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广汽三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点评10月车圈大事:三菱退出中国市场/问界新M7大定破8万台

点评10月车圈大事:三菱退出中国市场/问界新M7大定破8万台

最佳答案易车讯 又到了易车月度车圈大事点评的时间,在刚刚过去的10月,车圈内发生的大事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在这个10月里,三菱汽车宣布退出了中国市场;Stellantis集团斥资15亿欧元入股零跑汽车,创造了目前外国车企对中国新势力单笔投资最大金额;小鹏汽车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等近10项新技术成果,同时首款MPV小鹏X9也正式亮相;特斯拉双拳出击,新款Model Y和Model 3都在10月开启了交付;一向是日系车企演主角的东京车展,却被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车企比亚迪“抢了风头”;同样是在10月,准确的说是10月最后一天,理想汽车正式向月销4万辆发起挑战,而10月的最后一天,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80000台。闲话不多说,下面就跟着易车的视角详细回顾一下10月车圈发生的大事吧!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  一个传奇时代Say goodbey

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重组,重组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三菱工厂由广汽埃安接手。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将由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共同持股,持续为广汽三菱车主提供备件和售后服务。

三方股东经协商一致约定,为使广汽埃安尽早盘活和利用广汽三菱资产和产能,快速实现产能扩充,同意将含税评估值约为4.42亿元(账面值 5.95 亿元)的可利用设备等资产出售给广汽埃安,同意将评估值约为17.80亿元(账面值14.50亿元)的土地、厂房以1.3 亿元/年的租金出租给广汽埃安。

从字面意思来看,三菱虽然保留了在中国的售后业务,或许也会保留进口业务,但从本质上来看,三菱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对三菱汽车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三菱是最早进入中国车市的外国车企之一,至今已长达50年,而且曾经的三菱可以说无比辉煌。吉利、长城等如今响当当的中国车企,在上世纪90年代都曾向三菱发动机技术取经,三菱发动机更成为很多汽车销售员的核心售卖点。

此后三菱入股东南汽车,助其成功推出蓝瑟等畅销车型。2012年,三菱与广汽成立合资公司广汽三菱,凭借多年积攒的口碑以及拳头产品欧蓝德很快打开市场。然而因产品单一、质量问题、新能源车发展缓慢等问题,广汽三菱销量从2018年便开始出现下跌,2020年后更是出现断崖式下降。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已跌至不足万辆。今年6月,广汽三菱工厂正式停产,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不胫而走,直到如今成为现实,一个传奇时代say goodbey。

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80000台 理想月交付首次突破四万辆大关

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80000台 仅用时50天

问界新M7于9月12日正式上市并同步开启交付,包含五款车型,售价区间24.98-32.98万元。自上市后,问界新M7的订单量可谓一路高歌,上市不足24小时订单量就突破15000台,此后保持日均大定1500+的猛增。

11月1日官方表示,问界新M7上市50天累计大定突破80000台,这距离10月28日累计大定突破70000台仅过去三天时间,真可谓”遥遥领先“。

<img data-original="

突发!广汽三菱宣布临时停产和人员优化,销售网络已名存实亡

最佳答案7月13日,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表示:受市场转型的影响,广汽三菱产品的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目前,广汽三菱三方股东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依法依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之前早些时候就有消息称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不过却被辟谣了。现在广汽三菱停产的消息终于实锤了。

“汽扯扒谈”第一时间从广汽三菱官网处了解目前在北京广汽三菱拥有2家直营店和5家加盟店,可实际电话咨询了2家直营店和1家加盟店,得到的讯息却是1家直营店改换了门庭,另外1家直营店干脆没有人接听电话,唯一正常营业的一家经销商门店目前只销售库存车辆,并有很大优惠,电话中新款欧蓝德车型优惠高达4万元,老款更是高达5万元,到店价格还能再谈,可见经销商清库存的决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门店已无法从厂家订购配件,也就是说无法进行售后的维修工作。

目前来看广汽三菱的销售网络已处于半瘫痪状态,这对于其新老车主都会造成很大的购车和用车隐患。

曾有“小而美”幸福时光

历经了11年风风雨雨的广汽三菱本是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合资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中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0%股权、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持有30%股权、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持有20%股权。

曾几何时,广汽三菱也曾风光四射,尤其是在2017年欧蓝德车型国产化之后,广汽三菱的年销量一度超过10万辆,数据显示,2017-2019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达到了11.73万辆、14.4万辆和13.3万辆,当时广汽三菱也是国内主要的发动机生产供货商。

但可惜好景不长,2020年后汽车产业开始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广汽三菱就好像当初的诺基亚一般没有及时跟上汽车产业发展的脚步,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逐年下滑的销量让广汽三菱品尝到了转型不利的苦果。

挣扎自救依然无力

其实面对发展瓶颈和销量的长期衰退,广汽三菱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力感。尽管广汽三菱也曾投资5.4亿元在长沙建立了广汽三菱研发中心,意在加快本地新汽车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可惜依旧是收效甚微。

2022年3月广汽三菱曾想借助兄弟品牌埃安的技术平台达到转型目的,虽然推出了自家纯电车型—广汽三菱-阿图柯AIRTREK,但可惜的是广汽三菱的新车并没有能够激起多大的水花,由于技术实力一般,加之定价策略出现偏差,这款新车一经上市就沦为了陪跑车型,因此广汽三菱电动化转型也进入了危局之中。

通过查看其销量就会发现在今年一季度,广汽三菱累计销售仅为3969辆,同比下滑57.95%。在整个广汽集团中排名末尾。而今年4月起广汽集团干脆不再披露广汽三菱的销量数据,广汽三菱的遮羞布也正式被拉开。

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广汽三菱却依然处于一种摸鱼混日子的状态,既没有公布任何先进技术,也没有对于产品转型发出任何实质性的计划。随着车型的老旧化,广汽三菱在市场上拿不出任何一款“爆款”车型。由此可见对于广汽三菱之前被传的退市的言论,随着这封员工信,可信度直线上升。

合资车企转向何方?

当汽车“新四化”进入深水期,国内市场“内卷”之风愈演愈烈,所有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都感受着了非一般的压力。对于在中国车市顺风顺水了几十年的合资车企来说,眼下俨然到了这场“淘汰赛”的关键时刻。

去年Stellantis集团的一纸声明,揭开了广汽菲克在中国汽车市场“纠结反复”的最后一层面纱。由于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Stellantis集团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今后Stellantis将专注于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菲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离开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车企。22年4月,广汽本田及广汽讴歌在其官网上发布通知宣布,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为广汽Acura车主提供尊荣服务,始终保障车主权益。这也意味着,2023年起本田汽车高端品牌——Acura(讴歌)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有消极退市的,当然也有积极转型的。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凯迪拉克纷纷用上了自家的奥特能纯电平台,开发出了锐歌、E4和E5等产品力和性价比都不错的纯电车型,除了在新能源车型上发力之外,通用旗下的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分别瞄准低、中、高不同的汽车市场,采用“油电并行”的战略,在各级市场中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燃油车型上汽通用在维持住自身销量基本盘的同时安全平稳的向全面电动化过渡转型。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车企都开始加码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äfer)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道:“中国对我们来说就是本土市场。” 大众集团正在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放权。4月18日上海车展首日,大众就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以此联动大众在中国的三大合资公司,加强中国本土研发。

和大众集团的“放权政策”类似,丰田汽车也在中国积极布局了全新的研发体系。丰田汽车预计在中国市场建立一套可以一条龙自主研发的闭环体系。未来,丰田的更多产品将由中国的工程师进行研发和制造,以更好满足中国用户的用车需求。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在疫情、芯片短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合资品牌产能受阻,销量恢复缓慢。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合资品牌的过去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并未传导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的布局和转型升级较早,所以新能源渗透率远高于合资品牌,这就让自主品牌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受益。”

目前针对中国合资车企的“淘汰赛”已经进入下半场,未来三年将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关键时期。进入后合资时代,竞争才能出现强者,保护只会更快被淘汰。随着“新能源合资审批”的放开,合资车企的中方和外方更要经历重重考验,只有具备前瞻性的眼光与勇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车型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在这场“淘汰赛”中成功突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卖了13年不换代,它退出中国是早晚的事

最佳答案刚刚踏入2023年的下半年,又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品牌撑不住了。

7月12日,广汽三菱发布了《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内容大概可以用简短的两句话总结:广汽三菱已经举步维艰,无奈之下选择停产、裁员。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广汽三菱的国产车型在消化库存后将会彻底退出市场,此后将转型为负责售后和进口业务。

广汽三菱的停产停售,似乎并未令人感到意外,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只是它的没落多少令人感到唏嘘,却不可惜。

这是广汽三菱创立的第十一个年头,2012年三菱与广汽联手推动SUV车型业务的发展,而在另一头,三菱还与东南汽车共同合资生产蓝瑟、翼神等经典轿车,只不过在2010年之后,三菱已经将重心完全放在了SUV车型上,直到2019年10月翼神的停产,东南和三菱的合资关系才算到达终点。

主攻SUV市场的广汽三菱创立之后不久即尝到了甜头,此时正值SUV兴起的早期,在消费者购车“三句不离SUV”的时代,广汽三菱引进了第三代欧蓝德,凭借着三菱在SUV领域的出色口碑和比两田更低的售价,欧蓝德在合资紧凑型SUV市场里站稳了脚跟,也成为了广汽三菱的销量担当。

同时,欧蓝德也是继帕杰罗之后三菱在SUV市场的另一张名片。它的指导价非常实惠,动力系统也是皮实耐用,但在“低价”二字背后,换来的就是较为粗糙的质感,无论驾驶还是乘坐,总之就是很难将其与高级感进行联想,但不得不承认,它所搭载的四驱系统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数一数二的水准,这也使得它在西北地区比其它城市SUV更吃香。

欧蓝德是广汽三菱的支柱,但也是压倒广汽三菱的最后一根稻草。2021年初,第四代欧蓝德在海外正式发布,时隔一年半后,广汽三菱才完成这台新车的中国首发,再过了接近半年时间,全新一代欧蓝德才在中国市场上市,此时已经来到了2022年11月份。

新车上市后的销量算不上火热,半年时间内的三个月销量平均为3000辆左右,其余三个月的销量单位均以“百”计算,整体出现严重下滑趋势。

而另一款被广汽三菱寄予厚望车型奕歌则过于不争气,自它发布的那一刻起,广汽三菱势要用它脚踢探歌、拳打逍客,成为该级别销量前三,至少是广汽三菱对奕歌的美好愿景。而事实却是非常残酷,奕歌的市场地位非常冷门,尤其近两年面对同价位中国品牌SUV的兴起,奕歌几乎淡出了消费视野,近半年销量成绩比法系车更惨淡。

而在销量榜单中,广汽三菱劲炫ASX实现了与奕歌的共同进退,两者的近半年销量数据极其接近,并在6月份的销量排名中,两者分别以10辆的成绩排在了非进口SUV的第287和288名。

这台劲炫ASX是广汽三菱最入门的车型,也是广汽三菱旗下实现了价值最大化的车型。它出现在中国市场的时间是在广汽三菱创立的那一年,是广汽三菱投产的首款车型,直到2019年底,广汽三菱推出了新款的劲炫ASX使其继续发光发热,这款平台老旧、动力系统老旧的SUV,销售周期已经超过了11年,如果加上国产前的进口车型,劲炫ASX在中国销售市场超过了13年,要不是广汽三菱的生产线停止了运行,或许它的销售纪录还会更长。

回顾广汽三菱的发展史,它并没有一款成功的产品,它最大的功劳或许就是给越野爱好者们提供了进口帕杰罗的购买渠道,随着帕杰罗的彻底停产,三菱的精神图腾也彻底消失。

在东南三菱这边,带有LANCER EVO光环的翼神受到了许多热血青年的钟爱,这台“贫民EVO”也助无数年轻人圆梦。

广汽三菱的倒下也意味着三菱汽车正式走向没落,新能源转型过慢,尤其在中国市场,三菱甚至没有一款真正意义属于自家研发的新能源车型,无法迎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三菱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技术优势,以至于我们说起三菱汽车的时候只能回望过去。

而过去距离我们总是那么遥远,不仅是时间的遥远,还有价格的遥远,三菱最成功的车型LANCER EVO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范围都被炒到了天价,尤其搭载4G63神机的9代车型,二手车起步价格低则50万+,高则百万。

对于三菱另一款最成功的车型帕杰罗而言,近几年的地位也极其尴尬,首先价格不低,30多万买到的仅仅是动力极差、油耗极高的3.0L版本,能被越野老炮看上的3.8L车型价格则在40万打上,面对同等价位其它越野车的产品力对比,帕杰罗惨遭嫌弃。

广汽三菱的现状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没有技术、不思进取的品牌在这个智能化、新能源的大趋势下会被时代淘汰,也被消费者抛弃,所以接下来留给三菱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时间或许也不多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广汽三菱确定停产!后续问题该如何处理?

最佳答案在今年3月份,有一家合资车企曾传出过退市传闻,那就是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广汽三菱,就在7月13日,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信中提到了广汽三菱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优化。‍‍‍‍‍‍‍‍‍‍这样看来,早在1973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历经了50年风雨的三菱汽车,是时候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离开是注定的事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过,根据广汽集团2月产销快报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广汽三菱的销量仅有330辆,同比下滑90.91%;1-2月累计销量也仅为1498辆,同比下滑79.86%。‍‍‍‍‍‍‍‍‍

4月的产销快报中,广汽三菱首次没有列出广汽三菱的生产和销售数据,且合并至“其他”项。而到了6月,广汽集团发布的数据中,广汽三菱的产销数据已经为“0”,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广汽三菱的停产。‍‍‍‍

在5月的时候,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曾表示,“现阶段还未决定撤出中国业务,但架构改革是必要的。”并表示后续将根据库存和销售环境进行调整,预计会在6月份重启新车生产,但具体的复产时间并未公布。

结果我们并没有等到广汽三菱复产的消息,反而等来了一封裁员信。‍‍‍‍‍

而消息传出之后,广汽三菱相关工作人员也回应称消息属实。并表示“由于(广汽三菱)销量不理想,需要暂时停产消化库存。现在属于一个过渡阶段,如果后续广汽三菱能通过调整改善经营,将恢复生产,目前复产时间不确定。”‍

另外相关人员还说“广汽三菱并未退出中国市场,仍然是广汽集团持股50%的合营公司。”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

虽然官方强调了“并未退出中国市场”,但我仍然不看好广汽三菱,我还是认为“与其失去尊严苟延残喘,不如体面地离开。”目前广汽三菱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并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电气化进程缓慢

二、主销车型为“换壳车”,无法被消费者认可‍

三、车型性价比下降严重,对消费者而言无吸引力‍‍‍‍‍‍‍‍‍‍

具体表现在文章《又有合资品牌要退出中国市场?再下一个又会是谁呢》中已经展开说过,在此便不过多赘述。

总之,哪怕广汽三菱继续苦苦支撑,未来退市也是定局。

后续如何处理

在停产之后,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相信背靠广汽集团的广汽三菱,会给旗下员工一个合理的安排,这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过多关心。

我比较关心的,是位于湖南长沙的三菱长沙工厂

作为广汽三菱唯一的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为20万辆的长沙工厂一旦闲置,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早在3月的传闻中,就提到了“即将退市的合资车企”的生产线产能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那现在看来长沙工厂极有可能将产能转给埃安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6月,埃安品牌销量45013辆,同比增长86.7%;1-6月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而埃安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昊铂,也刚刚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达成了2000万辆新车下线的里程碑。

埃安品牌的势头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把三菱长沙工厂的产能转给埃安,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合资车企怎么了‍‍‍‍‍‍‍‍‍

还记得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三菱还带来了一款名为L200的皮卡车型,预售价格高达27-30万元。这款车型全系搭载的都是2.2T MIVEC柴油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110kW,峰值扭矩为400牛·米,匹配的是6速自动变速箱。

动力弱也就算了,配置方面这款车也是低得可怜,与其高昂的售价完全不匹配。而在广州车展发布之后,三菱L200也就没有了消息,至今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其实也是很多合资车企的问题——售价高、配置低,性价比完全无法吸引消费者。

在以前,消费者没得选;而现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之后,相信更多消费者会转投自主品牌阵营。老牌合资车企可以依靠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暂时维持销量,但一些二线甚至三线的合资品牌就很艰难了。‍‍‍‍‍‍‍‍‍

而且在电气化的大潮下,合资品牌特别是日系车企在电气化转型方面的迟滞,也使得它们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另外,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这样的合作形式也很尴尬,不同品牌使用相同平台的车型,进行互相“套娃”、“换壳”,像是日产这样的大品牌受到影响倒是不大。

但像雷诺、三菱这样影响力相对小的品牌,在同一市场中反而会遭到来自联盟成员的“恶性竞争”,它们的结局大家也有目共睹。‍‍‍‍‍‍‍‍‍‍‍

总的来说,广汽三菱就像目前合资品牌车企的缩影,电气化进展缓慢;旗下车型又没有值得消费者关注的亮点;最重要的是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总认为凭着口碑和品牌影响力还能“只手遮天”。‍‍‍‍‍‍‍‍

殊不知它们的销量却已经持续下跌,而中国品牌车企的销量则持续上升。如果再不拿出点诚意来,相信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将成为下一个雷诺、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只是迟早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指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近10个品牌缺席!盘点2023成都车展那些“消失的品牌”

最佳答案成都车展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虽然和往年一样“热闹”如初,但是细致观察可以发现,除了新能源的比重加大以外,参展的品牌还是有着诸多的变化。

据《CAR路里》梳理之后发现,有近10个品牌缺席了今年的成都车展,包括广汽三菱、斯柯达、恒驰、威马、天际、斯巴鲁、合创汽车、沙龙汽车、玛莎拉蒂、特斯拉等等,虽然不参展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大多境遇都不太如意。

广汽三菱

首先要说的就是广汽三菱,虽然此前网上曝光有一家日系合资品牌将要退出国内市场,广汽三菱也做出澄清,称公司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但是没过多久之后,一则《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引发外界关注,称广汽三菱目前的产品受市场转型影响,销售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

事实上,广汽三菱的“崩塌”不是一朝之事,数据显示,广汽三菱在中国巅峰时的销量达到过14.4万辆,但是自2019年以来,销量开始迅速下滑,2019年至2022年的销量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和3.36万辆,今年上半年也仅卖出1.2万辆。

销量出现困境,再加上产品推陈出新的步伐赶不上时代,停产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虽然旗下欧蓝德、奕歌、劲炫等车型依然显示在售状态,但据笔者此前探访得知,目前广汽三菱经销商大部分都已经退网,不过售后体系还得到保留,老车主们也不必太过惊慌。

斯柯达

当然,日子不好过的还有斯柯达。此前民间有言:“懂车的都不去买大众,而是买斯柯达”,让斯柯达成为了大众的“平替”,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大众的品牌影响力是斯柯达始终无法比拟的。如今随着大众的处境越发堪忧,斯柯达也是跌入尘埃。

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斯柯达在华的销量一路狂跌,从2019年的28.2万辆,到2020年只有17.3万辆;2021年更是“腰斩”至7.12万辆;至于2022年,仅有4.4万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斯柯达在华仅有8000多辆,处境艰难。

前不久,斯柯达来了波“官降”,售价为17.49万元的速派TSI280 DSG尊享版推惊爆价13.19万元。13万多买一台德系合资B级车,听着确实蛮有吸引力,不过从此前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之前斯柯达车型终端优惠已经非常大,只不过这次搞了个“噱头”。如果价格狂降还救不了斯柯达的话,估计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就是它了。

恒驰

恒大造车一波三折,虽然恒驰品牌横空出世的时候阵仗浩大,但是现在已经被彻底沦为边缘品牌。此前,有曝光恒大汽车天津工厂已经停产,但是随着政策的推动和资金的注入,天津工厂已经恢复生产,不过销售端数据依旧惨不忍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旗下在售车型恒驰5仅交付1000辆,还不及某些新势力的零头。

好消息是,前不久恒大汽车发布公告,其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NWTN集团首笔5亿美元战略投资,另有6亿人民币过渡资金将自公告后5个工作日开始陆续到账。所有战投资金全部用于恒大汽车天津工厂,确保恒驰5的正常生产和恒驰6、7的陆续量产。值得一提的是,NWTN集团还将协助恒大汽车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每年向中东市场出口3万-5万辆恒驰汽车。

乍一看,恒大汽车终于有救了!但是对于恒大来说,这点资金或许还远远不够。据恒大汽车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产生亏损276.64亿元,即恒大汽车2021、2022两年亏损共达840亿元。如此“烧钱”的恒大汽车,想要彻底盘活难度可谓相当之大。

玛莎拉蒂

自法拉利宣布不参加车展之后,没想到,被消费者调侃的“海王”品牌玛莎拉蒂本次成都车展也未现身。不过据笔者了解,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玛莎拉蒂倒是如期参展,而且阵容浩大,包括Grecale格雷嘉纯电SUV全球首发、GranTurismo EV亚洲首秀、GranTurismo Trofeo版、Grecale格雷嘉Trofeo版以及MC20 Cielo等车型都在上海车展展出。

而如今为啥直接缺席成都车展呢?在个人看来,要么就是之前的新车已经发布完了,这次成都没有啥新车;要么就是认为成都车展档次不够,而且对于品牌销量的刺激不够明显。当然,按照成都车展参展的展馆价格来看,费用不菲,玛莎拉蒂心里多少还是算了一笔账。

写在最后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大汽车展会,车企们自然不会错过成都车展这个节点,但是从本次成都车展来看,依旧有不少品牌缺席。虽然背后的原因不同,但是大多境遇都不太如意。时代在变化,有旧人哭也有新人笑,本次成都车展不乏一些新晋的品牌,下期《CAR路里》将会给大家继续盘点,欢迎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Car路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紫薯百科希望广汽三菱要退出中国市场吗,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