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分时间2024年具体时间;高考查分时
{在每年的六月,随着高考的结束,无数考生与家庭都怀揣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迎接着高考查...
蹄御考试网将带大家认识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2017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组织病理学》应试题及答案
应试题二: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未经治疗的牙髓炎最常见的转归是
A.牙髓萎缩
B.牙髓纤维变性
C.牙髓坏死
D.牙能钙化
E.牙内吸收
正确答案:C
2.限制板是指
A.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呈环状透明带
B.位于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之间的牙本质
C.由许多钙质小球组成
D.与牙本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
E.牙本质小管内壁一层薄的有机膜
正确答案:E
3.牙髓内的神经大多是
A.有髓神经,传导痛觉
B.无髓神经,传导痛觉
C.有髓神经,传导温度觉
D.无髓神经,传导温度觉
E.有髓神经,传导压力觉
正确答案:A
4.下列涎腺疾病中有自愈倾向的是
A.舍格伦综合征
B.坏死性涎腺化生
C.慢性涎腺炎
D.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E.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正确答案:B
5.在上皮细胞中,棘细胞的胞浆常伸出许多小的突起与相邻的细胞相连,这个小的突起称
A.桥粒
B.半桥粒
C.细胞间桥
D.树突状突起
E.突触样突起
正确答案:C
6.牙源性钙化上皮瘤肿瘤组织内常见的特征性嗜酸性均质性物质是
A.S-100蛋白
B.上皮角化物质
C.黏液物质
D.淀粉样物质
E.坏死的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D
7.关于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病理表现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癌细胞小,核深染,胞浆少
B.癌细胞拥挤成分叶状片块或条索
C.小叶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D.核分裂少
E.间质内可见玻璃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D
8.侧舌隆突快速生长并在中线联合约在
A.胚胎第4周
B.胚胎第5周
C.胚胎第6周
D.胚胎第7周
E.胚胎第8周
正确答案:C
9.早期艾滋病(ADIS)病人卡波西肉瘤的发生率是
A.10%
B.20%
C.25%
D.30%
E.35%
正确答案:B
10.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牙釉质龋透明层的磷灰石晶体直径在
A.15~20nm
B.25~30nm
C.35~40nm
D.45~50nm
E.55~60nm
正确答案:B
11.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增龄性改变而形成的牙本质称为
A.原发性牙本质
B.前期牙本质
C.继发性牙本质
D.修复性牙本质
E.前期牙本质
正确答案:C
12.下述哪项不是固有牙槽骨的特点
A.一层多孔的骨板
B.很薄,有骨小梁结构
C.X线片显示为围绕牙周膜外侧的一条白色的阻射线
D.组织学上由粗大纤维的编织骨构成,其中包埋大量的穿通纤维
E.牙周膜有炎症时,固有牙槽骨首先消失
正确答案:B
13.下述哪项不是结合上皮的特征
A.无角化
B.钉突较短
C.胞浆中张力细丝较少
D.细胞间的桥粒较少
E.在龈沟底部约10层细胞
正确答案:B
14.下列哪项不是成釉细胞瘤的来源
A.成釉器
B.咽囊上皮剩余
C.Malassez上皮剩余
D.Serres上皮剩余
E.缩余釉上皮
正确答案:B
15.牙根表面覆盖牙骨质最薄处是
A.根尖
B.磨牙根分叉处
C.牙颈部
D.根长1/2处
E.根尖1/3处
正确答案:C
16.关于根尖周炎特点哪项是正确的
A.根尖周有丰富的血管网和侧支循环,炎症时易于清除炎性产物
B.根尖周没有牙本质包绕,所以急性炎症时疼痛不明显
C.牙周膜内有本体感受神经末梢,但由于受炎症的影响不易定位患牙
D.根尖周组织的淋巴循环比较单一,炎症时可引起固定的淋巴结肿大
E.B+D
正确答案:A
17.牙本质中无机盐的含量约为重量的
A.70%
B.50%
C.90%
D.96%
E.69%
正确答案:A
18.结合上皮在牙面的附着方式为
A.半桥粒
B.缝隙连接
C.紧密连接
D.中间连接
E.桥粒
正确答案:A
19.关于咀嚼黏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皮钉突多而长
B.固有层较薄
C.有角化层
D.上皮有角化
E.胶原纤维束粗大且排列紧密
正确答案:B
20.与前腭突的发生无密切关系的是
A.鼻板
B.鼻凹
C.侧鼻突
D.上颌突
E.下颌突
正确答案:E
21.关于黏液囊肿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常发生于下唇黏膜
B.根据囊肿位于组织内的深度分为浅在性和深在性黏液囊肿
C.大小不等
D.浅在性为淡蓝色,深在性者与口腔黏膜颜色一致
E.深在性黏液囊肿更易复发
正确答案:E
22.关于氟斑牙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见于上前牙
B.牙面上有白垩色斑点或黄褐色斑点
C.重症者牙釉质缺损,牙面粗糙不平
D.镜下见牙釉质表层多孔状
E.釉柱间区有时可发育良好
正确答案:E
23.不属于根尖周炎感染细菌范畴的是
A.类杆菌
B.变形链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梭杆菌
E.放线菌
正确答案:B
24.腮腺分泌液的pH波动范围是
A.6.0~7.4
B.6.4~7.4
C.6.7~7.4
D.6.0~7.8
E.6.7~7.8
正确答案:D
25.釉质新生线可见于
A.恒尖牙
B.恒切牙
C.前磨牙
D.第一恒磨牙
E.第二恒磨牙
正确答案:D
26.同一次的四环素剂量在牙本质内的沉积比在牙釉质内沉积高出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少许
正确答案:C
27.关于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哪项是正确的
A.增厚的角化层中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
B.形成均匀性嗜酸性染色的角化物
C.增厚的角化层中细胞核未分解消失
D.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E.均是
正确答案:C
28.关于浆液细胞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
B.高尔基复合体显著
C.含有大量黏原颗粒
D.相邻细胞间可见连接复合体
E.细胞顶端游离面上有微绒毛
正确答案:C
29.关于绞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弯曲,称绞釉
B.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2弯曲,称绞釉
C.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2/3弯曲,称绞釉
D.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1/3弯曲,称绞釉
E.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2/3弯曲,称绞釉
正确答案:E
30.在腭突的融合处和缝隙中形成的发育性囊肿来源于
A.残留的上皮组织
B.残留的结缔组织
C.残留的骨组织
D.残留的神经组织
E.残留的脂肪组织
正确答案:A
31.咽侧被覆外胚层的是第几对鳃弓
A.第1对
B.第2对
C.第3对
D.第4对
E.第5对
正确答案:A
32.牙瘤属于
A.良性肿瘤
B.发育异常
C.囊肿
D.错构瘤
E.恶性肿瘤
正确答案:A
33.良性黏膜类天疱疮一般不侵犯
A.舌
B.牙龈
C.口唇
D.颊
E.腭
正确答案:C
34.关于口腔白斑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发生在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B.是一个包含组织学含义的病名
C.其患病率为10.47%
D.A+C
E.A+B+C
正确答案:D
35.两侧球状突在中线处联合形成
A.上唇
B.鼻翼
C.人中
D.鼻泪管
E.上颌骨
正确答案:C
36.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主要区别在于
A.常见于30~49岁
B.下颌比上颌多见
C.X线片上表现为单囊或多囊
D.囊液为黄色或黄褐色
E.生长缓慢,沿骨小梁浸润性生长,易复发
正确答案:E
37.在舌的发育中,形成联合突的主要是
A.第一鳃弓
B.第二鳃弓
C.第三鳃弓
D.第四鳃弓
E.第五鳃弓
正确答案:C
38.含牙囊肿衬里上皮
A.过度正角化
B.不全角化
C.无角化
D.正常角化
E.错角化
正确答案:C
39.良性黏膜类天疱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原是
A.细胞膜脂质
B.细胞核
C.基底膜半桥粒蛋白
D.线粒体膜
E.细胞内胶原蛋白
正确答案:C
40.关于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特征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发生于口内小涎腺,好发部位为腭部
B.病理学特征为细胞学上的一致性和组织学上的多样性
C.肿瘤间质常呈玻璃样变或黏液透明样变
D.转移率高达20%
E.与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区别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胞浆嗜酸性
正确答案:D
41.下述哪种变化不会出现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时
A.角质栓形成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基底膜模糊
D.血管内玻璃样栓塞
E.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
正确答案:E
42.关于颌下腺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为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
B.新月形浆液细胞比较大而少
C.闰管比腮腺短,难以辨认
D.分泌管比腮腺长
E.在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的淋巴组织
正确答案:B
43.下列哪种组织由外胚层上皮发育而来
A.釉质
B.牙骨质
C.牙周膜
D.牙槽骨
E.都不是
正确答案:A
44.肉芽肿性唇炎的病因是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与结节病有关
C.与梅-罗综合征有关
D.病因不明
E.均是
正确答案:D
45.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釉牙本质界是
A.一条直线分隔釉质和牙本质
B.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
C.一条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D.若干短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E.若干短弧线凹面向釉质
正确答案:E
46.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易发生在龋洞内有大穿髓孔的
A.乳尖牙
B.乳切牙
C.恒尖牙
D.恒切牙
E.乳磨牙
正确答案:E
47.关于混合性牙瘤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
B.以前磨牙和磨牙区多见
C.X线片示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中可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质
D.镜下见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排列如同正常牙
E.肿瘤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正确答案:D
48.牙釉质龋病损分层中除病损体部外,其他各层并不一定在每个病损中都同时出现,其中表层的出现率是
A.50%
B.60%
C.70%
D.80%
E.90%
正确答案:E
49.慢性颌骨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的病理改变哪项是正确的
A.骨膜下密质骨表面有许多反应性新骨形成
B.骨小梁周围有许多类骨质和成骨细胞
C.新生骨小梁之间为纤维结缔组织
D.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E.均是
正确答案:E
50.关于鳞状细胞癌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特征是角蛋白形成和细胞间桥出现
B.因口腔黏膜与颌骨邻近,因此口腔癌易侵犯颌骨
C.当侵犯下颌管时,可出现神经症状
D.按分级法,低度分化或未分化者属低度恶性
E.基底膜不完整或完全缺失
正确答案:D
51.上皮内个别细胞发生紊乱改变时称为
A.上皮异常增生
B.细胞非典型性
C.棘层松解
D.棘层增生
E.上皮错角化
正确答案:B
52.关于根尖周炎免疫病理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仅有细胞免疫参与
B.仅有体液免疫参与
C.仅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D.仅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
E.既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同时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
正确答案:E
53.球状上颌囊肿X线特征性表现是
A.不易发现,有时可见上颌骨表面的浅表性骨吸收
B.可见边界清楚的X线透光区,伴有未萌出牙的牙冠
C.呈边界清楚的倒置的梨形放射透光区
D.单囊或多囊型放射透光区,囊腔边缘平滑或呈扇形
E.呈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放射透光区,有硬化边缘,位于牙根侧方
正确答案:C
54.在下列牙周炎各期中出现破骨细胞活跃的是
A.始发期
B.早期病变
C.病损确立期
D.进展期
E.C+B
正确答案:D
55.下列哪项肯定不是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表现
A.肿瘤由多边形细胞组成
B.基底细胞出现极性倒置
C.上皮细胞排列呈片状或岛状
D.癌细胞边界较清晰,胞浆微嗜酸性
E.核多形性明显,但核分裂少见
正确答案:C
56.与青少年牙周炎发病相关的致病菌主要是
A.梭形杆菌
B.变形链球菌
C.奋森螺旋体
D.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E.牙龈卟啉菌
正确答案:D
57.在牙釉质龋病损中包含脱矿与再矿化交替进行过程的是
A.透明层
B.病损体部
C.表层
D.暗层
E.正常牙釉质
正确答案:D
58.牙髓组织由外向内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
B.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无细胞层
C.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
D.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
E.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
正确答案:D
59.关于牙本质理化特性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硬度比牙釉质低,比骨组织高
B.所含无机物占重量的80%
C.具有一定的弹性,是牙釉质良好的缓冲环境
D.组织结构具有多孔性,因而有良好的渗透能力
E.有机物中胶原蛋白约占18%
正确答案:B
60.涎腺造影主导管呈腊肠状扩张的疾病是
A性涎腺炎
B.慢性涎腺炎
C.舍格伦综合征
D.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E.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正确答案:B
;
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每日一练-组织病理学
1.正常生理情况下,牙骨质比牙槽骨具有更强的:
A.吸收能力
B.改建能力
C.重塑能力
D.抗吸收能力
E.抗骨折能力
2.在临床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的基础,除了有牙槽骨的不断重塑和吸收,还有牙骨质的:
A.重塑
B.吸收
C.抗吸收
D.脱落
E.骨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正常生理情况下,牙骨质不像骨组织可以不断的改建和重塑,而是较固有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抗吸收能力。
2.【答案】C。
解析:正常生理情况下,牙骨质不像骨组织可以不断的进行改建和重塑,而是较固有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抗吸收能力,这些是临床正畸治疗时牙齿移动的基础。
牙体组织 Tooth Tissue
第一节 釉 质 enamel
概 述( 釉质名解 ) 覆盖于牙冠,有保护作用,最先受龋病侵蚀.,
特殊性 :是人体 最硬的组织;是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
釉质的理化特性
一、物理特性:厚度;颜色;硬度;高脆性,但其易折性可被降低
二、化学组成
重量 体积
无机物 96~97% 86%
有机物 <1% 2%
水 2~3% 12%
1. 无机物
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生物磷灰石(不纯,含较多HCO3- 和微量元素)
耐龋潜能:氟、镁、锶等
使釉质不稳定:碳酸盐、铁、氯、硒、锌等
2.有机物:
蛋白质(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蛋白酶)、脂类
(1)釉原蛋白
在晶体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性连锁型釉质发育不全
(2)非釉原蛋白
硫酸化的酸性糖蛋白,包括釉蛋白、
成釉蛋白、釉丛蛋白等,具有较广泛的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
(3)釉基质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解牙釉质蛋白。
丝氨酸蛋白酶:在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白,为晶体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
釉质的组织学结构
釉柱
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
釉质中有机物集中之处
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
一、釉 柱 enamel rod
(一)概念
釉质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细长的柱状体,起自釉牙本质界,呈放散状贯穿釉质全层。路线不是径直的。
(二)分布特点
窝沟处 :釉质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集中。
牙颈部 :釉柱排列基本呈水平状。
(三)形态
光镜(磨片)
纵断面:柱状体;弯曲状。
横断面:鱼鳞状。
釉柱间隙: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头部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
釉柱鞘(enamel rod sheath) :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
二、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
(一)绞釉(gnarled enamel)
分布: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
作用: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二)施雷格线 (Schreger line)
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线 .
分布 :釉质内4/5处.
原因 :釉柱排列方向的规律性改变而产生的`折光现象.
暗区—釉柱的横断区;
亮区—釉柱的纵断区.
(三)无 釉 柱 釉 质(rodless enamal)
分布: 在近釉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及恒牙表面约30μm处,均看不到釉柱结构. 高分辨率电镜下可见晶体平行排列。
原因 :内层:可能是成釉细胞在最初分泌釉质时,Tomes突尚未形成.
外层:可能是成釉细胞分泌活动停止及Tomes突退缩所致.
提示: Tomes突形成的重要性.
三、釉质中有机物集中之处
1. 釉质牙本质界 enamelo-dentinal junction
外形: 呈贝壳状,非直线。由许多圆弧形构成,凸面向着牙本质,凹面向着牙釉质。
作用: 增大二者的接触面,加大了釉质在牙本质上的附着。
2. 釉板 enamel lamella
光镜: 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磨片上呈裂隙状。
原因: 可能是局部牙釉质成熟的缺陷,钙化不全,水分和釉质基质的残留。
3. 釉丛 emamel tuft
光镜: 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散开,呈草丛状。其高度相当于釉质的1/5~1/4
分布: 较均匀。
原因: 在Tomes突形成和釉质沉积阶段,一部分矿化较差的釉柱,有机物含量高。
4. 釉梭 enamel spindle
光镜: 起始于釉牙本质界,呈纺锤状结构,黑色。
分布: 牙尖及切缘部较多见。
原因: 一般认为它是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起的末端膨大突入釉质中形成。
四.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
(一)横纹 cross striations
是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线,透光性低.
呈规律性分布,间隔2~6um.使釉柱看起来像梯子.
原因:
与成釉细胞每天的周期性形成有关,代表每天形成的.
可能反映釉柱中有机物、无机物在含量和密度上的变化;碳酸盐和纳含量呈周期性变化,与横纹吻合;
可能代表晶体紧密堆积间穿插着有机物的聚集;矿化低。
(二) 生长线 incremental line
横磨片:呈深褐色同心环状,似树的年轮。
纵磨片:自釉牙本质界向外,沿着釉质形成的方向,在牙尖部呈环行排列,近牙颈部部渐成斜行线.
原因:
是釉质周期性的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约代表5~10天釉质沉积的
宽度和间距因发育状况变化而不同.
新生线 neonatal line
定义: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上,常见的一条加重的生长线.
原因: 釉质一部分在胎儿期形成,另一部分在婴儿出生后.
电镜: 晶体密度减低.
釉质的表面结构
一、釉面横纹:perikymata
定义 :釉质表面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间隔为30-100微米宽.
分布 :因磨耗在牙齿颈部较为明显,成叠瓦状。
原因 :是牙呈节律性发育的现象,也是釉质成长线到达牙表面的部位。
二、釉小皮:enamel cuticle
定义: 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 ,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残留。
原因 :其结构与上皮下的基板相似,可能是成釉细胞在形成釉质后所分泌的基板物质 。
三、窝、沟、点隙:
窝fossa: 不规则的凹陷,位于切牙和尖牙舌面,磨牙咬合面,似盆地 。
沟groove: 牙冠轴面或咬合面的细长凹陷部分,似溪流。
裂fissure: 钙化不全的沟。
点隙pit: 3个或3个的发育沟相交所形成的点形凹陷。
临 床 意 义
1. 釉质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当其受影响时,变黑易裂。
2. 釉柱排列有一定方向,劈裂釉质或制备洞型时要与之适应。
3. 咬合面的釉质有点隙和裂隙,易成为龋的始发部位,若早期封闭对龋病预防有帮助。
4. 可用氟化物预防釉质龋的发生。
5. 釉质表面酸蚀溶解往往与釉柱和晶体的排列方向有关,无釉柱釉质(晶体排列方向一致)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第二节 牙 本 质 dentin
概 述
构成牙齿的主体结构,色淡黄,其冠部表面覆盖有牙釉质,根部覆盖牙骨质。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pulpo-dentinal complex
理 化 特 性
按重量 按体积
无机物 70% 45%
有机物 20% 33%
水 10% 22%
一、无机物
也是磷灰石晶体,但比釉质的小.与骨和牙骨质相似.
二、有机物
1.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主要是Ⅰ型胶原.
2.非胶原大分子:牙本质磷蛋白(DPP)、牙本质基质蛋白1、胺基多糖等。其中牙本质磷蛋白在牙本质矿化中起重要作用.
组 织 学 结 构
一、牙本质小管 dentinal tubule
概述: 贯穿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及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方向: 自髓腔表面,向釉质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牙尖和根尖部较直,在颈部弯曲呈~状,近髓端凸弯向根尖方向。
近牙髓端较粗,越向表面越细,排列稀疏.
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成牙本质细胞的胞浆突起,起自成牙本质细胞,在牙本质小管内走行,分出细小分支伸入小管的分支内,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其末端可越过釉质牙本质界形成釉梭 。
成牙本质突周间隙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牙本质小管间的空隙,含有组织液和少量的有机物.
限 制 板: 牙本质小管内壁衬的有机膜。调节和阻止牙本质的矿化.
<上一篇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及格线是多少分
下一篇>2021高考数学全国卷2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