生。

它在加州Menlo Park 开张了。

办公室就是朋友转租的车库,转下了公司的3位员工。

这个办公室有不少便利之处,因为里面还有洗衣机、干衣机和热水大浴盆。

还提供了一个停车空间,刚好可以为公司雇佣的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维斯通(Craig Silverstein,现在是Google的技术主管)停车。

那时候,Google每天已经有10,000次搜索,媒体也开始关注这颗迅速耀眼的新星。

《今曰美国》文章赞美了Google出色的搜索结果,《PC Magazine》也将Google列为1998年度最佳100网站之列。

Google就这样势不可挡地走向了世界。

到了1999年2月,原有的办公室已经容不下迅速发育的Google,他们搬到了Palo Alto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新办公室。

员工人数也翻了一番,达到8个人。

每天处理的搜索已经达到50万次,Google成为最著名的Linux软件公司红帽子(Red Hat)的第一个商业客户,从此Google成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忠实用户和鼓吹者。

1999年6月7曰,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他们得到确切的结果: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克莱那·巴金斯(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uyers)和美洲杉(Sequoia Capital)都同意向Google一共投资2500万美元。

据说,这两家相互竞争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前还从来没有同时投资过同一家公司。

两家公司的两大人物美洲杉的Mike Moritz和克莱那·巴金斯公司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同时进驻公司的董事会。

这两个人物可是亲手缔造了Sun、Intuit、Amazon和Yahoo等公司的成功故事。

从此,标准着Google不再是一家车库公司,而成为互联网大潮中正式的玩家之一。

今天,Google也在同行业竞争对手中扬名立万。

互联网用户每天在Google上的查询量达到1.5亿次,这一记录比其最主要竞争对手Inktomi高出50%!Google能够提供74种语言的搜索服务,其数据库中有4亿幅图片和影像以及20多亿张网页快照。

读者众多的产业时事通讯《Search Day》的编辑Chris Sherman援引一次调查的数据指出,最近一个月以来,用户登录Google的时间总计达到1300万小时。

而排名第二的Yahoo的540万小时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Google是怎么创立起来的?

google的创立

Google是一个通往30亿个网页的网关,其主页却异常地朴素:整个页面只有37个英文单词,4个制表符和一个用来填写查询信息的长方形空格,充其量最多也只能打10个单词。在Google,有1万多台联网电脑在为这30亿个网页做索引工作,使用着一个具有5亿变量的方程式来给这些页面排序,每次能计算出几千个页面列表,排序时间仅需500毫秒;在高峰时期,这些计算机每小时能够处理700万个查询任务。

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Google就从一个尝试更好地实现网上搜索功能的实验项目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具有巨大广告潜力的公司,成为连接网络的一把“万能钥匙”。 锋芒完全盖过诸如Explorer等浏览器和Yahoo等门户网站。

如今,作为深受用户爱戴的搜索引擎,Google不但深得成千上万广告主的青睐,更赢得了华尔街的垂涎,甚至招惹众多竞争对手的嫉妒乃至诅咒。

难以割舍的Google情结

瑟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从没想到自己的事业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当然,我对所取得的成就吃惊不已。”布林十分谦逊地说。他身材瘦长,穿着随便,脚上的运动鞋搭在会议室的椅子上,把椅子皮都磨坏了。

要诉说Google的历史,那得回溯到1995年,那时布林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首次相遇了,他们的父亲都是大学数学教师。这两个小伙子注意到,在组织非常庞大数据组时,搜索是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当时,用户敲进几个单词,就能找到包含这个单词的成千上万个网页列表,但它们大部分与用户的查询要求毫不相干。布林和佩奇给这种随机出现的网页排序,通过分析有多少家网站愿意与之发生链接来判断一个网站的重要程度。他们会给结果页一个“Page排名”。后来又添加用其他变量排序的运算方法,使得这种排序方法的功能更为强大。

不久,这两个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就发现他们的结果查询方法比其他任何一种搜索都要高明。于是,他们将这种系统称为“返回触摸法”,取自那些指向网站的“返回链接”。1997年,他们采用了Google这个名字,为了纪念一种数值测算方法——googol(古戈尔),即后面带100个零的数字。宇宙并不存在一个无穷大的原子。公司总部的员工风趣地将其称为“Google情结”(Googleplex),又因它后面有无数个零,象征这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字。

在1998年4月举行的万维网大会上,布林和佩奇以论文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了Google。

不久,两人开始向其他网站兜售这项技术,包括Infoseek, Excite和Yahoo。却发现没人感兴趣。后来,他们系邀请他们和Sun的创办者之一安德雷斯·贝希托尔斯海姆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共进早餐。演示刚到一半,贝希托尔斯海姆就打断他们,当场为Google公司写下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

这样,另一个问题产生了:Google还没有一个银行账户,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Google公司”。支票在抽屉里呆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一切了。

到1999年6月为止,Google通过Sequoia Capital,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投资公司以及斯坦福大学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一共筹集到3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3个月以后,Google网站正式开通。当时可以浏览3000万个网页。今天它能浏览的页面是以前的100倍了。

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下,创业者让位职业经理人

布林说,用户之所以喜爱Google,是因为当他们找到一个答案的时候,总能在Google上找到。只有不断地提供更好的搜寻结果,才能保持他们对你的忠诚度,然后才能向他们推销产品。“对于用户而言,Google已经变成‘一个人’,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向他们提供信息的人,”佩奇补充说,“激情与成功让Google空前强大,它的出现为互联网带来一张新的面貌。”

正当Google开始蒸蒸日上时,网络世界却崩溃了,不过对于Google的两位创业者而言却是件幸运的事情。随着众多网络公司的倒下,Google从他们手里接管了一些比较便宜的办公室,一些铝合金椅子,十几台服务器,还有一批失业的程序员。Google在2000年大约赢利2500万美元;这一数字在2001年翻了4倍,大约为1亿美元,去年又翻了3倍,达到3亿美元。美国知名投资顾问、研究机构Bancorp Piper Jaffray的网络分析师预计,Google今年的总收益可能会翻倍增长至7亿美元。

在周围网络公司纷纷倒下的时候,而Googel却是风景这边独好。所以树大招风,它那富得流油的市场早已成为众多的竞争对手觊觎已久的靶标。Yahoo正在瞄准这个靶子。最大搜索引擎网站verture也不甘落后;它是一家身价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主要是为网站提供免费搜索服务,然而名气却不如google响亮。目前Overture已经起诉Google公司,指其侵犯专利权。据说,中国有200多家网站也准备联手对付Google。

然而,对于Google,最为致命的威胁是来自微软!这个软件巨头已经意识到了搜索引擎的重要性,并把目光投向了Google——这个目前正在享受无限风光的网站。微软的介入让人不寒而栗,因为人们想起了网景(Netscape)的命运;作为第一个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网络浏览器公司,网景正是在微软的围攻下走向陨落。

在微软所向披靡的攻势下,Google会是下一个受害者吗?所谓未雨绸缪,布林和佩奇从硅谷请来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埃里克·施密特做Google的CEO。布林放弃了主席的职位,只担任技术总裁的头衔;前任CEO佩奇则担任产品总裁。“我的工作是增加一点秩序而已,”施密特说,“有一点我一定要明确,我的到来并不是要挤兑创业者。”

48岁的施密特确实是个十分合适的人选,在此之前,他的两份工作都曾和微软针锋相对,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曾是Sun公司CTO(首席技术官),然后到了Novell公司当CEO,而这两家公司都曾经挫过微软的威风。工程师让位职业经理人,两位创始人请来施密特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在公司最辉煌的时候仍能够保持公司强劲发展的势头。

Google,精英荟萃的团队

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众多的人才,实行大量的购并,并准备更加充足的资金。但目前对Google尤其重要的倒是需在这个时期及时消除公司颇为盛行的骄傲自大的情绪。这也难怪,当你看一眼Google的财务状况,就会发现它同一般的网络公司大不一样。当网络泡沫像炸弹一样烧毁了别人口袋里装着的成吨成吨的钱,Google却依靠自己赚取了大量的钞票。

在Google工作,人会油然焕发出一种自豪感。Google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山景区,在公司四座大楼的走廊里面,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赞誉Google的物品。公司甚至还聘请专门讲解Google历史的讲解员。Google的800名员工中有70多位拥有博士学位,连Google的首席工程师都承认他的高智商的员工对自己颇为自负,他希望Google简单的页面能够遮盖住这种情绪,避免向外界张扬。

一定程度上,Google给人的感觉就像1999年股市泡沫时期那些浮夸的网络公司。也许有点不拘小节,Google办公室到处安装了晚会时用的熔岩灯,放着成箱的免费可乐和糖果,还有组成公司商标的巨大彩色塑料球。自助餐厅向那些嗜工作如命的员工提供免费午餐(晚餐也管,因为有许多程序要写)。每天,Google会收到1000多份简历要求加入这个团队。

一半靠机遇一半靠智慧

当两位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把集中精力于完善搜索引擎的效能的时候,施密特则把精力更多用于打造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Google经营搜索结果广告业务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广告费用却是按固定比例收取。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上市公司Overture,去年销售收入只有6.68亿美元(今年收入预计有10亿美元),但在广告模式方面则走在了Google前头。

Overture的法宝是:采取出售固定关键字的使用权的销售策略。用户在敲入这些关键字时,他们从广告主那里收取的广告收入也会随着增长。广告主以点击率付费,而不是传统的每千个访问者的计费方法。

据Overture透露,2001年的有一段时间,Google的高层甚至跑来和Overture会晤,比较了技术参数等问题。2001年12月,Google在新闻组网络系统段开始了类似的测试,并创造了新的服务模式,命名为Adwords。该模式甫一推出即反响巨大,到2002年2月,Adwords已经扩展到所有的Google列表了。在10个月的时间里,增加到了10万个投标者,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等待申请。据估算,去年搜索广告几乎翻了3番,达到14亿美元,预计在未来的5年里将达到70亿美元。

“一些公司甚至购买了成千上万个关键词,他们用这些关键字来进行多样化产品和多样化单词的测试。”Google公司主管Adwords业务的主任雪瑞儿·桑德博格说。由于Adwords的投标者主要是美国公司,而Google一半的搜索引擎用户是美国之外的,雪瑞儿预测在国外市场会有巨大的增长。“投资也会模仿。这是个全球性的投标活动。”她说。Google的广告以11种语言出售。

施密特将Adwords的成功称为“一起意外事故——当我们开始运作固定收费广告的时候,我的惟一指示就是‘不要让我们的收入降低’”。Adwords的运作采取了拍卖的方式,投标者可以就Google上最流行的搜索字或词进行竞标。Google根据广告的点击率收取费用。竞标以5美分起价,但经常会达到15美元,对于一些像直升飞机配件这样的高端产品,价格还会更高。有意思的是,如果一个广告主反应率过低,Google会相应地降低其在网页上的位置,同时还会将该广告主的竞争对手的广告提升,以获得更多的点击率。这就无形中对广告主造成压力。如果广告点击率不到0.5%,他们甚至会要求广告主修改广告的措词。

Google远期的梦想就是:为世界上从唱片到收音机节目再到电影的所有的公共信息都建立索引,并使它们可以被搜索到,然后再从中获得利润。这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

Google反击战

正当Google踌躇满志地想拥有世界时,微软开始发力了。现在微软有70多名工程师在研究搜索工作,而且其研发人员很快就会增加3倍。最近,它最好的合作伙伴是Overture。微软MSN网上服务就是由Overture提供搜索引擎的。Overture的工程师经常访问位于Redmond的微软公司,以研究下一代搜索引擎的特点。微软也将会在今年并购一个搜索引擎公司,一个可能的候选者就是位于旧金山的Looksmart公司。无论市值6.69亿美元的Overture,还是市值3.28亿美元的Looksmart ,对拥有380亿美元现金的微软公司来说,都显得微不足道。

Google对外宣称他们阵脚并没有被打乱。他们一直都在积极地避免重蹈网景的覆辙。“网景曾嘲笑了巨人,我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Google的CEO说,他同时指出Google欢迎微软在其网页上做广告。但是,敌人不只一个。Yahoo尽管在Google有投资,而且也在购买其服务,但是,在2002年12月,它以2.3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日薄西山的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Overture公司最近花了1.77亿美元购买了Fast Search & Transfer公司和AltaVista公司的资产,另外,Ask Jeeves公司(2002年收入7400万美元)斥资380万美元收购Teoma公司。甚至连Google的工程师都承认Fast公司和Teoma的搜索结果和他们的非常相似。

但与此同时,Google在另一些方面战果累累,其中包括“个性化搜索技术”(根据历史搜索记录,就能够“分析”你所感兴趣的东西),并收购了一家名为博客(Blogger)的公司,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网络日记和日志。更多“博客”就意味着更多的内容,产生更多可以挂广告的页面和为其他页面创造更多的链接。链接越多,Google的结果页就会越好。最近Google又收购了一家叫做Applied Semantics(应用语义学)的公司,它的内容查询技术可以为客户度身制作广告,不但以用户的搜索作为基础,还能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所读过的东西进行分析。并购Applied Semantics公司后的一周内,竞争对手Overture遭遇沉重打击——公司股票下跌了3成。

上市,刻不容缓.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谷歌创业分析报告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紫薯百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