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公益创业的发展如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公益创业的历史发展

公益创业的历史发展

这也是Johnson. S混合模式中所提到的营利企业开展社会福利性质的商务活动,还包括营利企业基于提高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而开展的社会活动。

我举大家熟悉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为例,它开展的“烛光行动”、“教师责任行活动”、“西部支教活动”、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等等都属于开展的公益活动这一类。这属于公益创业。

在高校里就体现为各种社团或者组织开展的活动。举湖南大学为例,学生会的诚信伞、经协的市场营销大赛、FLY的支教活动、英语协会的英语沙龙活动、以及各种有组织的志愿活动也属于公益创业。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部门)之外的一些志愿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协会。典型的如红十字会,希望工程,中国慈善总会,李连杰壹基金等。

这应该是公益创业中比较好理解的一种类型。狭义的公益创业主要就是指这一类。但是即使是创办非营利组织,也可以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来产生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公益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经营所得不是为个人谋取利益,而是将所得造福社会。

这里我举壹基金为例。

壹基金的运作更像一个公司,整个管理、人事、公关、市场、业务、财务等,完全按照企业运营的方式来架构。为壹基金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关、审计公司,都是世界一流的。麦肯锡、贝恩、奥美、德勤等等。唯一差别是壹基金以公众效应、大众利益为目标,而不是以挣了多少钱为考量。可以说壹基金用公司的运营模式,融入了公益的内涵。

举一个例子说明壹基金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来产生经济效益。2009年8月27日,壹基金携手汇源集团在北京宣布战略合作。汇源集团向壹基金一次性捐助100万元善款,今后消费者每购买一瓶汇源果汁,将会有一元钱以汇源代捐的形式捐赠给壹基金。所有善款将用于双方共同关注的儿童、教育等领域。

当然,壹基金的运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受一些误解,正如壹基金计划执行主席周惟彦所说“懂的人会说你是公益创投,不懂的人会说你是在洗钱。”公益组织以企业化行为发展在中国似乎没有前车之鉴。而国外的公益组织的基金95%的钱是可以拿去做其他产业投资的,只要拿5%就做公益,就已经是一个发展正常的公益组织。所以公益创业理念的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社会企业模式)

社会企业就是狭义上的公益创业,介于传统慈善(philanthropy)和实业(entrepreneurship)之间。举个例子:

如果我有一百美元,我将这一百美元买了100箱饼干给穷人吃,吃完了就没有了,这就是传统的“慈善业”。衡量一个慈善机构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它能否有效利用这100美元。

如果我将这一百美元投资办厂,办了一家饼干厂,雇佣100个人为我服务,这就是传统的“实业”。衡量一个实业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它创造了多少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就业问题)。

如果我将这一百美元也投资办厂,雇佣70个之前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并为他们培训使他们就业,这就是社会实业了。首先,我办厂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让残疾人就业,解决社会问题,所以衡量一个社会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我是否有效地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其次,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可持续发展的--我给残疾人的不是饼干,而是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和机会。

尤努斯的乡村银行是一个典型代表。1976年,孟加拉大学教师尤努斯以27美元分别贷款给42个农妇。到了2009年,“格莱珉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这家银行有着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格莱珉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

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借贷模式:

贷款申请人要先清楚的了解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方式,这样他们才有资格借款。偿款通常从借款的第二周开始,尽管看上去会有些压迫性,但这也缓减了让借款人承担在年终偿付一大笔钱的压力。借款者要有6-8人构成“团结小组”,相互监督贷款的偿还情况,如小组中有人逾期未能偿款,则整个小组都要受到处罚。借款发放和偿付每周通过一次“中心会议”公开进行。

有一些对尤努斯自助式的哲学的人有怀疑的人会问,尤努斯的项目为什么还要去盈利?尤努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许多为穷人服务的机构往往过于依赖捐赠而不能实现自我富足:“这就好像对一位病人说,他一天可以呼吸23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将由政府为他们供给氧气。这意味着你得靠他们的怜悯而活着。一旦政客们改变了主意,或者什么机构把他们遗忘了,那你就死定了。”他还说道,许多援助项目仅仅是把贫困降低到社会可容忍的程度,而并非是要去消灭它。

尤努斯近几年在大力宣传一个崭新的企业模式——社会企业。有人怀疑“社会企业”的概念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想法,尤努斯说,那是因为“传统的经济理论没有为此提供理论支持”。他以慈善为例解释说,有人捐100美元、 1000美元,也有人捐100万,还有人捐10亿。“为什么不把捐出来的钱用来建立一个社会企业呢?这样的企业可以自给自足经营得很长久,可以不断满足更多需要帮助的对象。而单纯的慈善行为,钱捐出去后确实可以满足一定的需求,但对这些慈善企业来说捐出去用掉了,钱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而把它变成社会企业之后,这个钱就可以无限次地循环下去,社会企业也会持久地存在下去。” 因此,他认为“社会企业”绝不是一个理想化的问题,而是一个效率问题:“与慈善捐款相比,社会企业的救助效率更高。”他对这一企业模式的推介热情几乎超过了令其成名的小额信贷。

尤努斯已经成型的社会企业,名为“格莱珉达能食品公司”,是由格莱珉银行与达能集团共同建立的。主要是为孟加拉的数百万营养不良的小孩生产一种特别的酸奶——有针对性地添加所缺乏的营养元素,然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这些贫穷的小孩。如果这些小孩每周两杯、连续喝8-9个月这种酸奶,就可以补充所缺的营养元素,成为一个健康的小孩。“对于社会企业的CEO业绩考核的指标,不再是他一年赚了多少利润,而是有多少儿童摆脱了营养不良。”尤努斯说,“如果能把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放到宏观经济框架中运行,那么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中国公益创业网等都是属于公益性社会企业模式。 典型的如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联想公益创业计划项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管理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公益创业不应仅仅局限指物质资本投入产出,还包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等投入产出。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英国还有什么值得向中国推荐的话,那就是公益创业了!”但在国内,公益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对公益创业的研究做出了极其有意义的探索,开辟出了一条公益创业新路。这个定义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公益创业想法

公益创业也叫社会创业,简单来说就是以公益项目为形式的创业,强调不仅要创造商业价值,还要谋取公众社会利益。公益创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在做公益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资金收入。

目前比较火的公益创业项目有:开设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食堂、为留守儿童研发在线教育平台等等。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如何看待公益创业?

个人认为,公益创业,狭义上就是非盈利的模式,这些可能和公益,扶贫挂钩,但公益要长久,一定是要保证创业者和服务者的基本回报的,所以广义上的公益创业,我觉得就是根本上你的创业初衷和创业目的是和公益挂钩的,都可以称得上公益创业,而其模式并非一定是不盈利的,反而是可以以商业的手法。就像马云说的,我们应该是“公益的态度,商业的手法”来做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打着公益的旗号做事,就彻底反过来了。

公益创业和传统创业有什么不同?

公益创业更强调解决社会问题。

公益与商业的核心区别在于创业中的核心诉求以及创业者的根本内驱力——一般说来,商业创业强调通过实现客户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公益创业则强调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探索那些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府有心无力,企业有力无心)之下暂时无解的社会问题之解决方案。

公益创业的介绍

随着近年来公益事业愈发受到重视和各种公益组织不断涌现,“公益创业”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所谓的公益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在保证组织不偏离公益性的同时,借助一些商业手段来实现公益组织的“造血”功能,让组织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从事公益服务。1自2006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奖,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公益创业热潮。但中国公益创业整体起步较晚,袁子弹是深圳提出“公益创业”模式第一人。从2006年开始,他就立志要探索出一条既能加强公益自我造血功能,又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的“公益创业”模式。22006年湖南大学率先创建中国第一个以“公益创业”命名的社团--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2009年前后,伴随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论坛、团中央“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清华大学公益创业实践赛”等系列活动比赛在国内的开展,公益创业在中国开始逐步发展。如今在公益圈、创业圈,人们逐渐意识到公益创业对社会和谐发展与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与之相关的“社会创新”、“影响力投资”、“公益创投”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一个以“公益创业”为核心,为实践孵化、教育培训、传播推广、投资等为配套的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公益创业如何发展 影响公益创业因素

公益创业如何发展 影响公益创业因素

随着创新创业和公益理念的广泛传播,人们开始关注公益领域的创业活动,公益企业在我国应运而生。公益创业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呢

公益创业的环境是指所有在公益创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因素的总和。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在活动、生产或服务的过程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的环境因素从多种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评价,总结之后分成五大类:政治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非经济环境因素。中国的公益创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些环境因素对国内的公益创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治环境因素

政府针对公益创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都属于能影响公益创业的政治环境因素。政府的职能在于影响市场的结构并且促使市场更加有效地发挥其效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取消一些造成市场缺陷的因素,还可以通过强制措施对这些不利因素进行干涉。目前,我国在公益创业的政策制定环节上显得十分薄弱。大多数地区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对公益创业真正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只有在北京、上海、深圳等较发达的城市,政府部门会对公益创业有着相应的政策。由此可见,中国目前的公益创业者在缺乏公益创业扶持政策的环境下,在公益创业初期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申请和建立一个项目的时候,将必须经历大量繁琐的流程,并且面对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条例也要一一遵守。

二、文化环境因素

文化环境因素包含着很多方面,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便是高校教育以及公众认可度。高校教育对公益创业的影响在于大部分公益创业者都是出自于高校。学校是否开设公益创业的学科,是否对学生传授有关公益创业的各方面知识,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公益创业者的能力和水平。同样的,社会大众是否了解公益创业,是否真正支持这样新型的创业方式,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中国公益创业的发展。在没有社会大众以及各大高校支持的状态下,公益创业者很难有信心进行

公益创业。目前,以湖南大学为代表的'各大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公益创业的课程,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激励公益创业的活动。这使得公益创业慢慢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给大学生们一个新的毕业后的选择。这种社会效应给予了公益创业者极大的鼓舞。

三、技术环境因素

公益创业对于国内的创业者来说是相对陌生的,一些创业者或许只是对这种创业类型很感兴趣但同时又缺乏基础的企业技能。当公益创业者面对社会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他们并不能很快找到关于此类创业的很多信息与资源,因为它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无论从理论与实践在国内都不是十分的成熟。当国家现有的政策针对公益创业的外部协调工作非常有限的时候,创业技能培训项目便是公益创业者们十分渴望的。

目前此类公益创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国内已经开始崛起,它们通常被称为公益创业孵化器。它们在企业技能的服务内容包含内部治理、战略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服务在公益创业者创业初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四、经济环境因素

社会企业本身并不是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一类企业,它只是通过一个商业的运作模式以实现社会价值。通常一个公益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主要困难便是需要财政方面的支持。但是,因为社会企业的特殊性,筹资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一些能够有资金的机构,通常会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项目来投资,或者保留资金到企业已经成功启动之后,再给予帮助,这就使得一些公益创业者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从银行以及一些贷款机构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愿意对小型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原因是小型企业通常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费用,并且很难去监督和控制贷款的流向。目前来看,这是极为重要并且有待改进的一点。

五、非经济环境因素

非财政因素是在财政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公益创业者提供的其他服务。例如:市场调查,制作企业计划以及贷款等方面的支持,等等。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创业服务机构便是公益创业孵化器。在一些基础实施并不健全或者现代化的设施价位很高的情况下,公益创业孵化器通常会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公共设施、快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及以相对较低的价位提供顾问以及咨询服务。

;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六个观点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六个观点

公益领域比较讲理念,不太讲利害。虽然是好事情,但是不太好沟通,不是看有没有合作价值,而是看有没有共同理念。那么大学生公益创业要注意哪些

观点一: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大学生公益创业是商业创业的前奏,公益创业项目未来也可以转化为商业性项目。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不一定非得从创办商业企业来进行,并不一定是要创办企业来产生经济效益,还可通过创办兼顾经济利益能可持续的非营利组织,通过研究,通过发起公益活动来参与创业实践。公益创业强调创新精神,强调实践精神,公益创业实践是对社会实践形式的升华,弥补了当前教育缺乏实践的弊端。

观点二:公益创业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方法

公益创业另一种说法是社会企业家精神,创业者在创业伊始就选择了一种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融合在一起的组织形式,能走得更长远,对社会、对个人、对生态的意义将更大。传统的创业是指创办企业,强调经济效益。公益创业强调社会价值取向和公益性,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育人模式。应对当前社会的功利主义心态。

观点三:公益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渠道,

公益创业是一片蓝海,将成为大学生生涯发展的一种新选择。在我国,公益创业拥有庞大的社会需求。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日渐深入,一部分由国家供养、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将改制为民办公助的非营利组织,从而为弱势人群提供服务。中国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为0.34%,而世界平均水平近10%。可见,公益创业将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观点四:公益创业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新方式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千名网友的调查显示,96.4%的人赞成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其中38.2%的人表示非常赞成。参与公益创业可以实现自身的成长,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公益创业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公益创业突破了以前大学生或者找一份工作就业,或者进行商业创业的两种套路模式,从社会需求来看可以预见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观点五:公益创业是满足大学生追求成就感的新手段

过去的几十年特别近十年,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比较单一,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创富”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关键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日趋多元。未来会有很多高校更加以培养出社会企业家而自豪。

观点六:公益创业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新力量

公益创业行业包括公益创新行业、社会企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领域,将来终有一天会有更多的社会企业,中国公益创业整个行业解决就业人数一定会达到全国5%,创造GDP也会超过5%。欧美一些国家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中国用30年使经济发展大有飞跃,未来十年也可以让社会发展有大的飞跃。公益创业或社会创业的发展,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发源地,助推器。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无疑将大大助推社会公益事业更好的发展。

公益创业的20个忠告:

1、进入公益领域前,最好做点别的:先干点别的,容易切中要害,积累经验用得上。

2、自带两年干粮:公益领域创新、社会领域创新,很难像商业那样找到天使投资,是要口碑的,虽然有孵化器给小额资助,但是是不够的。不能让公益把自己做成弱势群体。至少两年不需要赚钱、不需要受到干扰。还有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家庭负担。很多机构活着不太容易,死也不太容易死。

3、不比实力,不比效率,蓝海是天生的。运营理念和产品不是从效率出发的,社会企业就是看到NGO没有效率所以用商业来运作。但纵使是社会企业,也很难和企业拼效率。

4、药方和病人一起找。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拿着药方去找病人。

5、不无谓坚持,不随意放弃。一个模式需要坚持一定时间,如果坚持两三年就会看到曙光。

6、干不成是宿命,干成一个算一个。可能做到一定的规模后,周围的期望值会很高,会很有压力。

7、公益界不能没有大腕,但是也不能依赖大腕。大腕也有枯竭的时候,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做下去。

8、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公益领域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去做解决问题的`实验,然后去推广,任务就完成了。

9、我们是强人,我们只是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公益机构在谈判的时候应该是理直气壮的,是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如果你能帮他们花好钱了,某种程度上是帮资助人解决了他的问题。

10、合作的地位不同,才能够合作。政府的科层制不太容易解决社会问题,企业也有弱点,如果不能赚钱、不能分利益,是很难立项的。所以NGO才有合适的空间。

11、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一个NGO的收入如果只来源一个资助方,是很难去博弈的。应该多元,应该独立性强,才能获得尊重。如果只依附一个利益集团,很容易被遗弃。

12、盲目接项目就像喝盐水。有的甚至陷入了不断做重复的项目,谈项目,哪怕亏钱为了机构运转也接,把核心竞争力和理念忘了,会使得组织越做越辛苦,项目也很难形成可持续效果。有时候停一停会有效果。

13、筹到核心成本才能可持续。筹集核心成本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样的团队多卖几次,但也是很危险的,会很累;另外一种是找到资助核心成本的资助方,比如深圳社工是按照岗位购买的,而且也有一定比例是照顾机构的管理成本的。

14、因人设事,自己带人。公益领域就没人可挖,没有人才储备。

15、高层讲使命,中层讲专业,初层讲待遇。中低层人员的待遇我认为应该尽量靠近市场价格,要给予体面的收入。在国外,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员收入差别不大,高级的差别大一点,可能中低层人员还高过企业同层次的薪酬。

16、多宣传项目,少宣传机构,不宣传个人。组织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站在道德高地看公益,这样不太好。给我们一个机会能让我们做事就很好了,如果自认为占据了一个道德高地,那就很危险。

17、价值观要早定,多讲。价值观可以帮助做管理,而且可以去识别这个人适不适合。比如宗教背景的组织管理起来更加容易,非宗教背景的公益组织人员流动更频繁。机构领导人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宣讲自己的价值观。

18、社会问题社会解决。我们解决的就是社会问题,就应该动员社会资源来解决,越多人参与会有越多人了解这个问题。你的成功是在于动员了多少人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要找到拥护群和同盟军。

19、有种爱叫放手。创业者的离开比较难,公众也觉得机构就是他。但是对于组织来讲,如果机构组织都是靠创办者维系的,是很危险的。如果做一个社会创新,三到五年一定要离开。要有一个体面离开的机制。大量的组织在一个人手上是危险的。

20、终身修炼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做公益最大的受益人应该是我们自己,享受这样的过程,不应该是把机构的目标作为动力,而应该去享受这个过程。

;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紫薯百科关于公益创业的发展如何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