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在创业和二次创业一样吗,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42岁身价125亿美金,坐牢7年后,53岁二次创业,3年后估值又超百亿

“ 人要往前看,要走向未来。 ”

经授权转自 | 财约你(ID:caiyueni2016)

2018年5月3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张文中无罪。

1994年张文中创办物美集团,并于2003年在香港上市,在张文中的执掌下,物美集团不断并购,曾经一度占据了北京市场1/3的零售份额,旗下有美廉美超市、新华百货、浙江供销、百安居、奥士凯物美、崇菜物美、圣熙八号、京北大世界、浙江供销等多个知名品牌。

入狱7年,蒙冤12载。

在2015年4月1日,张文中看到了未来零售的新机会,开始发力产业互联网,创办了多点Dmall,一直来,多点采用联合线下零售商进行“双打”模式发展,也已经和超过40家区域龙头零售企业达成合作,覆盖近5000家门店,生鲜行业APP近千万月活数,超越第二位的每日优鲜。

外界对张文中报道很少,但张文中人生起起伏伏,绝对是位有故事的企业家。

读而思:

1、巨头血拼新零售,张文中为何要二次创业?

2、张文中的使命是什么?

3、张文中怎么看新常态下的民营经济?

4、张文中的商业观是什么?

多点创始人、物美董事长张文中

▌巨头血拼新零售,无罪归来的张文中如何开启二次创业?

张文中出狱之后很快就开始二次创业(创办分布式电商多点),我觉得这来源于他的一种自觉,无论是作为企业家的自觉,还是作为张文中本身的自觉。他在狱中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放弃学习,他跟时代其实是不脱节的。

马腾:这些年里缺席这场(产业)革命的时候,无论是物美还是您,您觉得错过了什么?

✦ 张文中: 错过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了,首先是这样一场革命对于零售业带来的变化,可以说这个行业的行为都被重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我已经知道这样一个发展方向,那应该越早改变越好,越早采取行动越好。当各种条件限制你没有办法采取行动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巨大的机会。比如说曾经我也被认为是这个行业的thinker。

马腾: 领军人物。

✦ 张文中: 我是有很多思想的,是考虑比较超前的。由于我们客观上没有采取行动,那就意味着我们就变得落后了。所以2014年我再看这个行业的时候,就觉得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立即改变。而且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彻底改变,这就是所谓要彻底拥抱互联网。

马腾: 京东、阿里在不断布局新零售。你觉得物美、多点跟它们是正面竞争的关系吗?

✦ 张文中: 我们说多点是个联盟,是一个助力者。多点的使命是推进商业的全面数字化,多点要做的事叫商业操作系统。零售企业面对互联网、面对人工智能,必须要变,绝不能说墨守成规,还按照原来的方法来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分布式电商的概念。分布式电商最根本的就是考虑到对零售企业,它有很多店铺,每个店铺都是一个流量中心。而多点是让每一个零售企业,每一个连锁超市成为自己流量的主人。而且让人线上、线下的行为在这个地方统一起来,不再去区分这个人是一个线上客户,还是一个线下的客户。

马腾: 你有没有调研过这个比例呢?比如说消费者一个月在线下店购买东西的时间和在线上购买的时间比例?

✦ 张文中: 就生鲜而言,现在在线上购买的比例依然不是很高。

马腾: 现在比较有名的是盒马鲜生。

✦ 张文中: 盒马鲜生它是一个个案了,我是讲在10万亿的生鲜销售中间,真正线上的比例是很低的。比如说有一些老百姓要去买活鱼,如果你在线上买,跟送到你家里,无论怎么样它已经变成死的了。他要有这种体验,买菜买肉要看一眼,他觉得挑选才放心。这样的消费者还是有很多的。

新创业项目“多点”,寻找理解行业的投资人

互联网正在和传统的行业结合,比如说传统零售业,它在业态上会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到底会是什么?其实现在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大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 探索 。张文中也是 探索 者之一。张文中在这个 探索 的过程中,不是一个落后者,他也是一个引领者。他是一个一直在奔跑的一个人,而且是奔跑在这个行业前列的一个人。

另外,无论是张文中还是马云,还是有更多的杀入者,我觉得都是一个好事情,因为竞争永远是一个好事情。它会激发人的创造性,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

马腾: 多点这个项目,现在还是处于“烧钱”的阶段。你有没有想过多点有一个明确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有没有为自己设一个时间点?

✦ 张文中: 第一,多点现在处在快速的上升期,当然会花一些钱,比如说多点从来不是为了短期获客花大量的钱。多点现在通过为零售企业提供OS系统,在B端和C端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说B端已经有五十多个零售企业成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在C端由于和这些零售企业的合作,也实现会员共享,已经有了6000多万的会员,而且月活会员就超过了1000万。但是这些都是在非常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的,而且恰恰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出来一种盈利模式。

马腾: 我们在采访您的朋友左晖的时候问他,选择投资方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他说他会选择有耐心的投资方。你在选择投资方的时候,有些什么样的标准呢?

✦ 张文中: 我觉得左晖说的很对了。从我的角度来选择投资人,有耐心我是同意的。另外我想一定有synergy,有协同能力,一定对这个行业、对这个事业有比较充分的理解。

二次创业不为钱,只为完成“新零售”的新使命

马腾: 既然是创业,就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你有没有做过最坏的打算?

✦ 张文中: 我是这么看的。首先做一件事一定要看大方向对不对。从我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包括和很多人的交流,我是认定数字化就是未来的方向。而且我也认定数字化时代必然是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时代。

我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地去做。对于我来说,这次创业我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财务压力,我也不是说从VC要拿点什么钱,我觉得就是一个使命。

马腾: 什么使命呢?

✦ 张文中: 这个使命就是要让中国的零售业甚至世界的零售业,真正找到一条拥抱互联网回归商业本质的正确道路。这个正确道路,就在于模式要最优,效率要最高,成本要最低,要最快,体验要最好。

张文中再谈平反:人要活在未来,活在明天

入狱这个事情我想对张文中来说一定是个打击,尤其是这个案子还是一个冤案。张文中在放下这个事情的时候心里还是经历了大坎的,对自己的不断的修炼也好、劝解也好,其实是有的。但是我觉得张文中确实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有一种天分,这种天分就是“我要一直往前走”。

马腾: 在冤案得到平反之后,你说了三个词,“感谢、感恩、感动”。你说自己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心里是过了大坎儿的。你心里是过了怎么样一个坎儿?

✦ 张文中: 其实你想想一开始你被要求协助调查,到一步一步的要去调查你,然后调查这个,调查那个。最后还定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你心里肯定是很不舒服,我也确实是经历了很多生生死死。

但是,当你真正经历平反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如果我天天去想,张三、李四、王五谁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我怎么样了?谁做错了什么,已经是毫无意义了。如果你天天陷入在这样一个状态里面,就意味着你还生活在牢笼里面。

视频 | 张文中谈冤案,

人要活在未来,活在明天

所以我觉得要向前看,人要活在未来,要活在明天。我也讲,我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也是一个积极的奋斗者。与其花那些时间纠结昨天,还不如追寻明天。

马腾: 这些让我想起胡适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宽容就没有自由”。

✦ 张文中: 我非常非常赞成胡适先生的这句话,这也是我生活的一个基础。其实在监狱里那段时间我读了很多书。像胡适先生讲的这段话,其实我能举出十个,甚至更多的类似的哲人讲过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生启示。

马腾: 这也是您走出来的一个力量所在。

✦ 张文中: 对,我觉得人要往前看,要走向未来,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你有没有比较强大的对人生的认知,包括你知识的积累,你的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在顺境的时候是锦上添花,但是在逆境的时候就是雪中送炭了。

马腾: 是,除了刚才说的知识以外,我在想,支撑你在逆境当中走出来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友谊。2010年的时候,你的朋友陈东升给你看过一幅油画让你很感动,我们很想知道这幅油画都画了什么,让你如此感动?

✦ 张文中: 确实,通过这么一番风风雨雨更加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友情,亲情重于山。陈东升先生当时在亚布力论坛画了一个群英图,画里面有所有的创始理事。我那个时候其实正被关押,被判了18年,但是我依然被画进去了。我后来能够去亚布力了,当时还没有平反,我就在亚布力的山顶看到了这幅画。那天刚好,陈东升,田源,还有毛振华,一帮企业家我们还在那合了影,的确是让人感动,但是我还想再说一下,除了友谊,我觉得很多企业家,包括一些我还不熟悉的企业家关心我,支持我,还在于一种正义。我当时被定罪,是说民营企业没有资格申请国债贴息,所以在这个罪名被确定之后,民营企业界就哗然了,说这怎么可能啊?因为有大量的民营企业都申请过国债贴息。

所以,每年两会都有很多企业家、代表委员直接提案,直接在会上发言,说这个是不对的,张文中这就是冤案。也有像王玉锁这样的企业家说,愿意用全部身家性命为张文中担保他就是冤案。

另外民营企业家这么一种积极的态度其实也感染了全国工商联。全国工商联多年来帮助我呼吁,几任主席和书记都是全力以赴推动这件事,最终使这个冤案得到的平反。所以,友谊、亲情和正义,都是我从这些民营企业家对这件事的态度上得到的一些启示。

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家帮助张文中?我觉得有一点,(他们担心)发生在张文中身上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说我觉得这个事情大家是要去争取的。如果不争取的话,有一天可能我也会因为冤案要吃官司,要坐大狱。这首先是来自于(企业家群体)对法治的普遍追求。

第二点,我觉得一个良善的 社会 有一个特征,它是一个正义的 社会 。所以我觉得那么多的企业家为他去奔波,为他去鼓与呼,其实也是来源于一种正义感。

第三点,张文中是一个人缘非常好的人,很多企业家跟他是有非常深厚的友情的,所以在落难后见真情。

“人要有底线,你的底线决定了你的高度”

马腾: 前不久褚时健老人去世,我们是在去年褚橙成熟的时候去对话过褚时建老人。他的遭遇和您的遭遇各有不同,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请张博士跟我们聊聊你心目当中的企业家精神?

✦ 张文中: 对,其实我非常尊重褚老了,在我看来,褚老是企业家中的企业家。我在2017年10月份专门去拜会过褚老。

就像你说的,有一些类似的经历。我最敬佩褚老的就是年过七旬依然创业,依然那么执著,他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家精神的活化石。从他身上我也吸收了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一切虚的东西都放下了你才能够真正勇往直前,你才能够真正达到你应该达到的一个境界。对于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觉得首先企业家都应该有这么一种坚持、坚守、坚韧。也就是说碰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挑战你能不能依然有原则地活着,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比如说我们讲到底线,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你的底线其实也决定着你最终能达到的一个高度。在2018年5月31日,最高法院终审宣判我无罪,这也是民营企业冤假错案件纠正的第一案。在这个意义上我比他更有理由去创业,去珍惜这样一个好的环境。

“92派”张文中,如何把脉新常态下的民营经济?

马腾: 上世纪90年代初,从美国斯坦福学习回来后,你没有选择回到体制内,或者进行学术研究,选择了下海创业了。你当时下海的初衷是什么?

✦ 张文中: 我真正产生下海的想法,有两大推动因素。一个推动因素就是我在硅谷,当时在斯坦福确实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对这个 社会 的影响。硅谷蓬蓬勃勃的发展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青年不断的来推动技术的发展,而且全身心的投入创业、创新、创造。特别对我下海有刺激的就是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南巡之后中国搞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就定了。各个方面的创业条件也越来越成熟了,所以,等我回国之后,我第一件事是把我主持的中国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项目做了一个了结。从那以后,我也就跟中心正式提出来,我说我要去闯一闯了。

马腾: 你在回国之前,老朋友田源先生跟你在硅谷有过一次彻夜长谈,你们当年谈了些什么?

✦ 张文中: 这是一段佳话了。当时田源和他太太要回国。他们两个开着车横穿美国,开到了硅谷,到了我当时在硅谷住的那个地方。

那天晚上我们两个人几乎就是彻夜长谈,看着旧金山湾的星星点点的灯光,想未来要做一些什么。我们当时比较激动的就是,觉得中国充满巨大的机遇。而且我们的未来就是在中国创业。那个时候邓小平已经视察南方了,这点我们更是觉得很兴奋。另外我们也在想要做一些什么,也相互鼓励。

所以,田源是我的老大哥,也是原来我在发展中心的老领导。他率先就回国了,之后他就进入了企业界。看到田源博士都已经在搞公司了,我更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心。

马腾: 1992年前后有一大批官员他们是离开了体制,进入到了商海之中。这部分人他们从财富的分配者变成了为自己,和为 社会 创造财富的人,成为了变革体制的推动者。而且,这拨人深深地改变了中国的读书人,我们会看到之后中国很多优秀的读书人走向了创业的行列。您怎么看待“92派”这个现象?

✦ 张文中: 我觉得“92派”是中国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支推动力量。当时这些人能够放弃在机关里,在学校里非常稳定的收入和增长空间,毅然投身市场经济,的确了不起。当然我们今天看到,“92派”有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千万不要忘了,92年当时下海的可不是就这些人。可能当时是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下海,多数在商海里经过一番努力,可能也没有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但是他们这样一种奋斗、进取,企业家精神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马腾: 去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也可以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40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你怎么看待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当中的作用呢?

视频 | 张文中:民营经济的作用怎么高度评价都不过分

✦ 张文中: 我觉得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的作用怎么高度评价都不过分。大家都知道56789(5—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的税收。6—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60%的GDP。7—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70%的技术创新成果。8—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80%的城镇劳动就业。9—民营经济的企业数量占90%)

民营经济全面的发展才让我们中国真正摆脱了过去一穷二白落后的状态。而且民营企业发展不仅仅是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引进外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于完善 社会 主义市场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腾: 从去年开始对民营企业可能有一些观点上的争论。比如说一些民营企业家会讲,民营企业现在碰到了三座大山:转型的火山、市场的冰山和融资的高山。这三座大山也引起了党和领导人的重视,您怎么看现在民营企业所遭遇到的这种困难?

✦ 张文中: 三座大山确实是存在的。首先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已经形成了,再期待像过去那样高速,甚至超高速的增长是不现实的。经济会在比较长的时期以6%,5%的增长。

同时,消费者的消费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消费升级也好,转型也好,都是存在的。因此,一个企业面临的市场挑战是巨大的。除此之外还有互联网技术的革命。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还有其他各种技术的革命都在要求企业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经营了。否则你的效率就上不来,否则你和消费者沟通的方式就会被唾弃。这样一种情况下,转型必须是一个全面转型。

除此之外,去年由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很多企业面临爆仓的风险,融资也很困难等等,一系列因素让大家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确实感到很担忧。

好在这个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且很快有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总书记11月1日的座谈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觉得,民营企业现在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这些政策还有待于落实,有待于真正让民营企业感受到这些政策已经成为了具体的行动。所以这些方面也还是需要下比较大功夫的。

马腾: 我们在采访企业家刘永好先生,还有学者郑永年先生的时候,谈到了一个话题就是政商关系。他们都觉得良好的政商关系应该是可制度化的一种政商关系,是政府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说企业家和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国家也提出来要建立亲清二字的政商关系。你认为什么样的政商关系是良好的政商关系。

✦ 张文中: 我同意刘永好先生,和郑永年先生的观点。作为政府而言,是要真正制订非常清晰的国家的发展战略。包括企业需要遵守的规则,各种资源使用的规则。

关键是这些规则,这些战略制订出来之后,要对所有的企业都是公平的,一视同仁。

当前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自1979年,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杭州应用交叉技术研究所在浙江杭州诞生以来,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有86100家,技工贸总收入1.5万亿元,企业长期员工已达560万人。

总结这些企业的发展特征,可以归结为三种主要模式:

(1)大量的传统产业民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二次创业”过程,发展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技型企业。简称为二次创业型。如浙江宁波的康福得公司,在传统的人造皮革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投入高科技的车载智能导航系统项目,为企业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

(2)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或归国留学人员为主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简称为科技人员领办型。这种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往往拥有技术先进、市场前景看好的科技项目,因而起点很高,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如浙江奉化的波导,最初是由几个硕士生带着传呼机芯片技术自主创业,经过几年快速发展成为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国内第一大手机生产企业。

(3)外资带着科技产品或者科技项目进入我国举办的科技型企业。简称为外资引入型。一般来讲,这种科技型企业起点更高,管理水平更好,因而成功率很高。如摩托罗拉公司,尽管其在美国本土业务发展缓慢,但是在中国却获得极大成功。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移动通讯系列产品占据国内该领域的极大市场份额,其中手机产品2001年度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特征和创新绩效

(一)二次创业型

1.创新主体 在竞争中感受到的创新压力推动和高额利润引发的创新欲望引导下,企业主自觉地组合创新要素,走向创新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企业家能力,培养了企业家精神。成功者是企业主中的精英,是真正的企业家。

2.创新过程 “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企业家认识到只有创新,只有走科技型道路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终归宿,所以把主要精力从管理企业,发掘内部潜力,组合内部生产要素中转向到组合企业外部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中来。从而实现以较少的创新投入得到最大的创新产出。他们在中国企业中最早(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成果、要技术。采取了从购买技术,到委托研发,到合作研发的逐步升级的方式。从企业内部没有创新组织、研发部门到创建创新管理组织,到引进创新人才,到创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联接的创新队伍。从而为今后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打下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技术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为主逐步向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发展,实际上是我国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必经之路。

3.创新的特征和绩效 这种创新必然是高效率、低风险。其原因在于:第一,企业家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创新目的。第二,它构建的广泛而畅通的创新网络,包括了信息网络、人才网络、装备网络和中介网络,不但会使这种创新高效快速,而且成功率高。第三,企业没有力量建立自己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实验室,也没有创新经验的积累。如果此时一定要加大R&D投入,增加科技人员的比例,独立设置研发机构,必然是得不偿失,花大钱办不成大事的决策。相比之下,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社会的科技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因为其装备和人员是国家供养的,其丰富的经验是在国家项目中获得的,用不着再交纳学费。同时他们有完整的科技信息系统,这些在企业里是做不到的。而且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如新产品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结合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将多学科的科研机构组织在一起,是单个企业所望尘莫及的。第四,在一次创业中积累的创业经验和模仿创新经验,使其在二次创业时可以运用自如,大大降低了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这种方式的推广成熟使中小企业积累了经验,集聚了人才,为将来的自主创新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传播了企业家文化,培养了一支企业家队伍,为我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取得胜利储备了决定性的力量。这些民营的科技型小企业能很快在获得潜在超额利润的基础上而变成大企业。他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如浙江台州的一家医药化工企业,最初由仿制国营大厂的化工原料产品起步,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有利市场条件下,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随后,该企业走上了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创新道路,伴随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企业的经营领域逐步拓展到医药中间体和生物化工领域,并具备了独立开展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技术实力。

(二)科技人员创业型

这种科技型企业往往起点高,成长性好,与科技结合紧密,与科技进步同步性好。此类企业的创新主要属于自主创新,当然也有一部分模仿创新的成分。创新过程特点在于:首先,创业过程较长,创新有一定技术风险;其次,创业的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组织者,由于他们对市场把握程度不够,对企业的管理缺乏经验,加大了创新的市场风险。所以整个创新活动的风险很大。硅谷即是一例,科技型小企业成功率在10%左右。

虽然我国整个高技术的工业科技基础差,但是相对传统产业技术起点高。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是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成功者大多是以做OEM起步的。因为这些科技型企业自己有一部分技术基础,通过OEM的方式可以迅速达到规模经济。一方面能快速跟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另一方面降低市场风险,使企业获得生存的经济基础,可以为以后打自有品牌打下埋伏。台湾IT产业的巨头宏基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通过给IBM等大型跨国高科技企业作定牌生产的方式,积累了技术和经济实力,再推出自有品牌已是水到渠成。

(三)外资引入型

如果选择得当,其起点更高,与科技结合更好,与母公司同步前进,可以使我国产品迅速达到产业前沿水平。虽然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其产品的示范效应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人才流动、零部件配套而引发的技术扩散)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引进外资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资金本身。实际上目前中国发展科技产业资金并不是很短缺,据保守估计,目前民间资本约有10万亿元左右。但是由于投资风险很大,又没有很健全的退出机制,导致民间资金投入高科技的动力不是很足。所以对于发展科技产业,引入资金是第二位的,主要看重的是技术的溢出效应。随着零配件的本土化生产,技术人员的流动,产品的示范作用使行业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升。中国的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由于中德合资奥迪项目的上马,一汽积累了设计生产红旗轿车的技术基础;意大利冰箱技术项目的引入与我国冰箱研究、开发、生产能力的提升;还有彩电技术提升与日资的进入都是这种情况。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核心技术终究掌握在国外,而且跨国公司往往采取独资的方式,其产品对国内产品有很大的压制作用,所以不能引进国内能够达到的技术项目,这种项目的引进是弊多利少。相比之下,超前国内技术水平的高技术项目对国内技术发展有加速作用,其引入是利多弊少。总之,对于外资引入这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区别对待。

中国民营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一)传统产业二次创业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二次创业型是最需要予以关心的。因为在现阶段,大量的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主体,经济增长、就业和税收还要依靠传统产业。据笔者在浙江省的调查,二次创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国内市场饱和;缺少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研发设计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低,出口订单流失;融资难;缺少相关辅导机构的支援。

问题的解决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和扩大创新网络,逐步由国内延伸至国外。下一步是更多企业以更加完善和更加广泛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固定网络。由于国内对科技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国内的先行者应该将组合要素的范围向国外延伸。可以采取与国外研发机构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或者直接将研发机构建在国外等形式。政府要协助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能力。通过资助大型科研机构的服务企业活动,通过设立海外设计中心,建设全球设计资源网的方式提升产品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其次,企业家应该更自觉地建立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研发的创新机构和创新队伍。有实力的要逐步开始部分的自主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逐步由模仿创新,接受别人的科研成果到自主创新,从没有知识产权的移植性创新到完全的自主创新。

第三,技术问题。建立由两项基金委员会参股不控股,民营化运作的产业研发中心,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同时,鼓励现有科研院所转制不转向,继续搞科研。

第四,政府要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包括协助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收集商业情报资料,辅助厂商调查现有和潜在的贸易壁垒,组织海外产品展销团,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融资便利和风险担保。

第五,为企业引进各种人才提供便利,消除政策障碍;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软硬件资源,为民营科技企业培育所需人才。

第六,为进一步提升产业上中下游整合效果,增加企业对市场反应,应该选择支柱行业和重点发展行业,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化标准等方式,推动供应链和需求链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

(二)科技人员创业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虽然创新风险很大,但是科技人员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希望,必须予以大力扶持。据笔者在浙江调查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有资金不足,财务结构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从银行体系较难取得资金支持,企业对会计制度及财务报表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报表失真;对新办企业,所需用地或营业场所费用负担沉重;新办中小企业较大企业更不容易吸引及培训所需人才,且人才流动性太大,降低了创新能力;科技应用、经营管理知识技能的引入较慢,信息不灵;营销渠道不畅;环保、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要求日高,成本增加,新办企业不堪重负。

问题的解决还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总结和宣传科技人员创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宣讲创业和创新。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包括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和各种专场报告会、交流会等,宣讲创业和创新经验。

其次,建立以“辅导”为中心的中介机构,由国家出资建立,无偿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或者政府基金项目,在采取经济资助之外,还应该提供专家辅导。辅导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稽核审计制度诊断性辅导;协助企业健全上市前的各项必要准备;协助企业改善财务结构。这里的辅导不同于服务,服务是针对所有企业,而辅导的对象只是部分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而且,还应该根据科技型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特色,对区域小企业作集体辅导,主要内容有:改善集群企业经营的管理;加强区域集群产业发展组织;产品形象包装设计;大型专业产品展销活动;教育培训;营销渠道建立;新产品研发;区域发展环境规划;辅导成功经验总结与宣传;评选优秀示范企业与辅导成果观摩等。

第三,由政府出面挑选企业经营好、为人热忱、且在地方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负责人、经理人及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经营管理专家,组成民营科技企业荣誉指导员团队,义务开展企业咨询服务工作,收集并反映民营科技企业的要求,落实各地的辅导服务工作。

第四,国家设立国家财政为主的担保基金和创新基金。只给政策不能也不可能全面而广泛,而只能以建立国家基金的方式为核心,同时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在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基础上,担保基金的担保比例可适当扩大为1:20。而且,担保基金要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及管理风险进行专业评估。对于创新基金科技项目,经专家评审后,部分给予无偿支持,部分给予免息支持,部分给予低息支持,并要求自有资金配套。

要使两个基金有效持续运作,首先要建立诚信体系,信用记录优良的可以优先接受各项支持和优惠。其次要建立由各个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队伍,为两个基金服务。此外,金融界为企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供新的资金融通手段。如可转换债券发行与交易,股票柜台交易,代理科技创新基金、新产品补贴、技术改造贴息一整套资金安排。

第五,政府统一规划建立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用于科技产业化项目。动员政府和民间资金,为企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快速取得小额周转金贷款提供便利渠道。

第六,降低民营科技企业和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以利于更多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各项税收政策优惠。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现行优惠政策能够落实。鼓励企业并购活动,保证并购前企业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在并购后能够继续享受。

(三)引入外资发展科技产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探讨外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外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根据笔者在江苏昆山、上海嘉定和浙江宁波、台州的调查,发现当前引进外资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已引入外资的技术水平不够高;产业导向不够明确,各地盲目引进,没有考虑当地产业的集聚特征;倾向于采取独资的形式,技术溢出效应大打折扣。

为此,提出主要解决措施如下:

第一,调整外资政策,突出对高新技术外资企业的优惠措施,推动引入外资技术水平的升级。特别是国内投资环境一流的地区应该在战略上从全面引进提升到侧重高新科技外资企业的引入。

第二,各地应根据本地区产业集聚特征,积极引入与本地产业关联程度高的外商投资,争取在本地开展零配件的配套协作,尽可能多的利用本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推动内资科技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直接借助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本国科技产业,提升本国科技水平。

第四,鼓励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技术、管理人才流动到内资科技企业工作。有条件的内资企业也要加大引智力度,利用一切机会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积极沟通内外资企业的信息交流,采取零部件配套协作会、产品展示会等方式加强放大外资企业的产品、技术示范效应。对于在本地采购零部件,雇佣本地雇员的外资企业应该予以鼓励措施。

为了充分动员民间资金来发展科技产业,有必要重新对民营科技企业予以界定。可以明确民营即是非国有控股,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各种非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和三资企业,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民营科技企业的三种发展模式:二次创业型、科技人员创业型和外资引入型。这三种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各有其特征,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对于二次创业型,最为关键的是提升技术水平,因此采取的对策中首要的和关键的就是要完善创新网络;对于科技人员创业型,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经营管理,因此建立全面的企业辅导制度是势在必行;而对于外资引入型,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另一方面要着重扩大外资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什么叫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知识产业是龙头,知识运营是二次创业的核心。知识运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知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和整合,使知识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先导与主导,使人类由一次创业转变为二次创业,使人类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

领导力专家杨思卓在《统驭》一书中提到,二次创业,重在核心能力:

二次创业的本质是从借外力到练内功的转型,二次创业成功的标志就是拥有别人学不会、偷不走的核心能力。

一家企业不可能同时打造几种一流的核心竞争力。就像3M 公司和本田公司,它们都是把一项技术作为自己的核心专长,并把这项核心技术充分地转化为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来研发产品。

知识运营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运用市场手段和现代信息手段(主要为信息高速公路),开发知识这一精神资源,促使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的“整合器”、“粘合剂”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催化剂”,促使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由生产力中非主导要素转变为主导要素,从而带来社会效益和给运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高科技项目与经济增长方式。

年轻人应该怎样才能创业成功?

中小企业、个人选择各种不同的项目进行创业或二次创业,其项目选择是否正确、投资实施方案是否完善、运作方式是否得当、经营管理能力是否不断得以提高等关键因素,对于创业项目是否能够成功运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个人选择各种不同的项目进行投资运作,这种创业行动实际上更多的是属于二次创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在原有业务中的经营良好,获得的收益和利润形成了资金积累,需要进行新的项目投资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与赢利空间,还有企业进行新的投资是由于原有经营业务市场萎缩造成经营发展困难,因此考虑投资新项目来改善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这种情况下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企业选择新项目进行投资的资金规模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投资规模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资金性质属于是民间资本。 2、个人选择项目投资运作进行二次创业,是现在国内市场中一种很常见的投资行为,这类创业群体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强,多为原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希望通过实施创业项目改善工作环境并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既有扔掉公务员饭碗的政府机关公职人员,也有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骄娇者;投资能力相差悬殊,既有用几十上百万进行投资创业的,也有拿几万资金就不顾一切跳入市场中的弄潮儿。 3、个人进行二次创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情况,一类是企事业单位中的技术骨干力量人员,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业务骨干力量人员,这两种情况下的个人由于属于单位的骨干力量,因此个人能力和工资待遇都要远远高于一般职员,当工作一段时间手里积攒了一定的资金后,极易产生利用个人所掌握的技术或业务优势、另立门户自己创业经营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4、情况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不论是企业利用经营中的利润收益积累资金投资项目,还是个人利用薪金积累资金进行投资创业,它们至少在以前的一次创业中都是成功者(个人凭借工作能力在单位获得提升和优厚待遇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业行为),因此将这些中小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创业形容为二次创业可能更贴切一些。 中小企业、个人选择各种不同的项目进行投资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创业投资项目选择与创业时机把握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属于投资创业的情况,都要牵扯到一个投资项目选择的问题,这个选择投资项目的方式与方法及过程,是很多企业和个人最重视、也最容易忽视某些细节因素的环节,由于经历过一次创业的成功,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个人都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经验,在投资项目选择上也考虑到了自身优势、地方资源、市场变化发展、项目可持续性盈利空间等诸多问题,对于投资行为也多了理性认识并减少了盲目性,这些都为正确选择投资创业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忽略某些细节因素的存在,同样会给创业投资项目在以后的顺利实施中埋下不利的“种子”。 个人选择二次创业还有时机把握是否准确的问题,由于这些选择二次创业自主经营的个人,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或业务优势进行创业,相对说来在技术和业务渠道的贮备上都比较完善,但是市场情况是否良好、个人阅历是否充足、经营管理能力是否真正具备等关键因素,同样会被这些在原单位工作中正处于春风得意状态下的骄娇者们忽视,仓促实施创业行动而造成准备工作不足,给以后的创业路上平添了很多坎坷障碍。 2、创业投资项目实施方案缺乏完善 中小企业或个人选择实施项目进行创业投资,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项目实施方案考虑,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制订一份比较规范的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运作前尽可能考虑全面、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的可能就不多了,这里面一方面有项目操作者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而制订不出完整的方案,也有过于相信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而忽视项目实施方案制订的意义和作用。 不论是几万的投资项目,还是几十上百万的项目投资,都不应该忽略制订规范化的项目实施方案这一基本步骤,必要时应该请专业朋友或机构提供帮助,在外界的协助下进行项目投资方案的制订和修整完善,并尽可能多的发现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或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前做好各种情况下的应变准备工作,对于二次创业的企业或个人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3、投资创业项目运作方式是否得当 二次创业的企业或个人由于有过成功,因此在项目的实际运作中会借鉴以前的经验而提高成功率,但是实际经营运作中也会存在着很多难以避免的失误,而给创业项目的顺利运作造成很多障碍,轻则使创业项目的实施难以顺利发展、经历很多的坎坷挫折,重则造成创业项目的无法运作、中途下马而发生严重的投资损失。 A、创业项目运作初期的过度铺张浪费、追求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是造成很多创业项目运作后期发生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二次创业的企业或个人很容易在租赁豪华气派体面的办公场所、购置高档办公设备和用品、设立全面的办公机构和人员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忽视了创业初期节约开支的重要性,一来是很多经营者抱有必胜的信心,因为一次创业的成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来有些经营者属于是终于自己当家作主了,抱有怎么也要扬眉吐气大干一场的心态;殊不知在创业项目的运作中充足的资金保证是成功创业的最重要因素,太多的企业或个人二次创业失败,不是输在对市场的把握和经营管理能力上,而是输在经营资金的严重匮乏上,但是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往往也是经营者自己。 B、创业项目经营运作中缺乏规范化、过度节省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会给创业项目的正常实施和发展起来以后的良性运转增加很多阻力,这种情况下的经营者在经营成本控制上做的很到位,运作经营创业项目中能少花钱就少花钱、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甚至于到了该花钱也不花钱的地步,只要是自己能够做或将就完成的工作,绝对不会花钱去请人完成;这样一来虽然是节省了创业资金,同时经营者自己也在承受中巨大的工作压力,并且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自己并不熟悉或具备优势的工作上,真正自己能力所在的工作却抽不出时间完成或延误,这样产生的后果也会很严重,由于创业经营者的精力和阅历所限,会造成创业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困难重重,并且会在实际运作中出现“该花的钱没花、不该花的钱大把花”现象,最终造成资金周转紧张项目难以运作的局面。 C、创业投资项目运作中忽视了与外界的合作,外界的合作是指能够给自己运作创业投资项目提供各种支持作用的单位和个人,这些单位或个人由于在某些专业或领域具有优势,是帮助创业投资项目经营者减少失误、降低经营成本、拓展业务渠道的重要力量,如果经营者忽视了这些外界有用力量的存在、没有充分利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能会造成创业投资项目的运作周期加长难以尽快产生经济效益,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分工协作的越来越细化,每个企业只有不断加强与外界的合作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具有垄断性地位的行业或经营业务在现实市场中是越来越少了。 4、创业者经营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得到不断提高并加以改进 创业投资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运作,实际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诚然,创业者多是拿自己的钱在做自己的事业,其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毕竟每个人都不会是全能,创业项目经营者本身也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个人缺陷,能否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创业者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否善用各种优势力量来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帮助,能否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包括内部员工)来减少失误并加快创业投资项目的运作,这些都是制约着创业投资项目能否成功运作的因素;市场是在不断快速变化中的,任何一个创业投资项目都仅仅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微小分子,只有创业经营者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不断前进,才有可能使这个弱小的分子在市场浪潮中获得生存并得到发展!

满意请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减人员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出口创汇等分别增长了20倍、15倍 、23倍和50倍。

5.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此外,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要注意调整好五大关系;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吸纳劳动力与科技含量的关系;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四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五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上述关系,把握好重点才能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紫薯百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在创业和二次创业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