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会展行业人物创业之路,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周新民选择创业行业的主要原因

周新民选择创业行业的主要原因

周新民选择创业行业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参加工作碰壁,再加上创业是周新民的梦想。做销售员、开挖掘机、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两年下来,业绩平平、血本无归。在一番思考后,周新民认识到,知识才是人生的敲门砖,技术才是人生的垫脚石,2015年,借着创业政策的“东风”,周新民走上了创业之路,经过前期的历练,周新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加之无人机行业的巨大前景,一家风投看上了他的项目,愿投资发展该项目。

讲述石磊的创业之路

讲述石磊的创业之路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石磊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为了让您在了解石磊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讲述石磊的创业之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很多人在白日做梦自己能一夜暴富,但是谁都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收获成就就必须付出努力。今天我们来分享这位传奇人物是如何创业的,从穷小子到富豪永不停息的前进者,这就是石磊。

从身无分文到如今身家数亿,从一张白纸到服装纸业第一人,从一辆自行车跑业务到拥有80多辆送货专车,从一间简陋民房到现在遍布全国的八家分厂、十二个办事处,从年销售几万元到2009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年仅35岁的石磊上映了一幕商业传奇。现在,他又举旗进军内衣行业,熟悉他的业内人士都在喊:“狼来了,狂人来了”!原本并不平静的内衣业,将更加白热化。

“疯”起云涌:人生的第一个百万

1990年,年仅16岁的石磊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就和大多数打工者一样,只身从重庆农村来到深圳,进入一家香港纸品公司打工,从一名普通业务员干起。从这时候起,他的疯狂本性便开始显示出来,不以细小而不为,这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他跑遍了深圳大大小小的工业区,吃了很多闭门羹,但他从不气馁,哪怕客户只要一张纸,他也全心服务,用真诚打动客户。由于天资聪明、不辞辛劳,加之他的商业天赋和为人之道,他每月都是公司销售冠军,深得老板赏识。

在深圳闯荡一年后,石磊对纸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是毅然辞职选择创业,进入服装用纸市场。服装用纸在纸业中是一个很小的领域,但他意识到中国服装行业会蓬勃发展,当时他连支票都不懂使用,怀揣一年打工积攒下来的全部几万元现金,千里迢迢到浙江去进纸,在长途汽车上几天几夜没有睡觉,担心钱被小偷偷走。起步阶段异常辛苦,风餐露宿是常事,夜晚深圳的天桥下经常成为他的宿舍。靠着吃苦耐劳、勤奋努力、顽强毅力和严格要求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24岁就成为百万富翁。这一年是石磊闯荡江湖的第8年,他给自己定了更高的标准,必须做到服装纸业市场第1名。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先后在深圳、东莞、顺德、上海、北京、福建、大连、青岛开办了分公司,客户数量达到两万家,中国几乎所有大中型的服装企业都是他的客户。2003年他又将生意做到国外,原来香港和新加坡的几家纸品公司在中国的客户几乎都被他收入囊中。2004年,他的纸业公司深圳百联星实业有限公司在服装纸业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成为世界第一的服装用纸专家。2009年营业额为2.89亿,与同行第二名才4800万的销售额相比,他已遥遥领先,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2007年1月份的一天下午,石磊接到一个从江西打来的电话,江西黛丽丝内衣公司的采购小姐在电话里急切的说,因为他们在别的公司采购的两卷纸有质量问题,影响了订单交货期,同时被公司的裁床部门投诉到老板那里,老板对采购小姐下了命令:“找不到纸就走人”,石磊立即安排下属连夜开车从深圳出发,在凌晨两点把纸送到江西,一月份的天气天寒地冻,这一个来回就是10小时,而两卷纸的货款额只有700多元,赔钱的生意在石磊成为行业第一的时候仍然在做,仍然坚持以真诚服务为原则。

一个普通人,在一个很不起眼的领域坚持做下去,一做就是18年,并且在赚到人生的第一个百万时用了八年时间,终于做到行业世界第一,坚持就是胜利,石磊创造了奇迹。

或者是因为名字里全是“石”字,他总是把自己比喻成石头,并教导员工石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停留在水面不会沉下去就是具有高!石磊用创业激情创造,用坚持不懈成就事业,在纸业同行中有口皆碑,成为年青的传奇人物。

无“疯”不起浪:内衣也疯狂

2003年石磊在东莞第一次认识了商界领袖马云,马云看着他的名片笑称他是一块石头,但石磊坚定的回答说不是石头,是钻石。到2004年的时候,石磊的纸业公司已经是服装用纸全球第一,也许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缘故,石磊感觉独孤求败,感觉到人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恰在此时,他的事业和人生因为一个朋友而改变。2005年,他多年的挚友周保继先生和他聊起内衣行业的发展,激发了他二次创业的激情。跟第一次创业一样说干就干,2005年5月,他投资成立了东莞市伊菲服装有限公司,进入内衣生产行业,起步首先从外销做起,主要目标客户锁定欧美高端品牌客户。从不懂内衣的石磊,敢于投资进入陌生领域,正是由于他的“疯狂”和周保继的专业,到2009年伊菲公司已经发展到500人的规模,年销售额5000万,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欧美严格的社会责任认证,成为欧美和国内主要大牌内衣公司的指定ODM生产商。与第一次创业用八年时间赚一百万的比,这一次,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更为“疯狂”的发生了,2008年,为了创建自有品牌,拓展国内市场,石磊将自己旗下的两个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乔装打扮应聘到一家品牌内衣公司打工,工资仅几千元,为时一年多。从品牌定位,战略制定,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学起,这一举动震惊了他身边的人,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不是疯了,一个做纸品的,放着自己的生意不好好做,而且跨行业这么远去打工。有旁观者,有冷笑者,更有人觉得莫明其妙,但石磊从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只要认准的事情,就会坚持走到底。当记者一再追问石磊的成功秘诀时,他只是淡淡的说没有秘诀,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敢为常人不能为之事。

四年磨一剑,石磊像“海归派”一样学成归来,2009年9月在东莞CBD中心购买下一层1400平米的写字楼,成立了一家品牌营销管理公司东莞市康之伴服装有限公司,并同时启动两个内衣品牌“依纷”和“菲越”,运用两个完全不同的渠道,其中依纷专注电子商务网购市场,消费群体定位于年青女性,2009年11月拆资500万正式进驻淘宝网,2010年1月投资300万打造属于自己的B2C商城。

石磊剑指行业冠军,目标是让依纷品牌成为网购内衣行业冠军,为中国少女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另一品牌“菲越”专注连锁经营市场,定位成熟知性女性,以做中国人的内衣为使命,将在第五届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览会上闪亮登场。在进驻淘宝商城后,石磊在杭州再次和马云相会,对于石磊既做电子商务,又做传统市场的做法,马云又幽默了一把说:你这个钻石既飞上了天,又洒满了地。马云曾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辈子都在创业”,如果把这次作为石磊的第三次创业,和第一次创业投入几万元相比,增加了几千倍。

石磊的下一个疯狂举动是什么,所有人都期待着。

石磊用全新的营销模式和经营理念,积极地投身到中国内衣行业的建设中来,内衣业界必将轩然大波,记者原以为是对财富的追求令其趋之若鹜,然而在见到石磊其人时才发现,这个洒脱的男子充满理想,他表示,内衣是他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跨行经营的选择,将为中国女性打造适合自己身材结构的内衣贡献毕生力量,因为他意识到,中国女性需要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企业家来做出符合自己身材结构的内衣。2009年9月9日康之伴公司开业的时候,前来祝贺的朋友一致问他,为什么选择金融危机的时候来做内衣品牌呢他说经济衰退不会同情弱者,危机呼唤英雄,对弱者来说是危机,对强者来说是商机,格局决定结局,坚信十年后康之伴在内衣行业将成为一颗闪耀的明星。从此媒体给了他一个新的封号“内衣狂人”。

数“疯”流人物,还看今朝:将疯狂进行到底!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石磊对他两大事业的目标是,对于纸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利用好现有的渠道优势和团队力量。对内,拓展产品品类,扩大经营范围;对外,与一家世界级的造纸厂进行深度联盟,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继续做大做强纸业,争取在10内达到年销售额20亿。对于内衣,本着打造专属中国人的内衣,采取独特的经营思路和超常规的战略战术,争取用10年时间打造一家涵盖少女内衣、高档成熟、功能内衣,从网络到地面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内衣王国,达到年销售额30亿,两大项目合计年销售额达到50亿的规模。显然,这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已经脱胎换骨达到了制定战略规划的海归水平。

据一直跟随石磊多年的副总黄最文介绍,石总在拥有财富以后,其旗下的公司有一些员工辞职自己开公司,成为竞争对手,而他们的公司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石总仍然大方的给予资金和其它的支持,帮他们度过难关,这种胸襟实属少见。

石磊从未放弃过自身的进步,曾花费百万进行各类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商业创意和团队经营能力,为的是圆一个梦,同时也实现与他一起奋斗的伙伴的梦。他始终坚持员工第一,股东第二,社会第一,企业第二。在实现员工和股东的价值和回报的同时,最大可能地回报社会。在他的公司,有很多身家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员工和合作伙伴一直跟随,因为他的诚信、眼光、胸怀,赢得了员工的忠心追随,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是他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也是他所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杀手锏。他常说,大思想,大格局,大智慧成就大事业,一切都以给予开始,而不是索取,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业成功。

有人称石磊是"内衣狂人",有人将石磊比作"一条冲进内衣行业乱咬的疯狗"。

16岁从重庆农村来到深圳一家纸品厂打工的石磊,迅速发现了服装用纸这个在当时基数尚小却增长迅速的细分领域,便立马杀入其中开始创业。2005年,他的纸品公司销售额达到1.5亿。此时,他又发现了另一个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行业———女性内衣。在一家内衣企业里"偷师"一年之后,他又杀入内衣业,成立了东莞康之伴服装有限公司。

公司正式成立还不满一年,它的第一个网络品牌进驻淘宝商城后的月增长率也仍低于石磊的预期,但他却高喊着"康之伴要成为内衣行业里的校长",在他的眼里,爱慕、黛安芬、曼妮芬、古今等业内主流品牌目前所胜任的不过是"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等角色。

难怪会有人笑他"疯狂"!

从造纸到造内衣

很多人都在问我,纸品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来去做内衣?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一直在这么问自己,现在终于慢慢清晰起来了。

每个行业都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饱和期,最后进入衰退期。我16岁出来打工,正好碰上服装用纸在高速成长。我当时想,只要顺着这个大趋势,稍微再努把力,就能成倍地增长。所以,比如人家一般都会要求客户有订货时间、订货量、截款时间,但我是随叫随到,一张纸起送,五星级的服务慢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自己也就越做越大。

但到2006年,我感觉纸品行业开始衰退了,这时候如果不赶紧转行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当时,我观察了几乎所有跟我合作的服装企业,发现国内的内衣行业虽然已经发展了30年,但仍然处在萌芽期和成长期之间,而且每年的增长率在不断上升。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内衣行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年,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不重视内衣,每年最多买两三次,能够承受的价格也很低;到了第二个十年,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了,消费需求也开始分化,年纪大的想要更性感,年纪小的想要更可爱,他们购买的数量和价格也开始上涨,很多商家就按照这些细分的需求去抢占不同的市场;现在,到了第三个十年,80后90后这个新兴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更强,这个行业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现在,国内做得最好的内衣企业,年销售额不过十几二十亿,再过十年十五年,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出现一两个百亿级的内衣企业,这对我来说,是个机会。

我要当"校长"!

我是做纸出身的,对内衣完全不懂行,所以一开始,我就拉着老朋友周保继跟我一起干。他在内衣行业里待了十几年,在黛安芬、曼妮芬、合隆都工作过,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除了内衣什么都不懂"。

2005年,我们先在东莞厚街建了个小工厂,开始给一些国外品牌做代工,后来又搬到虎门。做代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可以先让工厂自给自足起来,二是可以积累设计、生产和质控方面的经验,为以后做品牌打基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一个做塑身内衣的老板,跟他很投缘,就提出想去他的公司打工。他了解了我的情况,也想请我去帮他管团队,我正好过去"偷师学习"了一年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欧洲人和亚洲人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区别。首先,欧洲人的特点是肩宽臀翘腿长、腰节短;而亚洲女性是肩窄臀扁腿短,腰节比较长。在胸型上,欧洲人更多是底盘小上面大,而亚洲人则普遍是底盘大上面小。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市面上一些内衣的款型是直接从欧版内衣抄过来的,并不适合中国女性的体型结构,所以才会导致"动作幅度一大,内衣就移位"或是"钢圈压迫乳房组织,出现勒痕"的情况。

尽管现在,很多人挑内衣还是主要看样子漂不漂亮、聚拢的效果好不好,但我觉得她们应该也很快会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并不是性感的、可爱的、时尚的就是最好的,健康、合身才是最好的。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这种教育工作,这也是我所做的品牌的核心内涵。

我在做产业梳理时,曾经给爱慕、黛安芬、曼妮芬、古今、水中花等牌子都定过位。我觉得,它们更像是"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这类角色,有的业绩不错,有的市场反应快,有的款式花样多。

但我想当的是"校长",我想告诉消费者,什么样的内衣才是适合她们的内衣。如果二十年后,我的女儿、孙女们都能穿上更健康的内衣,或者人们记得在这种观念转变的过程中石磊做过些什么,那我就算是成功了。

我做好了预亏的充分准备

当然,做教育市场的工作,风险很大,搞不好自己就先"阵亡"了,所以我首先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产品。

我让设计团队先设计了三款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跟之前的产品相比,它们的定价不变,但去掉了大部分花边、吊坠,把省下来的成本用到以丝绵、竹纤维的魔杯替代传统的海绵魔杯,以记忆钢圈和胶圈替代普通钢圈上,在颜色和样式上则做到尽可能地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中性素色系。第一批产品的量也只做总量的10%,如果市场反应好,再增加10%,慢慢地把原来的产品替代掉。

如果这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市场布局:在第一个主要走线上渠道的品牌之外,再推出第二个走线下加盟渠道的高端品牌。整个布局的时间为两年,然后再来谈六年大发展、八年上台阶和十年大跨越。

远的不说,起步的这两年,我已经做好了预亏的充分准备,尤其是第一年,3000万元投资花完,同时不赚一分钱,第二年继续投入3000万。我家里人说我不知天高地厚,这么做纯粹是在烧钱,但我认定了这件事有意义,一定会实现,就算我个人实现不了,至少能影响一些人,让他们来和我一起做完。

第三只眼

业内人士点评康之伴:

第二次创业的石磊,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清晰而明确的规划,但同时也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强势的董事长。他所要倡导的"健康"理念,对于目前的内衣市场来说,是种风险极大的尝试,如果无法准确地预估由此带来的库存及资金链上的压力,很可能会为企业发展造成一次大的波动。

对于这类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纵向整合的内衣企业来说,在成长初期,维护好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保证良好的信用记录是最为关键的,这才能为以后研发新品以及进行市场推广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

10个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10个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故事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那你知道关于讲述“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10个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择创业,先看看他们的路

成功人士,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人士中国十大创业人物每一年的评选都让大家看到了创业带给大家的魅力,10个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如果您也想创业,不妨看看他们的创业心得!

1、百度公司CEO——李彦宏

李彦宏的创业之路:创建百度,专注于搜索,这充分说明了李彦宏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嗅觉。经过六年的漫长发展,百度终于迎来了互联网史上的搜索热潮。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随着Google上市后股价的不断攀升,以及搜索在网民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再加上搜索所带来新商业模式,百度成功地在今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夜之间,百度股价涨幅达到354%,创造了纳斯达克新的神话。而李彦宏本人,亦因为百度的.成功上市成为身价亿万的富翁,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英特尔中国总经理——赖一龙

赖一龙的创业之路:作为英特尔中国负责人,与业界伙伴广泛开展合作好像是赖一龙2005年的主题。而借助英特尔的扶持,国内的IT企业,尤其是硬件企业迅速成长,联想到今天更是成为了全球性的电脑厂商。不过,英特尔扶植本土企业,推动电脑普及的战略没有停止。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英特尔更是与黑龙江、湖北、山西、山东四省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电脑普及计划项目。虽然业界对其计划颇有质疑,称水土不服。但赖一龙仍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他的宏伟计划。他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3、联想全球COO——刘军

2004财年起负责集团企划系统与运作系统工作,协助CEO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推进集团运营管理,以及负责集团的采购、商务、物流、质量和生产制造等供应链管理工作。合并IBM后,刘军领衔打造全球的全新供应链系统、区域总部拓展到五个等大规模调整动作。

刘军的创业之路:唐越作为见证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卓越人士之一,成功将互联网与旅游业结合,创造出旅游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并成功融入风险投资,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4、e龙CEO——唐越

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同样是经历了互联网兴衰和泡沫,进入2005年,e龙的旅游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长足发展。在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e龙总收入5940万元 同比增长56%。对于旅游电子商务和e龙公司的未来,唐越充满信心。作为公司董事长兼CEO,唐越曾非常自信的表示,“我创业的公司怎么可能倒闭”。

5、IDG合伙人——周鸿祎

周鸿祎的创业之路:在中国互联网界素以敢说敢为著称。在2004年3月到2005年11月担任雅虎中国区总裁期间,为雅虎中国争取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支持,完成了3721与雅虎中国的整合,“建立一支可以使公司在适当时机从整合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的管理团队”,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并成功创业雅虎搜索中国子品牌“一搜”。2005年11月,周鸿祎任职期满辞职,不久后怀揣6亿人民币现金加入IDG担任基金合伙人,成功实现从职业经理人到风投合伙人的转变。

6、华旗资讯总裁——冯军

谁都未曾料到,当时的装机老板“冯五块”,短短几年内创造了一个响当当的“爱国者”数码品牌。而让“爱国者”成为国际巨人,一直是埋藏在冯军心中的伟大梦想。2005年,华旗爱国者圆满完成‘神六(费俊龙聂海胜)’录音及存储任务。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这次特殊的任务不仅是中国第一次清晰而完整地获得来自太空的“天籁之音”,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民族企业已经拥有国际一流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7、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

2005年中国IT界,风头最劲的人物当属马云,一个非IT出身、又未专门学过管理学的英语教师。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创业者当中,如今依然像马云这样在江湖上兴风作浪的人可谓寥寥无几。马云曾经告诫自己,别把自己当英雄。然而,又会有那么多人不自然地把他当英雄。尤其是阿里巴巴和雅虎的空前并购案更是为其印上了英雄的烙印。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马云完成对电子商务的战略布局,在交易市场、支付机制和搜索技术等领域重点出击,与世界一流企业进行竞争。

8、惠普中国总裁——孙振耀

23年当中,孙振耀在同一家公司经历了18位不同风格的上司,而他也从惠普的一名最普通的工程师,成长为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领域都有缺点和优点,更重要的是你能够看到他的优点,而不是只看缺点,甚至你能够帮助上司发挥优点,尽量避免他的缺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使得孙振耀在惠普的转型当中游刃有余,为惠普中国在全球转型中平稳过渡起着重要作用,惠普在华也已达到全功能完整的布局。

9、大唐移动CEO——唐如安

作为大唐移动的首席执行官,唐如安注定要成为中国3G标准TD-SCDMA坚定不移的推动者,而TD-SCDMA曾经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如今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更是让其有着深刻的体会。2005年,TD-SCDMA终于取得产业进程的大发展。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TD-SCDMA从过去的技术研发到去年通信展全线产品的通过,再到今年已经形成了全面的发展,产业链相对完善和健全,产品也已陆续推出。随着中国3G脚步的日益临近,支持TD-SCDMA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10、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

以学者和企业家的双重眼光,使清华同方成为中国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他把职业经理人的态度和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使清华同方成为诚信、高效的公司。

;

成功人士创业小故事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别人。靠别人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成功人士创业小故事,欢迎阅读。

成功人士创业小故事一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集资2.1万元,在深圳创立了华为公司;次年,任正非出任华为公司总裁。随后28年间,任正非凭借持续创新创业的精神,引领华为不断创造商业奇迹,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如今,华为从一家立足于中国深圳特区的民营企业,稳健成长为年销售规模超过2880亿元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华为的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成为中国杰出的企业家之一,曾两度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他:“任正非是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年逾不惑的创业者

有句话说,“25岁到35岁为创业最佳期,40岁已经相当迟,40岁以后则是例外中的例外。”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人创业时越年轻,也就越有更多尝试的机会、更大的冲劲和实力。相比之下,任正非的成功更像是例外中的例外:创业的时候,他已经43岁了。43岁从零开始,这谈何容易

但是,即使到了这个年岁,任正非依旧保持着年轻人的冲劲和锐气。创办华为公司后不久,任正非即决定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50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正非开始了充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怀着勇往直前的干劲,任正非几乎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及开发进度,开会研究面临的困难,分工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任正非就是用这种精神弥补了当时公司物质极度短缺的劣势,使得大家都为一个美好的明天而齐心协力。10年后,华为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搬到了深圳龙岗坂田华为工业园。华为熬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

“假设”未来的思考者

在过去近30年的发展历程里,华为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前进步伐,创造着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神话,将一个个历史悠久、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对手甩在身后。华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任正非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决定性作用。

正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危机感,默默引领着这个庞大的通讯帝国披荆斩棘。华为内部不时传出任正非“泼冷水”的声音,比如,“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华为的冬天”,甚至要求员工们坚持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作出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等。

“这不是危机意识,这就是假设,假设未来的方向。我们是假设个危机来对比华为,而不是制造一种恐慌危机。”任正非曾幽默地称他在华为最大的权力就是思想权,而思想家的作用就是假设。他进一步阐述了假设之于思想的重要性:“只有有正确的假设,才有正确的思想;只有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方向;只有有正确的方向,才有正确的理论;只有有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战略……”这种忧患意识的假设,让华为员工戒骄戒躁,奋斗不息。

同时,华为做任何事情,都以客户为中心,全力以赴,甚至不顾个人安危——生怕做不好让客户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思想理念正是华为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句广告语无形中为华为的持续高成长做了最好注脚。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通过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华为不仅输出了优质产品、行业标准和先进的管理制度,更输出了思想。事实上,任正非的企业理念在中国企业界乃至其他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任正非说,华为需要一批各方面的统帅人物,需要在管理、研发等领域造就出一批战略家,也需要一批仰望星空、假设未来的思想家。

放眼全球的战略家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当下,互联网以其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沟通、交流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传送、呈现、挖掘和共享,正在颠覆传统经营模式,并对越来越多的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和冲击。互联网思维开始盛行,甚至颠覆、超越以往的工业科学管理模式。

2015年10月,任正非接受了《福布斯》杂志专访,畅谈了对中国创新、“互联网+”、“工业4.0”等热门话题的看法。任正非认为,互联网只是工具,我们的目的是发展实业,解决人们的生存、幸福问题。实业是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中间,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创新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国家要踏踏实实迈过工业化才行。另一方面,云计算正在摧毁基于卖产品和卖服务的传统IT业,包括软件、硬件、网络设备和传统IT服务厂商等。云计算的颠覆性有可能是IT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革命。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挑战,任正非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认识,并吹响了坚定的冲锋号角。“当前4K/2K/4G和企业政府对云服务的需求,使网络及数据中心出现了战略机会。这是我们的重大机会窗,我们要敢于在这个战略机会窗开启的时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扑上去,撕开它,纵深发展,横向扩张。我们的战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台做大、做强。”2016年1月13日,任正非在华为市场工作大会上表示。

任正非以“纵深发展,横向扩张”为核心,分析了华为如何立足主航道,在已发现的战略机会上聚集能量,迅速做大。他提出,终端业务要在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企业业务要抓住成功的部分,先纵向发展,再横向扩张。智慧城市、金融行业的IT正向云架构转型,电力行业转向数字化,政府和企业扩大对云服务的需求,这些都是重要的战略机会。华为要敢于和大数据、云计算的科技巨头博弈,以迎来新的历史转折,实现更好发展。

近年来,华为在运营商业务、终端业务和企业业务三个方面,齐头并进,步入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但是,对于华为来说,最大的变量,也是更具战略性和颠覆性的,还是云计算技术,这关系到华为的立身之本以及未来生死。这一次,任正非再次表现出高涨的创新创业热情,向世界水平高科技发起冲击。

“未来将是一个全联接的世界。”这是任正非领导下的华为孜孜以求的信念。20多年来,华为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ICT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华为坚持聚焦战略,对电信基础网络、云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等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客户需求和前沿技术驱动创新,使公司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引领行业的发展。华为在构建高效整合的数字物流系统,促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和交融等方面一马当先,推动了行业和社会进步。

成功人士创业小故事二

2014年05月18日,快递巨头顺丰速运已正式在全国铺开名为“嘿客”的便利店,首批共518家,从而大举杀入国内火热的O2O市场,这一模式将对国内电商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批开业的顺丰“嘿客”总计518家,除青海、西藏以外,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覆盖。“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

与传统实体店不同的是,顺丰“嘿客”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放置虚拟商品,顾客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选择包罗万象的各类服务,其模式与英国最大的O2O电商Argos十分相似。“嘿客”除试穿试用的样品外,店内不设库存,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预计将对多行业实体店均产生冲击。

商业界激烈残酷、然而日新月异的过招,已经不由得人们不去认识低调的王卫了——顺丰快递的神秘掌门人。王卫创业18年未接受任何采访,但所有的人都在找寻他;他低调不张扬,但却令香港狗仔队卧底数月一睹真容。他不引入战略投资,但却令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用只为求得一个合作机会。

顺丰不打算上市,但众多PE与VC趋之若鹜,50万元只为和它的掌门人王卫共进一顿晚餐。顺丰曾与电子商务保持距离,但王卫却令马云两次相约并称为最佩服的人。顺丰快递,是仅次于EMS的全国第二大快递企业。王卫便是缔造这个“快递王国”的掌门人。在电商与物流矛盾重重的当下,有人说:给你3年30亿元,你也砸不出一个新的.顺丰。

王卫,在外人看来似乎过于神秘。“有一次,国家邮政局领导都递话了,他还是委婉拒绝。”一位行业报主编说。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7年来,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倒是有那么几次刊登了王卫的照片,不过都是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迄今为止,王卫只在媒体上出现过一次。这看似是一桩充满戏剧性的经验。2010年春天,王卫花3.5亿港币购买了香港九龙塘喇沙利道的一块地皮,自建两栋4层楼高的独立屋,附带独立泳池。这桩打破同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引起了香港《壹周刊》记者的注意。

敬业的狗仔队不仅在顺丰深圳总部的写字楼前守候王卫数日,还混进顺丰香港的分部,做了一整天的快递员,终于拍到王卫的照片,文章以《水货佬做到买屋仔,买757飞机》为题发表。现在,互联网上还能够搜索到这篇文章,但是王卫的照片已经找不到了。

寻找王卫的可不只是媒体,投资银行的经理人们也在找他。他们可不只是出于八卦或者好奇心,而是明明白白地嗅到了金钱的味道。早在2004年,FedEx策划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曾经接触过王卫。传闻中,FedEx希望以40亿元~50亿元价格收购顺丰,但被王卫拒绝了。那一年,顺丰的销售额是13亿人民币。

1993年,王卫仅22岁,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上海人起初是在顺德做印染,这时珠三角区域常常会需要香港的货物。看到这一商机的王卫做起了码头捎货的“快递”。机会多了,顺丰就此诞生。

原始资金是王卫向父亲借款的10万元,王卫用这笔钱在香港太子兰街租赁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公司。在市场的需求之下,很快顺丰便以顺德为起点,将自己的触角延伸至广东各地,以合作和代理的方式开始了“快递王国”的蓝图扩张。

在快递行业发展之初,规模的扩张,网点的建设是所有快递公司“占领地盘”的实质。每建一个点,就注册一个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这使得顺丰在几年的时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在这样疯狂的扩张下,到1997年,王卫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

据悉,当时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有70%属于顺丰的业务。香港回归时,海关甚至婉拒了国企中铁前来分一杯羹的请求。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王卫信佛,在他的办公室里面摆有6尊佛像,就连他的企业管理也渗透着佛学理论。但他像一个矛盾的化身一般,在享受着佛学带给他的平静之外,越野车和极限自行车运动DOWNHILL也是他的心头所好。

这样喜欢冒险的性格在其创立顺丰的历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1998年,顺丰在订立下差异化管理目标后,开始强势爆发,但这一不可控性的发展模式为这个成长中的企业带来了致命性的麻烦。王卫曾提到:“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

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的王卫从1999年开始了大力的收权行为。有传言,王卫曾经因此被香港社会追杀。直到现在,如若有人有幸遇上王卫,会发现这个穿戴极其平凡的中年男人身边常常会有4-6个彪形大汉相伴左右。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了企业总部。

恰巧在2003年,为日后顺丰江山奠定地位的契机出现。这一年,“非典”肆虐,王卫将眼光瞄准了因“非典”而陷入低谷的中国航空领域,与扬子江快运航空签订了5架包机的协议,第一个将快递行业带上天空,并完成了全国200多个网点的布局,进入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约20年的发展,直营模式、高端定位以及航空运输,成为了顺丰成功的三驾马车。

直到最近几年,顺丰董事长王卫才在媒体吉光片羽的专访中露出一些端倪,王卫有段最知名的话说:“我信佛,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是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

“所以我认为,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不值得渲染。低调一点对于管理企业也有好处,没有员工认得出你来,你才可以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我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想做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所以,作为企业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市。否则,就会陷入佛语说的‘背心关法,为法所困’,可以说,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

“员工是因,企业是果”

王卫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也在最近成为商业媒体上广传的内容:“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丰的基层管理者是需要承受很多压力的。这也对这个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者,要非常理解公司的价值观和我们所面对的就业群体以及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才能都是天生的,而且,公司在发展,我们也不能等待他们慢慢成长,所以我们必须从公司层面来帮助他们以最快的成长。比如我们正在努力将基层管理岗位的需求更加清晰化,并配套设置相对应的技能培训,然后建包传授给基层管理者,包括教会他们如何驾轻就熟地工作,如何服务好一、二线员工和客户,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我们配套的管理工具,并将这些知识发挥到价值最大化。”

“随着我们对每个管理岗位需求了解的清晰化,一些相对应的认证和课程会出台。到时,只要你具备了晋升的基本条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选择学习相对应的课程,并获得相关的管理资格认证。当你达到了岗位发展所需要的业绩之后,公司将通过绩效面谈,考核你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结合这三方面,并根据内部不记名投票考评来衡量你是否符合你所申请的管理岗位要求。在顺丰,个人的成长是不靠关系的,自己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里。员工是因,企业是果,又有员工们成长了企业才能够成长,而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让最好的员工最快地成长。”

创业之路心得

创业是一条漫漫长路,一条路走到底的人很少,他们的心路历程也因此不同。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创业之路 心得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创业之路心得1:今日感想——创业之路

其实创业中最重要的是2个方面,一是怎么从0走到1,一是做人。

第一:怎么从0走到1,在三年的创业折腾之路对创业者的观察,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是有一颗强烈渴望不平凡的心,这点尤为重要,我不知道这点是来自天生还是后天环境造成,但肯定一点,就点早就了创业者走上这条路的源泉。我看几个年轻人都有学生会的经历,不满足于学生会后开始涉足社会,他们胆子见识上就非常不错,敢于参加社会各种活动,有各种机会就开始,虽然开始之时都极为不靠谱,但是敢于开始是最重要的,谁都是从不靠谱开始的,随着他们的社会经历越来越多,他们开始理解什么是商业,什么是生意,什么是机会,什么是人脉。其次就是可以好好从一个简单的事情开始,要想有所成就,就得从一个点切入,不要太想多太大,挣钱真的没那么容易的,我们从一个客户最为刚性的需求开始,用自己的汗水去换取回报,伟大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很多创业者落地不了,就是不愿意从一个小事开始,拓展的面太多,而自己精力,资源,能力都有限,很难形成一个真正有竞争力和有价值的事情,刘强东也是从卖3C切入杀出来的,马云也是从B2B一个东西杀出来拓展到其他的,千万不要着急,稳定了一个点,其余自然会来的。

第二:做人,中国自古的生意原则是先学会做人,再做事,再做生意,做人在最前面,也是早期创业者最容易犯错的地方,连开始都没有,怎么会有后来的生意呢,其实很简单,除去中石油等垄断外,其余产品很难是独一客户求着你要的,一般都是你先服务好客户,客户感觉好才会买你的单,而本身商品的交易也不仅仅涉及到一个交易本身,还有沟通,服务等,如果你连做人最基本的都不会,假如我是客户,我就懒得跟你打交道了,因为你给我的感觉不舒服,我跟你交流很不舒服,我们也不会长久,最怕就是跟不懂事的人打交道,大家时间都很宝贵,也不敢把钱和任务付托这样的人,所以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做人首要一点,就是不要贪,贪婪自古就是人的弱性,克服贪记住2点,一是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你付出努力了,给别人带来结果了,自然会有合适的回报,二是要站得高看长远,刚刚创业多付出,对钱的心态放平,给自己规划几年积累的时间再想钱。做人其次就是谦卑若愚:把自己位置放低,再放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你比别人在某些方面更加专业,也不要趾高气扬,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懂得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他的职位,背景,薪水,要记住,我们是活在一个集体的世界里面,你的每一个不屑都是一个一个还给你,这个世界上越牛的人做人越低调,我们看到的公众人物特定的形象是为了公司需要,但是他们每个人线下对待员工和客户都一定是谦卑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一切的成就除去自己努力外,最重要的是有身边朋友,客户,员工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啥也不会有,所以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觉是生命的全部,时时刻刻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怎么让别人感觉最舒服,感觉到你的尊重,别人感觉到了你的尊重,真诚才会和你有良好的开始。

简单的说了2点创业开始时要注意的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之路心得2:我的创业之路

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文字确有其博大精深之处,比如“老鼠会”,非法的被称为非法传销,合法的便被叫做品牌直销。当然,除了名字有些许差别之外,如果触及到这两者的本质,也许我们无法从常识的角度去判断差异。当然,不论是非法传销又或者是品牌直销,参与者是否合法的界限也仅仅是行政或者法律法规上的界定,而普通人对于他们的观感似乎也不甚准确。

有人觉得他们着了魔,很可悲,就像是在动物园的围栏外观赏栏中的动物。殊不知,动物也许也带着怜悯的目光看着你。所以我想说的,只是代表着我自己的观点,我不怜悯谁,更不鄙视谁,因为我知道,我给与谁这些,他们也一样返还给我。

上周遇见一位同学,说起创业,感慨不已。随即也就起了创业之心,热络的联系她,想看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岂知她的反应也很热情,不日便安排了说晚上可去考察一个项目。谁知到了目的地一看却是位于浦电路的安利,而考察的内容则是去安利听课。虽然平日里我对这些抱着不屑的态度,但是一来却不过同学的面子,二来也想见识下,什么是真正的“直销”,便耐着性子坐着一张硬板凳苦撑了三个小时。虽然理解不深,但是好歹也看出了些门道,随即将这些感悟与大家分享。也让大家知道,在我的心目中“安利”是个什么东西。

一个比喻:

当晚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比喻,说是他们喜欢将安利的运营模式比作一张纸,说是将一张纸对折,每对折一次这张纸的厚度便是原来的平方。当对折到50次后,其厚度将达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当主讲人将出这个 故事 后,全场热血沸腾,所有人欢呼鼓掌,仿佛一个limit趋向于无穷大的市场、一个财富急速膨胀的明天正在向他们快步走来。

当然,人在极度狂热的时候,对常识的敏感程度也将呈几何级数的下降。他们忽视了一张纸的对折极限是不会超过7次的,不论多大的一张纸在对折7次后,其强大的刚性将会阻碍住第八次的对折。而就在这7次对折中,其面积将会逐次递减,类似于除了7次2。而其增加的长度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数字上。不信找张纸试试。

一个产品:

其实,区分一个营销模式是否是好的,很多时候看产品,如果产品确实不错,那么我不在意从何种 渠道 购得,当然在这一点上安利也并没有让我满意。

当晚主讲人拿出一罐所谓的“吐气如兰口喷”来做一个推销模式的演示,突然我发现台下所有听众除了我以外,无一例外的从包里拿出这个口喷对着嘴里喷。据说除了能让人吐气如兰之外,还能够分解吸烟者吸入的烟焦油,甚至手上划上了圆珠笔液,都能够轻松一喷,自行分解。

立刻,我对一小罐口喷产生了兴趣,便向身边的同学借来一观,发现生产配料上赫然只写了两个字——乙醇。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乙醇”是个什么东西: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好吧,一小罐酒精兑水,可以喷射250~280次,卖28元。我只能说安利太会做生意了。

当然,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我首先联想到的是江苏省全境已经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油的添加剂,乙醇确实具有不俗的功效。同时提醒买了这个东西的开车人士,千万不要把它们遗忘在车里,这玩意在夏天封闭的车厢内遇热膨胀之后,真的会爆炸!~~~~

一种宗教:

有这么一段话:“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看到这里,我总能联想到传教士们慈善和蔼的眼神,以及他们满手沾满的鲜血。同时我也会想到那些未开化的黑人从满脸的好奇、敬仰直到渐渐发现真相后那充斥灵魂的悲愤。

似乎这与安利没有什么关联好吧让我套用这段话:

当我们刚到安利时,我们手里有现金和发财的愿望,老师们嘴里有信念和充足的货源。老师们说:“让我们一起开拓市场吧!于是我们玩命推销安利,甚至在卖不掉时自己花钱买。可当我们完成了指标后,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一堆安利的产品,和发财的信念,而老师们手里有现金和发财的现实……”

好了,我不想再说什么了,你们能看懂,不是吗

什么是本质

什么是直销或者传销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厂商不进行市场的推广,也不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甚至不进行专职销售人员的招聘。而是将客户忽悠成兼职或专职销售人员,为其所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成本。试想一下,我们不需要去拓展各地的经销商渠道,不需要去招聘专职的销售人员,不需要为销售者开工资,加住房公积金、医疗 保险 、失业保险等,甚至不需要为他们的工资缴税,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资金节约呢而在此基础上,为销售业绩达标的非公司职员提供相对高的提成也就是九牛一毛的事了。当然,我们所应注意的是,销售业绩达标!更多人所谓的提成只是他们买货自用的折扣而已。

而每次都重复的提成奖励制度以及优秀业绩者的现身说法,更多时候像一个饼,画出来的饼。你懂的,拿着画出的饼你还是会饿。

人性的泯灭,自我意识的丧失

当然,作为非公司招聘的销售人员,其工作的积极性其实很难把控。若是较脆弱的销售人员,在遭遇到销售挫折时丧失信心,可能会带走一大片人的信心。

所以,磨灭其自我意识此时显得十分重要,除了诱之以利,许以丰厚的回报和诱人的福利之外。更多时候需要对他们进行催眠,进行把控。所以,每周都会有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反复不间断地灌输安利的 文化 、赚钱是如此容易等信息。结束之后还会小组讨论,交流心得。使得所有人都坚定,做安利,能发财!不发财的都是傻逼!~~~~

而在所有人都被催眠并坚信能够成功之后,我惊恐的发现,人已经不再被他们称之为人,而由“市场”取代之。或者这本身就是已被修饰过的词汇,叫“提款机”更为确切。他们坚信他们的成功是不断的将陌生人变为“市场”所取得的。

而你知道,并不是人人都有成为一个优秀销售的潜质或能力的。我的一个好友曾是跨国公司的销售经理,他曾告诉我:“销售是市场上最不缺的工作,而好的销售则永远最缺乏!”所以,不要听两堂课就觉得自己已经能够顺利的将乙醇当液体口香糖来卖了。

尾声

当我回家后告诉我妈今天我去听了安利的课程之后,我妈惊恐万状。她对我说:“你小子也要去做这个”我们家买的还没用完呢!”

我愕然以视之:“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不知道!”

老娘说:“就是我的小姐妹,几年前也被忽悠去做这个了,看她做的可怜兮兮的,就帮她买了两瓶擦地板的水。”

我说:“那这个大娘现在还在做吗”

老娘说:“早不干了,现在小日子过的可好了,再也不用一整天都愁眉苦脸的了!”

我说:“哦,那还好,以后别买那些垃圾哈!”

说完我突然想起了刚走进会场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伙子,对着我发出了久别重逢似的微笑。

我不禁打了个冷战,捂住了钱包。自言自语到:“哎,突然觉得好冷,可能是台风要来了吧……”

创业之路心得3:夜深的感触—走进创业之路

刚刚上完天合联盟35期种子培训班,听了各位讲师的精彩演讲和各位家人的分享,突然有感而发想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经力和感悟。

想想自己当初 毕业 的时候,满腔热血去寻找自己的梦想,曾经一度的认为只要自己真心的付出了,只要自己拼命的努力了,没有自己完不了的梦想。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听同学们说做销售最赚钱,所以毕业之时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从事销售,我第一份工作是做保险,其实我知道保险这一行业在中国很多人眼里是很看不起的工作,但我想只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我相信会赢得别人的赞同,开始的时候或许自己是新人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过了两个月公司就给我们施加压力,没有办法为了业绩只能把产品介绍给亲戚好友,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有时候都会看着他们那种不屑的眼神,知道有一天我爸妈知道了我做保险的事,给我骂了一顿,其实我能理解他们对我的不理解,我也没有去抱怨,最后在爸妈的说服下我放弃了保险这个工作。

后来我又从事了房地产销售,由于没有 经验 ,只能从电话销售,大街上发传单做起,在炎热的夏季,每天的工作要么就是打300个陌生电话,要么就是去大街上去拉人(所谓的拉人就是见到陌生人跟他们介绍房子,然后带到售楼部看房子),每天都会有任务量,完不成就会扣工资,不管严冬还是炎夏,我每天依旧如此的奔波,其实吃这些苦都无所谓,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的。

90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充满激情,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90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一)郑州两在校大学生合伙创业 年销售额超500万

有的学生, 毕业 了还没找到工作;有的学生,没毕业就已经当了“老板”。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有两位大三学生在家乡经营家庭农场,发展苗木经济,创业一年多,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创业者聂威振

创业者王硕

首次创业

刚进大学校门 这俩人就琢磨着创业

郑州大学这两位创业的大学生,一位名叫王硕,另一位名叫聂威振。

“我们俩是睡在上下铺的好兄弟。”王硕说,从进大学校门开始,他俩关系就很铁。

王硕家是做生意的,可能是受到家人熏陶,他很有经济头脑。入学不到一个月,他和聂威振就合伙在校园里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他们选择在学校卖化妆品。“有亲戚做化妆品代理,我可以从她那里拿货,自己在学校销售。”王硕说。

当时,全校一共有约40栋宿舍楼,王硕和聂威振雇了40多人做销售。“起初经营状况不错,每天能赚两三百块钱,心里特别高兴。”王硕说。

但由于他们经营的都是低价化妆品,供货 渠道 减少,加上学校商店化妆品专柜的竞争,他们的销售量逐渐下滑,两人最终选择放弃。

二次创业

进军苗木 种植 行业 首笔订单10多万元

对第一次创业的失败,王硕和聂威振归结为对化妆品行业不了解,没搞清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第二次创业,两人选择了他们相对熟悉的领域——苗木种植。“家里也有人搞苗木种植,对这个行业还算比较了解。”王硕说。

2013年初,两人通过银行贷款10万元,承包了100多亩土地,雇人种植树苗。两人主要通过网络寻找求购树苗的信息,推销树苗。刚开始,一天打出去400多个电话,订购者却寥寥无几。去年10月,他们终于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河北沧州一个客户定购1400棵树苗。

得知消息后,两人立刻赶往周口,组织员工给客户挖树苗。白天陪同客户选树苗,晚上组织工人把树苗装车,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树苗才全部装车运输完毕。这笔生意,让他们收入10多万元。此后,两人种植的苗木逐渐打开销路,收入也逐渐增加。

创业升级

扩大种植规模 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

如今,王硕和聂威振已是学院的名人。他们经营的家庭农场位于周口太康县,主要种植楸树、紫叶李、嫁接金叶榆等苗木品种。

上个月,王硕和聂威振拿到了营业执照,正式成立了公司。接下来,他们打算扩大种植面积,采取“公司+农户+销售”的经营模式,研发新品种,养殖家禽,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

目前,他们的家庭农场拥有20名固定员工,700亩土地,销售额500多万元,并间接带动了近50名农村青壮年就业。

王硕说,一年多来,纯利润有40多万元。由于正在创业中,他们的银行贷款目前还没还完。

“创业肯定会影响学习,不过,我在学校有办公室有电脑,有事可随时沟通,农场也有专人照看。”王硕说,落下的课程会主动找同学帮忙补。

对于创业,王硕说,家人开始并不支持,但自从做成第一笔生意,家人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了。

(二)90后美女大三创业做APP推广 1年挣30多万

尚晓英,90后农村女孩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

经历

高三暑假打工挣学费,大一继续打工挣生活费,假期做校园工代理挣得第一桶金,去年3月开始创业做APP推广……

成果

核心成员10人,一年净利润30多万。带领的创业团队几乎覆盖郑州所有高校,分支已延展至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等省。

梦想

将业务扩展到湖北、湖南等华中地区。

从农村到大学,第一年学费是打工赚的

尚晓英,一个从国家级贫困县——洛阳汝阳县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儿。1994年出生的她与同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她读高一的时候,父亲在煤矿矿井因公受伤,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

2013年,尚晓英和姐姐同时考上大学,尚晓英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录取,姐姐考到了郑州航院。为减轻家庭负担,高考完第二天,姐妹俩就到一冰棍儿厂打工,苦干3个月,赚够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那一年,她17岁。

“上大学了,继续打工挣钱,没想过创业。”在学校,尚晓英是班里的团支书,兼职挣生活费并未给她的学业带去负面影响。活泼开朗的她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加入了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

“因为组织和参加活动,接触了很多校内外的同学,因为做志愿者,积累了很多人脉。”尚晓英说,进入大学后的经历,为她创业奠定了基础,“没有成功失败之分吧,对我来说,任何经历都是宝贵的。”

由打工者到校园代理,挣得第一桶金

大一寒假,尚晓英通过假期工校园兼职代理的介绍,到昆山一家电子厂打工,这次打工经历让她收获很多。大一暑假,头脑灵活的她已经成了假期工校园代理。

“处处留心总没错。”尚晓英自己做过假期工,了解其中的各个流程,用她的话说,因为自己“多操了那么一点儿心”,就从打工者变成了代理,带着同学出去打工。通过与专业劳务公司联络,尚晓英获取了不少可靠的劳务信息。大一暑假和大二寒假,她招募了100多名学生,带他们到昆山、福建的电子厂打工,挣了9万元。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成了之后创业的启动资金。

除了招募假期工,尚晓英还自己找商家谈兼职,介绍同学去。“其实就是中介吧,这些兼职机会,有的是朋友介绍的,有的是自己跑去谈的,也跟一些兼职平台合作。如果合适,就跟他们签协议。”除了做劳务中介,她还做过旅游、服装租赁等业务,认识了很多商家,积累不少资源。

“创业之前,我做过很多行业的工作,创业初期的合作客户是之前资源的沉淀。”尚晓英说。

业绩不俗,一年就挣了30多万元

去年3月18日,尚晓英和男友注册了公司开始创业。“最初的业务就是整合之前涉足的一系列工作。为大学生做好服务,是我们的初衷。”

去年3月底,尚晓英的团队接到了一份英语课程软件推广工作,通过这次合作,又接触到了郑州另外两家做金融类和服务类软件的公司他们做软件推广。

怎么调动各高校的学生资源尚晓英有曾经做社团工作的 经验 ,决定联合各高校社团合作。“很多高校社团的经费都比较紧张,我就与他们联合做推广,给他们提供赞助。这也为我们将来在各个高校设立代理点奠定了基础。”

成功完成几个案例后,尚晓英决定把创业团队的主要业务放在地推上。一年过去了,尚晓英带领的创业团队获得了30多万元的净利润。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她和男友两人发展到10人。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省内蔓延到了省外。“省内覆盖郑州、洛阳等10大重点城市。郑州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我们的直属代理。一个校园经理带领的核心团队有四五个人吧。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份已经入驻团队,现在正筹备在西安建立分公司。”

目标,希望学生、白领都能做推广

“针对不同产品设计不同的方案。”尚晓英说,他们签订一个推广任务协议后,会收集相关信息,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对产品进行定位,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 策划方案 。推广过程中,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

在为一家服务类软件做推广时,尚晓英想起之前参与过活动的一家可乐公司也要做促销,她就把两个商家对接起来。“推广了软件,也带动了可乐销售,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尚晓英说,一年下来,公司成长了,还帮助了很多在校生自力更生。“每个高校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上都不用再给家人伸手要钱了。”

说起今后的打算,尚晓英说,主要是健全公司制度,搭建好平台,做自己的产品。“正在筹划客户端,预计6月份上线。做一个整合地推资源的平台,招募地推团队入驻,给地推行业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

尚晓英说,地推业务做多了,感觉这个行业比较乱,商家推广产品,找不到合适的地推团队,做地推的人员找不到靠谱的商家。未来,她想要做一个全民推广的策略,线上提交任务,线下进行地推。无论是学生还是白领,在学习工作之外,随时可以寻找自己合适的任务,“最终的理想是,人人都可以在线上领取任务,做推广。”

(三)90后女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 年营业额达百万

大学生创业手法各种各样,从不起眼的服装租赁业起家的似乎还不多。2014年刚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彭丽,却在这个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她在大一时就在校内创业尝试二手服装的租赁生意,迄今市场已经覆盖了南京几乎所有的高校,年营业额有望在今年突破百万元。而接下来,她还将向演出活动等 文化 服务行业进军,在这个1993年出生的女孩的骨子里,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基因。

“被迫”创业

因大一时家里条件不好

说起彭丽,大部分人肯定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在南京当前的很多高校里,大量的演出活动却都要依赖她公司提供的服装道具产品来进行。这个外形瘦小、一脸朴实的女孩,当前竟然是“垄断”了南京大部分高校服装租赁生意市场的“”级人物,实在让人是不敢相信。

1993年出生的彭丽是徐州人,之前是南京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她的 创业之路 始于大一时,而她创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家里条件不好,“缺钱”。

彭丽透露,她来自徐州农村,家中姐妹三人都要上学,条件非常艰苦。“我初中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却因为家里没钱上不了。”和姐姐一样,彭丽很早就做好了自己赚钱读书的心理准备。

大一时彭丽开始创业,当时觉得学校里的服装租赁生意有市场,她便开始尝试,但是,买服装需要钱而她没有,她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外面租来服装再转租给客户使用。就这样,生意在不温不火中持续了几个月,彭丽没有赚到什么钱,却积累了不少经验。

大二时,彭丽的创业道路迎来了转机,当时学校举办了一场创业大赛,希望从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创业扶持,而彭丽和一名同学结伴一道成功入围了大赛,获得了学校免费提供的创业场地支持,她的创业之路这才真正走上了正轨。

承办学校校庆公司

品牌一夜之间打响

成功入围学校创业大赛的彭丽在校内的创业街内,获得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店面,她的店正式开起来了,但这时候与她一起参赛的那名同学却选择了退出,彭丽成了“孤军作战”。

聊起前期的创业之路,彭丽坦言最大的感受就是苦,那时候她身边没有团队,进货、盘货、点货、分码、打包,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干,在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糟糟的服装堆里,她经常一忙就是一天。此外,新店铺的打扫、简单装修,乃至贴墙纸、换灯泡也都是她一个人做,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彭丽说,当时为了凑钱买服装她经常把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也投进去,钱变成服装以后她吃饭却成了问题,“遇到没有钱没吃饭的时候,就把饭省了。”最艰难的时候,彭丽一天只吃了一顿饭。

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服装,这成了阻碍她的生意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就在大三期间,一场意外遭遇改变了她的命运,这就是南信院2013年举行的60周年庆。

当时南信院的领导大胆决定,要把这次活动的所有演出道具,交给彭丽简陋到近乎寒碜的公司来做。“那场活动太大了,各种服装道具加起来有300多件,而我们当时的服装很少,2/3的服装都是从外面租来的。”

虽然学校为了照顾彭丽的公司发展才与她合作,但是导演组是外聘的,对服装道具的要求依然很高,为演出准备的服装一次次被要求重新更换。这么折腾了一大圈下来,其实彭丽反而赔了钱。

但即便如此,彭丽的公司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次活动之后,我们的业务量大增,品牌一夜打响了,很多客户一听说南信院的60周年庆是我们做的,马上对我们刮目相看。”

服装租赁业务

几乎覆盖南京所有高校

自承办了学校的周年庆活动之后,彭丽的公司业务量突然井喷,很快她的公司规模扩大了,不仅招募了一批团队成员辅佐自己,还在仙林地区的其他高校陆续开了分公司。公司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她公司仓库里的服装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件,独立支撑一场大型演出游刃有余。

顺理成章的,彭丽公司的市场也在逐步扩张,从早期的专注南信院业务到后来的覆盖整个仙林地区,再到现在已经可以辐射南京的所有高校了。几乎在当前南京的每家高校,她的公司都有服务点。

“其实服装租赁这个行业的发展道路是很容易就可以被别人复制的,为什么我们的事业发展得这么好”彭丽说她时常这么问自己,而她 总结 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有一个人才齐备的团队,“我们不仅有大量的服装,现在还有专业的懂化妆的团队,我们的几名员工现在都在考化妆证书;此外,我们还有懂演出的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彭丽说第二个原因是,她手里的各种资源丰富,除了服装还有模特和杂技等演出资源。可以说,基本上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业务,她都能最快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就必然会将市场培育得越来越大。

彭丽透露,服装租赁市场也有淡旺季之分,通常一年的旺季主要有三个,分别是4月份开始的高校毕业季,以及9月份的开学迎新季,再就是12月份之后的年会季。对于她来说,当前每个时间节点的市场规模平均下来都可以达到20万元左右。

涉足文化服务行业

希望公司多元发展

当前彭丽的公司,早已经不是昔日单纯做二手服装租赁生意的小公司了,在经营服装租赁生意的同时,彭丽近期也开始尝试做一些文化创意和演出方面的业务,希望推动公司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具体来说,彭丽的公司当前除了做服装租赁,还涉足了舞台灯光、文化衫定制、特色服装定制、 广告 制作、展会承办等各种领域。她们近期刚做了几场大活动,其中就包括帮腾讯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天喔蜂蜜等知名企业品牌,策划并组织线下的推广活动等等。

“未来二手服装租赁这一块肯定还会做,但是可能不会是重点方向了,我更希望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探索高端发展路线,比如说找专业的设计师来为客户量身定制更有专业水准的演出服。”彭丽说。

而与此同时,她也十分看好文化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她们最近刚和一家大公司洽谈为这家公司进行品牌包装推广活动,彭丽透露,如果这个项目确定长期合作的话,一年创收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应该都不在话下。

保守的彭丽略微预估了一下公司今年的营业额,说有100万,而她给自己明年定下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500万。不过彭丽也坦言,把事业做得大一些固然是心中的渴望,不过很多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2.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

3. 有关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3篇

4.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5. 90后市场创业成功的例子案例

成功创业人物访谈范文参考

创业本身就是从苦涩中创造生活的经历,但还是有人义无反顾走向 创业之路 。学习这些创业人物,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创业人物访谈 范文 ,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人物访谈范文一

一道龙虾月入50万!“陈小虾”炼成记

在四川、重庆等其他西南地区,老百姓都有在夏天喝夜啤酒吃江湖菜的习惯,而小龙虾则是当地人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吃小龙虾的旺季是在每年七、八、九三个月,陈竹旺和李沅埙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把“校草陈小虾”的名号打出去就看这三个月的了。

2014年4月,“校草陈小虾”在绵阳涪城区正式开业了。

开业没多久陈竹旺就带着他部分团队去了成都、南京、武汉等一些做小龙虾好的地方去考察,不断调试陈小虾的口味。品类也由开业最初的7道菜变为了现在的15道菜,不仅增添了新口味还加入了新菜品。

“对于做餐饮的老板来说,除了产品自身的口味,食品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李沅埙告诉我们,他们店铺里的虾子都是由陈竹旺亲自到市场上去挑选,下锅之前还要清洗三遍。“洗虾子的过程,只要消费者愿意都是可以看到的,对于食品安全这一块我们十分重视。”

这些宣传推广活动对于陈小虾品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李沅埙告诉我们这应该和他们工作经历相关,“陈竹旺以前是做活动策划执行的,脑子很活泛,我是当兵的,所以执行力很强。”这样默契十足的配合对于才开始创业的一对年轻人实属不易。

小龙虾的旺季如期而至,而对于陈竹旺和李沅埙来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两兄弟起早贪黑的去市场挑选虾子,买菜,和掌勺师傅一起研究新菜品,培训团队,学习管理,李沅埙甚至开始学习做小龙虾,“不懂不怕,但干了就要钻进去,餐饮要求就是精细,我知道我们能做的更好。”

开业的第一个月,营业额达到了40万元,这让他们兄弟二人十分振奋,在龙虾旺季的三个月里,“校草陈小虾”的营业额更是达到了平均每个月50万的销售额。

一切都太顺利了,顺利的让他们相信创业的艰辛都只存在 故事 里,2014年9月他们决定开分店!分歧和意见都没能阻止校草陈小虾分店的开张,分店也顺利开张。但好运却不再相伴他们左右。

冬天是吃虾的淡季,生意想要像之前那样是不可能,但是总要想个办法过冬吧。“大多数做龙虾的都会选择在冬天关门,但是我们不关门!我们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李沅埙告诉我们2014年的冬天他们选择了冷锅串串带着他们的陈小虾一起过冬。

“虽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但也不差。”2014年的冬天,校草陈小虾的两家店铺就这么走过来了,新店开张后分流了客流量很多客人都去了新店,后来老店生意也不好了,新店生意也一般在今年6月份,他们决定关掉分店!李沅埙说,分店虽然没给他们带来收益,却给他们的创业之路上了生动的一课。急功近利怕是创业起始的大忌,始终保持谦卑谨慎的态度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至关重要,要想做好产品,做好品牌,稳扎稳打才是第一步。

如今的陈小虾无论是在菜品质量,味道量化上已经较为完善, 下一步即将是实现战略扩张,陈小虾团队同时也希望更多热爱餐饮行业的人加入进来,全国连锁的路上将不在孤单。

创业人物访谈范文二

大学生办外卖APP日收入万元

在厦门理工学院近日举办的“第五届梦想工厂校际创业大赛”上,刚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毕业 的黄陈樟创办的“食指街”外卖网站以其突出的业绩,引起了评委们的浓厚兴趣。

据介绍,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0人,占周边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6左右。黄陈樟说:“想到大学校园里每6个人就有一个是自己的用户,内心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目前,“食指街”外卖网站日营业额上万元,进驻商家68家。黄陈樟告诉记者,“食指街”的盈利方式主要通过合作商家返点。由于雇佣了在校大学生当配送员,基本能保证送餐到门口,所以很受大学生欢迎。为了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下单,他们还推出了“食指街”手机客户端。“有了APP,同学们在即将下课时可用手机下单,不用再等到回宿舍用电脑操作了”。

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黄陈樟就尝试着创业。深谙大学宅 文化 的他在宿舍囤积了一批适合当夜宵的零食,每当门禁后,他就忙了起来。上楼下楼,他亲自把夜宵送到有需求的同学宿舍。后来,他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楼栋,销售商品的类别也多了起来。当时他的订单都是通过淘宝下单或者电话订购。

2013年年初,黄陈樟在网上看见一个高中同学在秀自己创建的网站,他随即请这个同学帮忙设计了“食指街”外卖网。有了自己的网站,黄陈樟开始寻找入驻的商家。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费配送,并且保证当天结算清楚。

他招了3个高校的10多名贫困生做配送员,以便能直接把食物送到宿舍门口。和其他外卖网仅发“计件工资”不同的是,他给每个配送员至少5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送餐量不够的话就可能亏本”。

在这个拥有4万人左右的“大学城”,外卖网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当别的外卖网放弃时,黄陈樟立即出资将其收购过来,把用户过渡到自己的网站上。

去年11月,嗅到手机客户端的新商机,黄陈樟又一次性花了10万元,请人做了一款基于IOS和Android的手机客户端。这让他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这条路走不远”。

黄陈樟通过身边的朋友,辗转找到国内某知名数字地图提供商的技术团队。他以部分股份相送,对方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来维护“食指街”外卖网。如今,“食指街”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共有13人,其中6人负责运营、7人负责技术。

黄陈樟的 创业故事 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他不断接到来自各方的电话,“有希望入股的,也有希望合作的”。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其实 食指街 外卖网本身并不太盈利。前期的盈利随即就投入到下一步计划。目前团队也就维持着保本的状态。”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心中有数:“明年3月我们将推出全 新的网站和手机APP,同时将推广到其他大学城。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创业人物访谈范文相关内容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紫薯百科关于会展行业人物创业之路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