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李嘉诚创业方法大全,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香港首富李嘉诚是怎样创业的?

香港首富李嘉诚是怎样创业的?

最佳答案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中国历史十大富豪排行 瞒着学校地下创业 亿万富翁成功路

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风波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长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客户有信,与员工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一九五五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一九五七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常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吃亏是福”的道理。

投资房地产业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李嘉诚被行内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雅号。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反而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

一九五八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单位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常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一天,决定实行“人弃我缺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七十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六百三十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三十五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四百万港元。

一九七一年六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一九七二年七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十一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

“长实”在香港准备上市期间,李嘉诚遇到不少障碍。在那困难的时刻,他都得到夫人庄月明的鼓励。庄月明是他的表妹,比他小四岁,两人可说是青梅竹马。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香港著名的钟表商,拥有老字号中南表行。庄月明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曾到日本明治大学深造。一九六五年事业有成的李嘉诚跟庄月明成婚。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六千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高级住宅与商业楼宇。到一九六七年,又动用二亿三千万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开创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而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和黄”是老牌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一九八○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票,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树大招风

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欧洲议会发表报告,点名指责以李嘉诚为首的李氏家族生意,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太高,可能对香港经济造成支配性影响,甚至会出现垄断情况。报告又关注李嘉诚两名儿子在若干的上市及收购事件中,获得有关当局的优惠,而这种不公平的特权,将不利于外国商人在香港投资。报告声称:“这个家族的业务共占香港股票市场资本估值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当中包括的行业有电话、移动电话、电力、超级市场及地产等等。”

报告中还提到,二○○○年初,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夺得香港最大电讯公司——“香港电讯”的控制权后,香港不少传媒均关注李氏家族日渐增大的影响力。还有未经公开招标的“数码港”,以及tom.com在创业板上市时获多项豁免条件,这些事件都惹来很多争议。报告更认为,香港有需要引入公平竞争法防止垄断。

李嘉诚纵横欧亚多年,从未被国际间如此高调抨击,故对欧洲议会的报告,立即作出回应,通过旗下的长实集团发表声明反驳,指出该报告不但计算错误,且指李氏家族影响力巨大的评论更属谬误。“长实”发言人称,李嘉诚名下四间公司市值,只占港股市值一成半,连同次子李泽楷的“电讯盈科”,五间公司占股市总市值也不足一成八。

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霍广文亦驳斥有关报告,指tom.com在创业板获豁免部分上市条件,当时只是属于弹性安排,非李氏家族享有特权。他更指称,芬兰、加拿大等地也有个别公司在整体上市公司市值中占了颇大比重,不明白为何欧洲议会的报告只提及香港而不提其他地方。港府也强烈否认在“数码港”事件或tom.com上市事件上对李家有任何偏袒。

至于市场占有率高是否即等于垄断?身兼港府公平竞争委员会成员的浸会大学经济系教授曾满基指出,高市场占有率不代表一定有垄断。垄断是取决于公司的行为,如业内公司实施限制性行为,共同定价或限制供应等。

正当各界争议不休时,事情只相隔一天,李嘉诚再被欧洲委员会警告,指“和黄国际港口”在一九九九年收购鹿特丹欧洲组合码头时,可能违反欧盟竞争法,并强调如果被裁定属实,有关合并的交易可能要被取消,“和黄”更要面对罚款。据悉,欧委会所持的理由,是这个商业计划未被知会,这宗交易可能违反合并条例。

欧委会追查一宗未被通知的商业合并计划,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和黄国际港口”当即发表声明,否认有违反条例。

欧洲议会如此高调地把李嘉诚点名,引来了很多猜测。香港著名经济学者曾渊沧在《香港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欧洲议会突然管起香港的经济,这主要是欧洲商人已经开始对李嘉诚的商业王国进军欧洲感到不安,因为不少欧洲商人已经尝过败在李嘉诚手上的滋味。他在文章中指出:“千千万万的欧洲人已经在使用‘和黄’欧洲提供的电讯服务。‘和黄’卖英国的Orange(英国一移动电话通讯公司),获利一千一百亿港元。之后,‘和黄’再卖MMN电讯(德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商)与沃达丰(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之一)的部分股权,不但获得近千亿港元的现金,也轰动了整个欧洲。欧洲商人才真正明白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李嘉诚,是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他们开始惧怕李嘉诚,因为他们不是李嘉诚的对手。

“看李嘉诚从卖Orange开始,每一仗打得多漂亮。不但不断地增加现金收入,也取得了英国3G牌照、意大利3G牌照。当人人出高价抢德国3G牌照,‘和黄’急流勇退。全球电讯股股价急跌后,拥有大量现金的‘和黄’才来买平货,以低价取得德国的3G牌照。这样出色的商业手法,是应该赞扬的,为什么欧洲议会会反过来抨击李嘉诚呢?”

是非不断,但公道自在人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家商业王朝”当然会继续在全世界绵延下去。除了迎接无限的商机外,它还将不可避免地迎接更多国际间的挑战。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正能量创业故事

最佳答案李嘉诚在华人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财富和地位至今无人企及。当然李嘉诚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的双手打拼得来,而非上天无端赐予。

1928年,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的一个普通人家,12岁时跟随父母来到香港定居。少年的李嘉诚就开始了学徒生涯,随后又做过很多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长期的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岁时李嘉诚就成为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29岁时,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开始了人生的腾飞。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李嘉诚少年时就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因而也更加发奋努力。别人工作八个小时,他就要工作16小时。长期在商场摸爬滚打,让李嘉诚养成了有备无患的性格特点。“凡事必有充足准备后才会去做,做生意就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做好万全准备。”正是这种严谨的作风让李嘉诚稳扎稳打的走了下去。

如今,国内的创业者有很多,创业风潮席卷大地。虽然有不少人取得了成功,但更多的人是品尝到了失败的味道。确实,想李嘉诚这样的人只有一个,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创业飞黄腾达。但是李嘉诚的故事,可以教会我们很多道理。他肯吃苦,肯奋斗,愿意多花时间在工作上,做事情严谨认真,做生意敢拼敢做。这样的李嘉诚,一直以来都是无数创业者的榜样和楷模。

李嘉诚如何创业

最佳答案李嘉诚的创业故事如下:

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草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脚踢。

1950年夏,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为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只是他没想到,创业不久,就遇到了空前危机:客户退货,产品积压,他一筹莫展

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仅5万港元。厂房是租借的,由于数十万大陆难民涌来香港,香港闹房荒。李嘉诚资金紧张,只允许他租廉价的厂房。

厂房里的压塑机亦是破旧不堪,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香港增加许多塑胶厂,业主多是小本经营,就有人专做旧机器买卖。当时谁都不曾料到,扯欧美塑胶商衫尾的香港人,会成为世界塑胶业的大粒佬,出口量居世界第—。

李嘉诚脚踏实地,不动声色去实现他的抱负。勤能补拙,他仍是初做行街仔的老作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每天大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乘出租车,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双脚行走。他是那种温和持稳、不急不躁之人,但是行走起来却快步如风。他的时间太紧了,既要省出租车费,又要讲究效率。这种疾走的习惯,李嘉诚保持了很多年。据汕头大学的教师称,李嘉诚在他捐赠兴建的汕大视察,上楼穿堂,步履矫健,陪同他的中年教师都气喘吁吁,颇感吃力。

中午时,李嘉诚赶回筲箕湾,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大家就蹲在地上。

第一批招聘的工人,全是门外汉,唯一的塑胶师傅是老板李嘉诚,机器安装、调试,直到出产品,都是李嘉诚带领工人一道完成的。第一次看到产品从压塑机模型中取出来,李嘉诚非常兴奋,破例奢侈了一番,带工人一道到小酒家聚餐庆贺。李嘉诚常说自己是个悭吝之人,他的部下说他悭己不悭人。

晚上,李嘉诚仍有做不完的事,他要做账;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明天的生产。业余自学是不可间断的,塑胶业发展急速,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被开发出来,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李嘉诚住在厂里,一星期回家一次,几乎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草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脚踢。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顺应了当时香港经济的转轨。加上他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出货。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和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工人,质量还是提高不起来。

雪上加霜,有不少客户拒收产品,还要长江厂赔偿损失!原料商、银行纷纷上门催款,李嘉诚真是焦头烂额。回到家里,母亲见他郁郁寡欢,弄清状况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住持。云寂和尚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谷种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俩的谷种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悟出母亲话中的玄机—一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第二天,李嘉诚回到厂里,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经营错误,说了一番渡过难关、谋求发展的话。紧接着,李嘉诚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一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

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但他却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他又像初做行街仔那样,马不停蹄到市区推销,然后陆续收到货款,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长江塑胶厂开始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 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是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8个月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2015年3月下旬,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达成最终协议,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约合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诚基金会决定未来8年再捐资20亿元支持汕头大学建设,曾被传要从汕头大学撤出被证实为谣言。 2018年5月10日,李嘉诚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诚辞去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职务;9月,李嘉诚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李嘉诚如何创业?获得了哪些辉煌?

最佳答案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

事业辉煌

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嘉诚可谓是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没有父辈的庇荫、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只是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与出色的决断力在残酷的商业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而现在,创业与李嘉诚那个时代相比,又多了许多便利之处,一是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二是互联网的兴起给了创业者更多的机会。

李嘉诚:如何创办小型企业

最佳答案李嘉诚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发展到今天拥有一个多元化业务的商业帝国不是偶然的。他在初初创立塑胶厂时,就全身心投入,除了做企业的管理外,还承担了设计、推销、采购等多种职能,勤奋刻苦优于常人。 但真正让他事业发展壮大的,是他深谙小型企业的发展之道:找到独特的市场定位;诚信无欺,迎难而上;知人善用;不断累积企业声誉,赢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独特的市场定位李嘉诚开办长江塑胶厂时,主要生产塑胶玩具和塑胶日用品,与当时其他业内企业并无明显的差异。 为了使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李嘉诚日夜思索,发现了塑胶花的商机。他于是飞赴意大利参观塑胶花工厂,并应聘进入工厂学习塑胶花的生产、制造工艺。 回到香港后,他确定塑胶花为公司业务主攻方向,召集业务骨干在一个多月内开发出适合东方人审美标准新品塑胶花,并以低廉的价格快速上市,迅速占领了香港的塑胶花市场。 诚信为首,迎难而上长江塑胶厂开发的塑胶花,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因此接到了大量定单;但也遭遇扩张时通常遇到的资金短缺的困难。 故事起因于某欧洲批发商希望大量订购塑胶花,准备预付订金,但希望李嘉诚提供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担保,保证产品可以按时供货。 李嘉诚遍寻亲友、银行,都没有获得担保。但他没有放弃,与设计师连夜奋战,设计出了9款新样品,提供给客户选择。 欧洲客户非常满意他们的产品,在获知李嘉诚没有财务担保后,依然对他说:“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 危机变成转机,长江的产品迅速打入了欧洲市场,营业额及利润成倍增长。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达一千多万港元,纯利一百多万港元。 知人善用创业时,李嘉诚需要忠心耿耿、忠实苦干的人才,他选择了两员干将——盛颂声和周千和,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助李嘉诚创业。 事业发展壮大后,李嘉诚提升优秀的管理人才,霍建宁就是典型。他擅长理财和财务策划,长实全系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债券兑换等,都是由霍建宁策划或参与抉择,35岁时已经被委任为长实董事副总经理。 远见1958年,香港当时的房地产并不被世人看好,李嘉诚果断进入,先后在北角、柴湾兴建工业大厦,后又在1967年香港地产低潮时,购入大量廉价地盘物业,在随后的香港经济复苏中,他成为香港最大的地皮所有者。 利人利己,赢得企业发展的契机。1977年,长实参与地铁遮打站、金钟站的上盖兴建权竞投。竞投前,李嘉诚细心研究了地铁公司的情况,提出了以现金支付为主,竞投地铁车站口的上盖物业的发展权。最后,在30多家竞争中,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公司胜出。 获胜源于李嘉诚利人利己的策略。他执掌的长江实业公司提供现金做建筑费,满足地铁公司现金的需要;上盖商厦建成后,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1978年,长实开发的地铁上盖物业海富中心和环球大厦销售理想,地铁公司主席唐信公开表示:“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地产发展,将为本公司二期、三期工程的车站上盖合作,树立了样板。” 此次合作,李嘉诚获得了商业界的声誉,为日后取得银行的信任,参与其他大型项目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李嘉诚创业方法大全。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紫薯百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