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回乡创业好项目小型,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 农村退伍军人创业事迹

因为创业表现出来的巨大影响力,创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学者们和实业界的企业家们极大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创业现象、创业群体、创业成果等。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希望能帮到你。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篇一

1994年,杨永刚应征入伍。退役后,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利用从父辈那里学到的种茶制茶技术发展茶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从军人到创业者,杨永刚在发展茶叶产业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18年。几多耕耘,几分收获,随着湄潭茶产业不断壮大,“湄潭翠芽”在国际国内茶博会上28次夺得金奖,这其中12个金奖为杨永刚所创的“银柜茶叶牌湄潭翠芽”获得。

子承父业闯出新天地

杨永刚1997年退役后回到家乡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看着在茶山上辛勤劳作了一辈子的父亲,他决定子承父业。通过市场调查,他更是坚定了决心:茶产业是阳光产业,有搞头!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推销茶叶,杨永刚带着样品到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做推广,每到一处,他的茶叶都深受经销商欢迎,纷纷派出订单。心想每年能卖出500余斤茶叶,也是一笔可观收入,让杨永刚觉得经商很容易。但后来,很多经销商在收到货后一改之前态度,找各种理由压价,他只得咬牙亏本出售。这犹如一记“闷棍”打到了杨永刚头上。

然而,挫折并没有打败军人出身的杨永刚,经过认真思索,他决定先到一家茶叶企业里找活干,重新熟悉茶叶行业。通过一年的学习观察,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大茶叶产业,就必须有自己的企业、品牌、基地,否则永远都只能帮别人打工。

说干就干,为了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茶山,杨永刚先后到过洗马乡灯龙山、马山镇清江茶山、余庆县的构皮滩以及凤冈县的一些产茶区,历时几个月跋涉,终于在兴隆镇庙塘村银柜山上找到适合的茶山。

1998年,他拿出所有的积蓄,筹集了6万元资金,在银柜山上承包了50亩茶园,并建立一个简单的茶叶加工厂房,取名银柜山茶场,就这样,杨永刚和父亲在银柜山上扎根下来,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茶业生涯。

饮水思源带乡亲致富

土生土长的杨永刚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们,“一人富不算富,要让村民们也能尝到致富的甜头。”杨永刚说。

细心的杨永刚发现,每到茶叶收购旺季,附近兰江村的村民们都会走8里路到银柜山卖茶青,十分艰辛。当时银柜山茶场的发展已逐渐稳定,能否在兰江村建茶场的想法在杨永刚脑海中打转。

骨子里喜欢面对挑战的杨永刚在2010年又做了一个决定,将银柜山的基地厂房搬至兰江村双河组,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起初,呈现在杨永刚眼前的是一片荒地,连路都没有。“这些辛苦和军旅生涯的艰苦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在杨永刚的心里,只要是认定的事,就要“一根筋”做到底。花了一年多时间,杨永刚将荒地开垦成土地,再到栽种上茶苗,300亩的新绿点燃了双河组的希望,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在此处安了家。

紧接着,杨永刚又自掏腰包20万元为双河组修通了5公里的石子路,以前兰江村村民卖茶靠背篼背,路修通了,10吨以内的货车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2011年,当地政府得知此事后,又投资70万元支持杨永刚,将原先3米宽的道路拓宽至4.5米,当地百姓拍手称快。

“真是要感谢‘银柜山’哟,为我们修了路,家家户户还通了电,这几年我们村32户村民们有收入进账,从以前的木房住进了如今的砖房。”兰江村双河组村民夏中文高兴地说,自己靠卖茶收入最好的时候一年能挣5万余元。

当过兵的杨永刚是一个工作狂,按他的话来说,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在工作。无论刮风下雨,都会隔三差五走走2小时山路去茶场,当兵训练时不慎摔伤的膝盖常常疼痛难忍,也没能阻挡他去茶山的脚步。

凭借着这份不认输的韧劲,杨永刚的茶产业蒸蒸日上。近几年,杨永刚多次开展退伍军人及茶农种植、加工、生产的技术培训。银柜山及湄江镇兰江村共发展茶园近6000亩。带领银柜山片区1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和创业之路,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的村民如今实现4000多元收入。

知恩图报做好良心茶

杨永刚打趣地说,自己现在“爱茶如命”。

2002年,杨永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银柜”。2004年夏天,杨永刚被评为“2004年海峡两岸名优农产品贸洽会暨中国(福建)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在第一次以“银柜牌湄潭翠芽”参加全国性茶叶评比大赛中他夺得绿茶类“茶王”称号……多年来,在各种评比大赛中,杨永刚的“银柜牌湄潭翠芽”收获硕果累累。

“怀感恩之心,做良心茶。”杨永刚说,这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茶企业和个人种茶都有相当多的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还多次带领当地茶商到省外观摩调研并进行品牌宣传。在省市县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银柜山研发了十多项专利,其中有3项属于发明专利……这些都让他有了继续向前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杨永刚正着手打造有机茶。“按照今后市场的需求,我的茶叶要从做名优茶转向中低端茶叶加工,让更多的人品味到‘银柜山’的魅力。”

如今,杨永刚的茶场已经拥有湄潭翠芽、遵义红茶、毛峰、金银花茶等十五种茶叶,远销省内外。今年,他的300亩茶场产出1000余斤翠芽,收入达50余万元,加上其他的茶叶品种,预计全年有300万元的总收入。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篇二

金秋时节,站在省道302线剑阁县元山镇毛家坝桥头,让人眼前一亮。这地方距元山场镇仅2公里。一口四周大堤用混凝土浇筑的大鱼塘呈现眼前,池内蓄水清澈见底,塘周垂柳飘拂。尺把长的鱼儿成群结队尽兴游弋,乌黑的脊梁、白花花的鱼鳞肚,不时搅得池水碧波荡漾,让人眼花缭乱。塘西靠山坡一带,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楼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忙着装修接待室客房、多功能活动厅、健身房、休闲茶园以及停车场。西面山坡上,一大片园林花木郁郁葱葱,奇花异草隐逸其间,花木丛中鸟语啾啾,花香扑鼻。河道里的污水都得到净化处理,整个场所清爽宜人,空气里透露出甜丝丝的乡土气息。不消说,谁都想走出酷暑季节的“围城”,在这个世外桃源多待一会儿。

笔者获悉,这是剑阁县农业局为加快城乡结合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支持招商引资在白坝村创建现代观光农业综合项目,投资人就是土生土长在元山镇白坝村的村民韩大宗。

韩大宗40来岁,高中毕业,十七岁参军入伍。经部队的磨练,两年后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毕业后在部队工作。在一次出差中,不幸出车祸因公负伤,左腿落下残疾,后来转回地方创业。这位踌躅满志的年青人,一开始在成都投资房地产开发,悉心打拼近20年,揽到了第一桶金。由于心系家乡,惦记着在农村日渐苍老的父母亲,决定放弃竞争激烈的地产产业,选址元山镇白坝村,创建现代观光农业综合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分期投建。一期投资 1500万元,二期投资500万元,注册资金100万元。到目前,完成一期征地35亩,开挖鱼塘20亩,建设观光农业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完成水、电、路、气、排污、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7月30日前已蓄水养鱼,目前已进入观光游乐深度开发。

韩大宗说:温饱和环保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要同时处理好,才是科学发展;按“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并按照国家环保法律及《禽畜粪便污染物和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确保达标排放,防止疫病传染和蔓延,这是我投资创业的基本原则。今年,他又新征地25亩,着重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种植业,为观光农业园提供功能配套支撑。

这位身残志坚,一心返乡创业回报社会的年青人,创业期间,好不容易才突破家人的极力反对,获得他们的赞同支持。他父亲说:“儿子,你把这么多钱投到这里,有多少胜算存在银行里,光利息我们一家人都用不完!”而韩大宗毫不动摇,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这个工程项目,现已投入现金300多万元。又有人问他:你投那么多钱,何时才有回报他爽朗地一笑说:“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想把这个项目做好,搞成功,能带动村里的父老乡亲致富,就心满意足了。期间,当地党委政府,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协助他顺利办完了全部审批手续,加快项目建设,解决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看到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韩大宗信心很足,心里也很踏实。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篇三

我1980年入伍,先后在广州军区某师小车班担任专车司机,在总政某干休所任车队队长,两次荣立三等功。1989年转业,在北京大发公司工作两年,任车队队长,在北京丽都啤酒厂工作5年,担任北京地区销售负责人。在这7年里,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97年底,我创办了北京平谷凯超机动车检测场。企业现有总资产两个多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我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

一、为政府分忧,立志创办私营企业

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九十年代,企业员工下岗比比皆是,机关干部下海经商的也大有人在,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问题困扰着政府。我看到深化改革中带来的阵痛,尤其是和自己一样在部队奉献了几年、十几年青春和热血的战友,退伍返乡后工作没有着落,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琢磨着,自己能不能下海经商,创办一个私有企业,既为政府分忧,也为退伍军人就业解难。

我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从学车、开车到管车,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车情有独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市场调查,创办一个机动车检测场想法孕育而生。于是,我工作之余奔走在政府部门之间,跑项目、报审批、办手续,政府部门一路绿灯,批准我开办“北京平谷凯超机动车检测场”,“八”字写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资金,我和爱人商量,把家里全部积蓄拿出来,又东凑西借了几万元,1997年底,“北京平谷凯超机动车检测场”终于挂牌上岗了。开张营业时,我就招聘了十几名在部队会开车、会修理、当过教练的退伍军人到我的企业工作。

二、立精图治,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随着业绩不断攀升,信誉不断提高,我的想法也越来越大,我想真正要使私有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拓展企业的经营范围。机动车检测,日检测能力达600辆,拥有10吨全自动安检线一条、6吨全自动安检线一条、全自动摩托车检测线一条、自动大柴、小柴工况和汽油检测线10条。20xx年3月,检测场顺利通过了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认证书。同时,以检测为龙头,拓展企业内容和服务项目,相继成立了北京佳艺汽车修理厂、交通队违章车辆停车场、保险代理公司、司机体检中心、车辆尾气检测中心和北京柒粮液寅午宝酒业有限公司等7个下属企业,企业总资产达两个多亿,累计纳税20xx多万元。企业先后多次被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分别评为“守信企业”、全国“诚信企业”、银行系统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我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20xx年我还被评为“全国诚信企业家”、“守信先进个人”。

我在创办企业的历程中深刻认识到优秀企业、诚信企业,取决于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取决员工形象,员工形象就是员工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的总和。为此,我注意用部队的过硬作风、优良品德、敬业精神影响企业,带动员工。在企业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严格执法、优质服务”学习教育活动。在退伍军人中开展了“退伍不褪色”、“岗变志不变”、“适应社会、服务人民”教育活动,还吸收发展了36名同志入党。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础。

三、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和军营

我常说:“企业发展了,我们不忘党的政策英明,不忘部队的培养,不忘对社会的奉献。”1997年以来,我的企业先后帮助安排复员转业军人、下岗职工400多人,其中复转军人186人,下岗职工115人,待业青年68人,农民工31人。

我和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退伍20年了,但时刻牢记部队的培养,不忘为退伍军人排忧解难。我在企业招工时都是优先考虑复转军人,对其中家庭困难多、困难大的,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河南籍退伍战士余本昌,刚来企业时劲头很足,时间一长思想便开始不够稳定,细心的我看到他的变化,便与他促膝谈心,了解到他家的实际困难后,一方面从思想上帮助他,鼓励积极工作,另一方面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为他解决住房。后来,余本昌不仅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谈到我的战友情,员工们都知道我“千里迢迢请连长”的故事。在20xx年10月,我和四川籍退伍战士李树杰交谈时,得知自己的老连长雷发喜86年转业后创办的企业已倒闭多年,负债不少,且工作没有着落,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于是我专程赶往江西丰城市把老连长请来安排到北京平谷凯超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为了使老连长安心工作,顺心生活,又将他爱人和儿子一同从江西接到北京。我对老连长一家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不仅感动了老连长,也感动了江西省有关领导,称赞我是复员军人的典范。

代明生:脚踩黄泥的返乡创业明星

代明生:脚踩黄泥的返乡创业明星

平日里总爱在工作中“挑刺儿”的代明生最近被人公开“挑刺儿”了,这事不仅在厂里传了个遍,在县城里也人尽皆知。然而,代明生的眼里哪能容得下沙子,他让“挑刺儿”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对他的能耐心服口服。

代明生是四川省德阳市恒达灯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刚从工地上回来,鞋上沾满黄泥,淳朴的模样与人们印象中的企业家并不沾边。回忆起当天的场景,他打开了话匣子。“前两天,德阳举办了首届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赛。我把公司的LED项目拿到台上去讲,讲完大家挺感兴趣。”代明生说,当天他和12名返乡农民工同场竞技,路演的项目是“集成式LED模组研发应用产业化”。“我刚讲完,评委就开始挑刺儿了。他们问我采取什么手段应对市场,对市场有哪些判断,产品的卖点在哪里。”面对一连串的提问,代明生的回答毫不含糊:“我的公司已取得83项专利,在西南地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今后我们还会进入4G市场,商机无限……”

说起公司的产品、谈到未来的商机,代明生感到很自豪,他笑称自己“作为踩着黄泥巴长大的农民,创下这么大的家业不容易”。然而,回忆当初外出打工再返乡创业的过程,代明生直言,“最辛苦的时候都想放弃了”。

1987年,不到20岁的代明生在德阳市中江县凯江丝绸厂找到了第一份工作。5年后,当他从一名普通的机电工人干到技术科科长时,凯江丝绸厂破产、改制,代明生下岗了。随后,他来到江苏省丹阳市打工。

代明生爱琢磨事儿,当别的农民工想着如何在操作台上多打磨几个元件、组装几台机器时,他已经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打算。

“我把在丹阳的那些年当作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只有在生产一线,你才能把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也才会有搞搞小发明、小创造的`冲动。”代明生说,回到老家中江县后,他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这次是跟着建筑队安装路灯,一跑又是两三年。

“打工那几年,生活过得很苦,住过工棚、桥底。就这样帮人安一辈子的路灯,我不甘心。”代明生租下一间300平方米的厂房,跟家人和朋友借了20万元启动资金,召集10多名工人,走上了创业路。

“办厂的前半年,各种开销就靠吃老本。半年后,我们有了第一个工程——给中江县御河大酒店安装庭院灯,十几盏灯造价3万元,能有5000元的利润。我真是太满足了!”代明生说,这一单工程带给他最直观的效应是再接订单时,他可以带着客户看这个样板工程,让客户心中有数。“我们是德阳市唯一一家做市政灯具安装和制造的企业,之后的每个月都能接到订单,实现了保本运营。”

1998年年初,国内路灯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基于安全考虑,钢质路灯杆开始广泛应用。代明生开始琢磨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钢质杆的生产。“进口一台生产设备,要1000多万元,想都不敢想。我开始自己画图纸,采用人工操作千斤顶产生压力的模式制造钢质杆。”代明生说,闷头画图的日子里,别人一打开他的办公室就会发现满地都是图纸。就这样,代明生最终完成了钢质杆的生产,此项技术还获得国家专利。

靠着这项技术,代明生的工厂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当他赚到第一桶金后,生产设备的成本也降了下来。“工厂必须向机械化迈进了。”代明生又有了新的打算。2003年,代明生又租下30亩地,盖起新厂房,靠着组装的生产设备提升生产力;2010年,代明生把工厂搬到县里的工业区,再租下60亩土地,实现全机械化生产,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趁着工厂发展的红火劲儿,代明生计划投入1亿元,加盖3.6万平方米厂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集成式LED模组研发和4G通讯方面做文章。

“返乡创业的这些年,政府给了我很多帮助。”代明生说,在企业几次扩大规模的过程中,政府为他提供土地,减免各种费用。“特别是在简政放权后,我们办事儿更快,他们也很愿意到厂里来帮我们解决困难。前段时间,人社局还来给我们的员工讲解社保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300多位员工实现了全员参保。” 代明生说。

曾经的劳务输出大县——中江已经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以代明生为例,和他同时下岗的凯江丝绸厂的员工又和他一起创业,现在这10几位元老级人物分布在公司中高层,早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从曾经默默无闻的打工仔到今天敢于站在台上直面挑刺儿的创业明星,代明生依旧保持了爱钻研的作风,事必躬亲又善于管理决策,正是这种作风帮助他走到了今天。 ;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关于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在有志者来看,人生的天职在于创造,生命的存在在于奋斗,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是关于返乡创业典型材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走进横江镇罗云村“红达食品加工厂”,见到这里小有名气的赖大林,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土生土长、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就是拥有投资超过200万元,提供 80人就业的“小老板”。经过进一步交谈了解,使我对这个曾经的打工仔,后来的小老板,如今的回乡创业楷模敬佩不已。

“人的一生就是在坎坷中奋进,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这句话是赖大林淡定的处事原则,也是他勾勒人生成功坐标的秘笈。赖大林出生在横江镇罗云村,自小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好强的他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毅然选择了远赴福州打工。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最后,他还是看准了米粉这个行当,坚强不屈的他经过几年的打拼,一点一滴的积累着米粉加工的技术和经验,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他把自己打工攒下的“第一桶金”,在福州开起了米粉加工的小作坊,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凭着农家汉子特有的韧性和干劲,他的米粉加工厂在福州逐渐有了名气。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米粉加工行业开始变的萧条起来,赖大林的米粉加工小作坊,也变的步履维艰。不能就这样看着几年辛苦打拼的事业“萧条”下去,执著的赖大林当即决定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考察米粉行情。

在返乡农民工情况摸底中,横江镇、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对他的返乡创业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不仅帮助他解决了1000平方米的建厂用地,还帮助解决购买房屋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得知他办厂资金上有缺口时,镇领导主动找到他,为他办理返乡农民工的认定,并很快贷到一笔无息贷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08年的12月,踌躇满志的赖大林第二次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赖大林的米粉加工厂的厂房已经建起了2层,还购置了一幢两层的办公楼,工厂已经初具规模。他还满怀信心的告诉我们,他的米粉加工厂准备配备两条生产线,工厂将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确保生产出最安全、最绿色的米粉,力争使米粉走出石城、走向全国。

看着自己的“红达食品加工厂”红红火火,这位朴实憨厚的农家汉子动容的说:“政府对我的帮助我铭记于心,乡亲们的支持我很感谢,我相信还有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努力回报自己的父老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村位于XX市前锋区代市镇西南方向,距代市镇政府4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96户,1134人,幅员面积1.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40亩,全村共有党员26名,4名女性党员。岳庙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建立于2009年8月,为代市镇第一批远程教育接收点。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岳庙村党支部坚持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按照“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要求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狠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建一处站点、强一个支部、富一方群众”的远教工作路子。在五年多的运行中,岳庙村远教接收点共播放200余场次,受益干部群众达到1000多人,已基本形成党员带头学、群众积极学的良好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建”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平台

一抓硬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我们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将岳庙村党员会议室作为远程教育接收点,积极筹措资金,配备了全新的电脑、电视等设施,接入快、容量大的网络宽带,并配齐多个“远教”工具软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

二抓软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我们在接收点制作并设置了规范、美观的指示牌和宣传橱窗,展贴远程教育的各种宣传图片和资料;制订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并一一上墙公布,要求有关人员全面掌握,便于引导和指导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开展学习。

三抓人力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我们专门组织了1位符合“四有”标准的同志组成远教管理服务队伍,并经过有关培训考核。该名同志在对设备进行经常维护的同时,还承担定点、定时、定量开展“远教”的一系列组织实施工作,包括远程节目接收和播放、管理平台建设、各类活动组织、资料档案整理和教学信息收集反馈等,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保持正常的.最佳运行状态。

二、在“教”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质量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求“广”,充分调动积极性。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进来,是远程教育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正因如此,我们十分注意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单一的党员教育学习拓展到全民教育,包括青年团员、普通群众、外来人员都可以参加学习,从而大大拓展了远教的受惠群体,扩大了远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远教在普及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主要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刊出板报、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远程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主要是挖掘、培养和推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并已从中受益的学用典型,让党员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远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作用。再一方面,深入一线,融入干部群众。主要是通过流动放映、送“教”上门、学习辅助、宣传演示“远教”平台等深入一线的方式方法,举办各类参与性、娱乐性都比较强的活动,直接带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通过这些措施,古街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并呈现日益高涨态势。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求“精”,切实增强针对性。远程教育要取得实效,还必须在教育内容上切实增强针对性,努力使党员干部群众感兴趣、学得进、用得着。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党员干部群众需求什么,接收点就播放什么”,开通订单电话,定期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询问,及时了解他们对“远教”的需求情况,并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建立远教需求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精而管用”的要求,丰富站点片库,拓展站点功能,按图索骥确定播放内容。如针对老年人,我们组织学习保健、医疗卫生等相关科普知识;针对育龄妇女,组织学习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针对青少年朋友,组织学习《青年与创新》、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针对党员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规程》和《党的基础知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党课、《天上的菊美》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收点运行五年多来,根据受惠群体的不同需求,“远教”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先进性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如:《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等课件。通过这些课件的播放,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促进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氛围的形成。二是先进村(社区)党组织的成功经验。如:《文明社区党旗红》、《和谐,从这里开始》、《为民办实事》等村(社区)工作记录片。通过收看这些纪录片,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很好的工作知识教育,也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借鉴,全面总结经验,不断寻找差距,及时提出对策,切实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三是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信息和科普、法律知识及家庭生活、文体卫生常识等。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片的形式播放以后,提高了居民文化素质,促进了和谐乡村建设,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求“活”,不断提升实效性。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努力在创新上做好文章,把点击式、互交式、直播式教育结合起来,把集中学、分散学和送“教”上门以及在活动中学结合起来,使定时、定点的固定教学拓展到长期、流动的开放教学,以实现“远教”成效的最大化。集中学,就是把每月的15日和25日两天作为固定的学习日,要求本村全体党员开展课堂式集中学习,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种现代知识。分散学,就是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实行开放式教学,每周播放四次不同类别的教育片,并通过公告栏、短信平台、qq群等渠道告知每次播放的时间和内容。送“教”上门,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需求,分时段、分层次地组织专业放映队到各个点上进行流动放映,或者组织专门人员上门进行学习辅导。

三、在“管”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环境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管”是根本。只有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这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为此,我们从多个层面入手,从规范管理上破题,不断优化开展远程教育的工作环境。

一是依靠组织支力。岳庙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远教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远程教育建设、管理、学用以及运行经费落实等各项工作,并加强教学管理的指导督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特别是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做到有奖有罚;制定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和管理意见,促进该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依靠舆论支持。除了从调动参与积极性角度大力推介远程教育外,我们还从工作的层面和“四个工程”的高度(即把远教工作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党建工程”、促进村民增收的“致富工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文化工程”、促进乡村和谐的“安居工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宣讲开展远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效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等,为远教工作的全面开展营造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三是依靠制度支撑。我们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规范、实用的站点运行管理制度,促使远教工作不断规范化。在站点管理上,制定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接收站点工作人员职责和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教学管理等制度。如《设备管理制度》,要求确保站点设备安全、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在教学组织上,建立了学习收看、信息反馈、学习情况记录等制度。如《学习收看制度》,要求时间安排要合理、教学方法要灵活、学习内容要丰富;《信息反馈制度》,要求及时上报信息,不断探索和完善工作方法。

四是依靠群众支招。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互发短信、qq群聊和平时面谈等渠道与形式,经常征询党员干部群众对办好远程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出谋献策。不少党员干部群众也能尖锐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非常乐意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我们改进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

永不言败的创业人生 记从乡村走出来的何帮喜

16年前,身背一把锯子,无为小伙子何帮喜走进陌生的京城,追寻梦想的城市生活。16年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龄制造商,何帮喜用曾经紧握锯子的双手,带领他的希玛集团,书写了中国保龄设备企业的飞天神话。

艰难岁月:激情点燃创业梦想

“初到北京,困难简直不可想象。”多年之后,坐在希玛集团宽大的办公室里,何帮喜用夹杂无为方言的北京话,向记者诉说打工时的艰辛,语调轻松舒缓。那一刻,秋天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明亮。

由于家境贫困,1982年,初中还没毕业的何帮喜,回到无为县十里墩乡的家中务农。他学会了木工手艺,农闲时做些木工活。1988年2月16日,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喧闹中时,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何帮喜,怀揣东拼西凑借来的120元钱,到北京打工。

从北京火车站出来,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大街、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40元钱,何帮喜心里明白,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京城里“活着”。

“终于,在身上只剩下4毛钱的时候,我找到闯荡北京的第一份工作。”那是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对老夫妻,需要装修厨房。何帮喜从早上忙到晚上,装修完以后,他又顺手清理了厨房里的垃圾,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家主人非常感动,给了何帮喜40元钱。这是他离开家乡后得到的第一笔收入。每当何帮喜回忆起这段往事,还十分感谢那对老人,是他们让他看到留在北京的希望。

随后两年里,何帮喜走遍京城大街小巷,到处做木工活。这并没有泯灭他心中的创业梦想。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但他在积蓄才智,寻找机会,像一个茫茫林海中的猎手。

北京亚运会给了何帮喜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1990年,由别人出资、他出技术共同组建星伟体育用品公司。

当时,国内比赛用的台球设备大多从国外进口,一套要花6万多元。勤奋聪颖的何帮喜刻苦钻研台球生产工艺,先后获得4项台球设备国家专利。担任亚运场馆建设的负责人得知国内有人能生产台球桌时,将信将疑。是何帮喜做的台球桌质量和价格打动了他,立即决定不再进口台球设备。

因为卓越的贡献,1993年,何帮喜担任星伟公司的副总经理。作为外来务工杰出人才,北京市政府奖励了他4个城市户口和一套住房。星伟公司的工作经历,为何帮喜后来创建希玛集团积累了丰厚经验。

壮志凌云:中国制造世界品牌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0年的一天,何帮喜在北京丽都饭店做活,这是北京第一家拥有全自动保龄设备的场所。闲聊中,他无意中听说一套保龄设备需要75万元,而且还全部依赖进口。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造保龄设备呢?隐约之中,何帮喜感到一个新希望在向他招手。

第一次产生要造中国的保龄设备的念头后,何帮喜久久难以释怀。制造保龄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高的技术支持。这对一个没有多少积蓄的打工仔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1995年,何帮喜在一份报纸上看到,我国每年都要花费60亿元从国外购买保龄设备。他长久蛰伏的保龄梦再次被激活。经大量的市场调研后,他毅然决定离开星伟公司,接手北京市大兴区一家倒闭的乡镇企业。

此时,美国一家保龄厂商来中国考察后轻蔑断言:“5年之内,中国人造不出保龄球设备。”这句话深深烙在何帮喜脑海里。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保龄设备的厂家,生产保龄设备应是商机无限,但他必须寻找一个支点,才能实现自己的保龄梦。

为筹集资金,何帮喜迅速恢复这家席梦思床垫厂生产。两年时间27万件床垫一销而空,盈利近千万元。1996年6月,何帮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关闭床垫厂。“自己认准的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这就是何帮喜的秉性。

那时,韩国一家保龄球企业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双方就技术合作、资金分配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韩方提出要使用他们的品牌,但何帮喜坚持产品必须是用自己的“希玛”商标。“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一旦对方撤出,整个企业剩下的就只是一块土地、一堆机器、几座厂房。”最终,何帮喜拒绝韩国人合作要求,独自投资4000万元,在北京市大兴区工业园建造占地5万平方米的保龄全套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北京希玛保龄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如今,希玛集团保龄设备占据了75%的国内市场和30%的国际市场,实现何帮喜“中国制造世界品牌”的夙愿。

创造一流:科技兴业敢为人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第一个造中国保龄设备的人是无畏的。乡村木匠出身的何帮喜,在没有任何国外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开始荆棘丛生的创业之旅。

制造保龄设备对技术要求很高,国外保龄企业绝对不会提供技术支持。一向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何帮喜,又一次向世界同行发起挑战。1996年春节后,何帮喜招募20多名下岗和退休的工程师,关起门来钻研保龄技术。他花了50万元从英国买来两套保龄设备,拆了装,装了拆。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山重水复。9个月后,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何帮喜造出中国第一台保龄球的排瓶系统。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中,流露出孩子般的兴奋和激动。

然而,一个料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他们研制的保龄球排瓶系统,实际调试后一点反应也没有。绝望的情绪迅速笼罩了大家。“一定不能半途而废。”为给员工打气,何帮喜拿出1500元召开“庆功会”。晚餐上,员工们个个垂头丧气,惟有何帮喜满面春风。在他的感染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技术难关被彻底攻克。“只能进,不能退”的做事风格,再次让何帮喜尝到胜利的喜悦。

由于技术不成熟,希玛公司生产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有许多缺陷。1998年,公司毅然决定召回110套保龄设备。参与最初研制保龄设备的希玛集团副总经理刘永秀介绍说:“当时世界上仅有的5家保龄设备企业,采用的都是机械回球技术,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故障率高。于是在何总带领下,我们开始电子回球系统的研制开发。”这又是一次前无古人的挑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底,保龄电子回球系统研制成功。这种系统独创的电子自动解锁功能,回球率达100%,回球达到10秒,比传统回球系统有更大的安全性。这种新产品一经投放市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销售额直线上升,给公司带来丰盈的经济效益。

“起步与世界同步”。自此之后,何帮喜紧紧把握国际保龄行业技术的最新进展,恪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几年来,希玛集团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英国皇家质量体系和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保龄设备认证机构美国保龄球协会的认证。2002年,希玛品牌成为中国十大最具潜力商标。

一流的技术,让希玛集团销售额迅速提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大集团。2001年,4000多万元;2002年,6000多万元;2003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这一串数字背后,凝聚的是何帮喜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和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市场弄潮:锐意创新永无止境

如果说最初的创业是靠着一往无前的坚韧,那么,将企业做强则要靠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善于把握市场的能力。何帮喜紧紧抓住企业质量管理这个核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

在希玛集团采访中,记者与何帮喜接触的几天里,很少能听到他的手机铃声。“去年,我和一些企业老总到欧洲访问,他们的手机响个不停,总是国内企业问这问那。但我几乎没有电话。”何帮喜解释说:“我是用制度管理企业,只管少数人,事情交给他们,各人干各人事。”

“我们的管理制度有一本书厚。”谈起集团管理,何帮喜抑制不住兴奋的笑容。起初,何帮喜既管财务、技术,又要管销售、生产等,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而且效率极低。通过考察国内外大型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何帮喜认识到,企业管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要通过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管理企业。于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迅速建立起来,每个人工作职责非常明确,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职工提案是希玛集团一项非常特殊的管理措施。公司规定,每位员工每月必须提交一件议案,否则拿不到当月工资。提案内容涉及企业发展各个方面,小到怎样节约一个螺丝钉,大到如何拓宽国际市场。这一举措大大调动职工参与意识,职工创造性空前焕发出来。

注重学习和以人为本,是何帮喜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的又一法宝。“宁愿少吃一顿饭,读书看报时间不能占。”何帮喜学历不高,但勤奋好学,最大喜好读书看报。他的办公室里,桌上、橱柜里摆的全是书,连车子里也放了许多书。希玛集团定期给员工培训,或邀请专家来授课,或将员工派到高校和国外深造。经常性的学习活动,给企业发展注入知识动力,企业始终能站在世界保龄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永不满足的何帮喜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历练才智,造就了他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头脑。中国申奥成功后,何帮喜积极运作,希玛集团被授权为中国奥委会标志特许企业,先后获得参与40多座奥运场馆的建设权。去年非典之后,他敏锐地意识到,运用于疾病控制的医学实验室设备的应用前景广阔,于是投资兴建欧美佳教学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

故土情怀:飞凤还巢回报桑梓

何帮喜是农民的儿子,蕴藏着深深的故土情怀。虽身在繁华都市,但始终眷念着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时刻牵挂家乡的发展变化。

几年前,家乡人找到何帮喜。他诚恳地说:“等将来条件成熟时,一定到家乡投资兴业。”果然,他没有食言,在希玛走向世界的同时,何帮喜回到了家乡。

2001年,无为县筹建二坝开发区,希望找到一个有影响的企业投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汪元波来到北京,与何帮喜商谈回乡投资事宜。令他料想不到的是,何帮喜满口答应。2002年8月,他在无为县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希玛南方工业园,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抗耐特板和保龄设备生产基地。如今,占地100多亩的希玛南方工业园已初具规模。

面对从北京归来的老乡,无为人用热情和行动深深感动着何帮喜。县委书记吴晓天介绍说,何帮喜等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时,县里以优惠政策为先导,以构建“凤还巢”为载体,以优化服务为重点,以激励机制为手段,为他们回乡投资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何帮喜深有感触地说:“在我回家创业时,公司手续都是二坝开发区管委会帮助代办。这样我就有更多精力去抓企业建设和发展。”

家乡落后的教育事业,也让何帮喜牵挂不已。除了积极向希望工程捐款外,2002年,他在家乡无为县十里墩乡出资20多万元,建了座小学。贫寒出身的何帮喜知道寒门学子不易,从2001年起在本村先后赞助8名贫困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何帮喜说:“当看到那些孩子重新返回课堂时,我会从他们的笑脸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这就是何帮喜,一个把社会责任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的企业家。这就是何帮喜,一个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创业者。(项良新)

明白回乡创业好项目小型。回乡创业的典范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紫薯百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