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木匠创业总结,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谭木匠”成功创业有多少的秘密?

“谭木匠”成功创业有多少的秘密?

优质回答“谭木匠”成功创业有多少的秘密?

那么,谭木匠的创业成功,有哪些秘密呢谭木匠的主营业务就是梳子,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就算是拓展了一些业务,也是以梳子为主,所以,人们一听到谭木匠三个字,就知道它是卖梳子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谭木匠”成功创业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段家史

“我的曾祖父是一位知名的木匠,小有家业。由于爷爷沾上毒和赌博,把整个家业输得一干二净,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年轻美貌的奶奶只好求保长将爷爷抓去当壮丁。寒冬腊月,我的爷爷被绑在家乡楼桥头的木柱上,光着脚丫,衣衫褴褛,奶奶让年仅十二岁的父亲送了一大碗肉饭去喂爷爷,爷爷边吃边破口大骂奶奶没良心。两年以后,爷爷战死在长沙,奶奶也一直守寡到死。父亲含恨学艺,成了一个好木匠。

我长大以后一直想当诗人、画家,由于我的天真和浪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近饿死街头,天意不可违,我仍然还是做木匠的命。“

多少企业家成名后,想方设法遮掩或粉饰自己的过去,而“谭木匠梳子”的老板谭传华却在自己的每一个加盟店里,工整地装裱了这“一段家史”。对他而言,没有这些真实的往事,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更没有现在的“谭木匠”。

往事不堪回首。18岁时,谭传华下河捞鱼被炸掉右手;几年后当民办教师,听到一个学校校长为此在背后议论他:“一个人残脚断手,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残了,还不如自杀了事!”他被这句无意听来的话深深地刺伤了。

“我的手也许难看,但我的人并不可怜!”谭传华毅然放弃了民办教师的工作,怀揣仅有的50元钱离开家乡重庆开县,踏上了艰苦寻求尊严的道路。

他曾经为了6个馒头给人画过画像,也曾经当过睡在街边的流浪汉,还曾经被人当成小偷抓进了收容所……当时的他不仅没有获得尊重,还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不怕,眼睛还在动,就能活”,在昆明,当谭传华准备以自杀来告别苦难的时候,母亲在他18岁受伤时说的那句话却猛地将他拽了回来。“是啊,我全身都能动,总能闯出一条生路来!”那是谭传华第一次告诉自己要永远直面不幸的人生。

之后,他卖过魔芋,卖过红桔,卖过塑料花,开过预制板厂,最后终于选择了父亲的老本行——当木匠,在自家的猪圈里开起了木梳厂。

“1993年9月14日,到三峡商城推销,几位服务员对我们的木梳爱不释手,随即掏钱买了8把。看来我们的梳子有市场、有销路!市场万岁!理解万岁!”谭传华在那个装着自己第一笔销售收入的破烂信封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并至今保存着这笔共十六元人民币的“巨款”。

一段历程

1995年,谭传华正式注册“谭木匠”梳子商标。经历过艰难的推销之旅,烧过价值30万元的不合格产品,搞过无数次技术改革,创办过《快乐的谭木匠》宣传漫画报……1997年,谭传华的小木梳终于获得了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就在他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难关挡在了面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谭传华后继乏力。

这是当时中国所有中小民营企业共通的成长难题。1997年8月19日,对银行苦苦哀求没有结果的谭传华愤怒了,在重庆一家报纸上打出整版广告: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银行。在当时的中国,民营企业招聘银行是一件国内外轰动的稀奇事,全国乃至全球100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谭木匠招聘银行现象”,并随后在金融界、企业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银、企关系”的大讨论。

谭传华终于获得了银行的支持,“谭木匠”的知名度也空前高涨。1998年春节,拿到贷款的他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广告,这也是整个木梳行业的第一个广告。第一个孩子再矮小也是排行老大,冥冥中他获得了第一个抢先出头的机会——“谭木匠”毫无争议地成了中国梳子第一品牌。

但市场似乎并不给这个“第一品牌”面子。此刻“谭木匠”的销售模式主要依靠商场铺点。然而,“谭木匠”出名之后,其他木梳企业也开始苏醒,商场终端竞争激烈起来。

就在谭传华发现商场这条路不仅走得慢,而且有日益走下坡路趋势的时候,他无意中尝试建起来的几个专卖店,营业额却节节飙升。与其深陷于商场肉搏,不如另辟一条蹊径,在专卖店上作文章。谭传华立即请来当时大名鼎鼎的“余明阳专家团”,为公司导入CIS.这一导入,谭传华“斗胆”花去了当年三分之一的利润。同时他重新规划企业战略,撤出各地商场柜台,将商业模式转向专卖店连锁加盟的方向。

1998年3月7日,“谭木匠”与第一家加盟连锁店签约,从此开始了特许经营的发展之路。“是特许加盟令谭木匠公司走上了产销可控、渠道可控、品牌可控的长远发展道路。”谭传华告诉记者。

到2000年初,“谭木匠”专卖店已星罗棋布地开了接近100家。然而就在这年春天,专卖店加盟骤降,各地加盟商开始有了抱怨。抱怨的核心是效益:其一,由于产品单一,风格单一,顾客来到店里的选择并不多;其二,谭木匠梳子价格很高,但针对高品味高消费群体的品牌附加值并没有做足。其三,梳子虽好,店堂装修却很一般,常常埋没于商街而吸引不了眼球。其结果,是各地加盟店生意平平淡淡,利润勉勉强强,投资回报率不高,有的甚至亏损倒闭。

这其实是中国所有连锁加盟企业都必须遭遇的一道坎,能否迈过这道坎,既要看企业家的能力,也要看企业家的态度。谭传华能力出众而态度坚决,他说,谭木匠公司有钱了,我们坚决不买高档办公楼,坚决不买豪华别墅小轿车,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一硬一软”之上:硬是好的设备,软是能干的人;硬是产品的质量,软是产品的文化含量。

花了一大笔钱,在绝对一流的“能干人”帮助下,谭木匠既传统又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的新店面设计方案很快拿了出来。自己试装了一个店,大获成功,销售额比老店竟多了一倍有余。

新的店面设计古朴、典雅,充满个性和传统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谭木匠,手工造”的悠久韵味,大大提升了谭木匠梳子的品牌文化含量。推出之后,立即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轰动,高价位的木梳因文化含量的烘托,也似乎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了。口口相传之下,2000年底,要求加入“谭木匠”特许经营网络的人数是1999年的几倍之多。在新店面的形象暗示下,一些消费者和加盟商对品牌的误解令谭木匠人哈哈大笑,他们说:你们谭木匠是百年的老字号吧?

2001年,创业不到8年的谭木匠公司有了成为“百年老店”的雏形。

谁能不被超越?

2004年3月,在安徽举行的全国木梳业大会上,在场所有厂商扬言要联合起来打败“谭木匠”;在位于成都闹市的春熙路店开张时,有记者问谭传华:“像你们这样装修一下、开个店很简单啊,为什么全国其余2000多家梳子厂商没有这样做?”一些国外的咨询公司也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一个只卖梳子的小店能做活已经很难,怎么还能一开几百家……

一位朋友喝醉之后点评谭传华:“你身上最可贵的有两点:一是能听反对意见;二是从不忘记学习。”如果仔细研究“谭木匠”,就不难发现,其实谭传华现在做的事很多都是别人做过的。

谭传华清楚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拼命学习,像海绵一样吸干所有国内外企业的先进思想。他不仅读众多的书,还自创了一门“聊天学习法”,不断找人聊天,对象有博士教授,有文人骚客,也有普通的员工,他总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不同的启发。

学习则得智慧,智慧令人清醒,清醒者不忘与时俱进。

以产品开发为例,“谭木匠”围绕“亲情、友情、爱情、风土人情”的主题,年年滚动推出数百种新款式,如今已有2480个梳子品种,享有12种技术专利,以品种繁多、各店之间不同质化的.优势吸引顾客,也令所有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其实最开始,谭传华的梳子只有10来种,在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思考定位后,他很快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想了无数种办法引进高级设计人才,大搞研究开发。

他甚至不惜重金邀请国外的设计师来设计“战略新品种”:“人们往往由于太熟悉而容易熟视无睹,我请不熟悉中国市场的外国人来搞设计中国产品,一是必有独到之处,二是也有利于打入国际市场。”

事实证明,由于产品的快速更新,不仅能不断地吸引新老顾客,也能有效扩大加盟商范围。“谭木匠”一家专卖店最多能陈列300多个产品品种,以前某一区域范围内只能开一家店,如今由于品种丰富,许多地方多开一两家店,生意照样红火。

本文所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北京招聘会无关

拓展:

《谭木匠》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泗州城奇人奇事多,出生的孩子叫父亲为爷爷,喊父亲的父亲为爹爹。叫没出嫁的姑娘为小大姐,管小媳妇叫他大姐。泗州城的小大姐和他大姐爱美,梳洗打扮都离不开梳子。

泗州人买梳子,爱到谭家药铺。谭家药铺不抓药,只卖梳子。开店的老头儿,有人尊称他为谭木匠,更多的人叫他老谭。也曾有人劝老谭,把谭家药铺的门牌摘下,重起个店名,或干脆就叫谭木匠。每次老谭听了微微一笑,也不摇头,更不点头。

谭家药铺门牌还高高悬挂在店门上,老谭还是不抓药,卖梳子。尽管到谭家药铺买梳子,要把脉,需时间,但泗州人乐意等。据说,有的人患了疑难杂症,抓了许多药没有喝好,用了老谭家的梳子梳头,病竟神奇而愈。

关于谭家药铺为什么不抓药卖梳子,在泗州城有多个传说。但更多人相信谭家祖上是个御医,因为给皇家抓错了一味药,被赐死。为了不让子孙步其后尘,谭家药铺后来就改卖梳子。是真是假,无人考证,但老谭会把脉看病,是真的。不然,他怎么能治好知府大人的病。事情是这样的,新上任的白知府到泗州城不久,身上起红点,奇痒,还失眠。看遍泗州城的中医,喝了太多中药,可就是不见好。白知府找到谭家药铺,要看病。老谭头直摇,告诉他,只卖梳子。

白知府问:“你家梳子能治失眠奇痒吗?”

老谭微微一笑,伸出手说:“想买梳子,就交定钱吧!”

白知府交钱,让老谭把脉。

“三天后来拿吧!”老谭睁开微闭的双眼,“还有,你这不是水土不服,没事要到乡间多跑、多看,城外风景养眼哩!”

白知府的脸就透着红,似信非信。

说来神奇,按照老谭说的时辰方法梳头,七天后,白知府身上的红点渐渐消失,每晚睡得也香。

望着手中的桃木梳,白知府百思不得其解,喝许多中药也没治好的病,怎么用梳子梳头发,就把病梳掉了呢?

白知府想不明白,也不去问,还是按时梳头,经常深入寻常百姓家了解疾苦。从老百姓的嘴里,他知道老谭用梳子帮助许多百姓治好了顽疾,这让白知府对老谭更是高看一眼。

老谭用梳子去掉病人身上的疾病,民间传说太多。但最让白知府好奇的,是谭家药铺的梳子能让西猪山上的十几号山匪弃刀成佛。如果不是老谭用梳子治好了他的病,白知府是不会相信的。

西猪山有一伙响马,专在泗宿大道上抢劫过往富商。响马的头目叫跳山彪,此人虽为山贼,但是个孝子。老母亲头晕多天,吃药无效,有人就推荐了老谭。为给母亲治病,跳山彪亲自骑马带着金银登门请老谭。

老谭也不拒绝,借口说,药铺忙,走不开。

跳山彪见状,单膝跪地,求老谭前去:“只要治好老娘的病,什么条件都答应。”

老谭拿着手里的榆木梳说:“见你一片孝心,好吧,就让家中小女随你上山一趟。”

“这……”跳山彪一脸怀疑。

“不用担心。”老谭微笑如佛。

一杯茶工夫,谭家药铺跑来一匹黑马,马上坐着一身白衣,尽管用白纱蒙面,但还是能看出来是个少年。老谭向跳山彪一挥手:“前方带路去吧!”

跳山彪心里嘀咕,但还是上马,一路西奔。

白衣少年上山为跳山彪母亲把脉,完了,走到院子里告诉跳山彪:“两天后,去谭家药铺拿梳子。”

真是女娃声。望着山路上跳跃的黑马拖着一道尘烟远去,跳山彪自言自语:“行吗?”

转眼两天过去了,跳山彪准时来到谭家药铺。黑牛梳一把,其余还有十八把桃木梳。跳山彪二话没说,照价,全买。

一路上,跳山彪想不明白,别人买梳子,需要把脉,连自己母亲也不例外。可他们兄弟十八人,不号脉,还非卖给每人一把梳子。这个谭木匠不是一般的怪。

回山后,跳山彪用梳子按时帮母亲梳头,七天后,母亲头不晕了。自己和弟兄们天天陪着母亲梳头,却对过往商人视而不见。一想着那事,堵心,还烦。

再后来,跳山彪和弟兄们陪着母亲,在山上开垦土地种粮,还修了座庙,天天面佛,念经,心静如水。

跳山彪放下刀剑,数佛珠,泗州人都说是因为谭木匠,可每次老谭听后,微微一笑。

泗州人这才发现,老谭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位小女孩,天天戴着面纱。有泗州人传说别看孩子小,谭家药铺卖的梳子,全出自她的手哩!

小女孩会把脉,白知府相信,可她会制作那神奇好用的梳子吗?

白知府望着手里的桃木梳想,不管真假,但梳子一定出自谭木匠的手。小女孩是老谭的女儿,称她为谭木匠,也没有错。

(选自2015年第3期《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写泗州城的奇人怪事,手法巧妙,由孩子对父亲、祖父的称呼与别处不同引出小大姐、他大姐,然后引出梳子,由此引出下文对谭家药铺卖梳子的叙述。

B.小说在介绍谭家药铺时设置多个悬念,如药铺不卖药只卖梳子,还有谭家药铺的传说等,这为下文老谭用自家梳子治疗别人的疾病做了铺垫,也体现了魔幻小说的特点。

C.小说对老谭给白知府治病的描写很形象,如用“伸出手”这一动作描写表现老谭的自信和圆滑,用语言描写表现老谭对白知府患病真正原因的充分了解。

D.跳山彪是西猪山的响马,但很有孝心,积极为生病的母亲寻求治疗,不过对老谭木梳的功效和他女儿行医水平持有疑心,但结果发现谭家木梳在治病方面确实不同凡响。

E.小说通过对谭家药铺卖梳子的记述,形象表现了谭家木梳在治病方面的奇效,赞扬了谭木匠的各种善举,表达了人人相互关心最终世界大同的主题思想。

(2)白知府这个人物形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老谭的女儿(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三次写老谭“微微一笑”,每次“笑”的心情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DA

(2)①映衬了主人公形象。白知府有奇痒、失眠的病症,用谭木匠的梳子梳头,最终治好了他的病;并且写白知府深入百姓家听说谭家药铺梳子的奇效等,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谭木匠医术的高超。

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写白知府对谭家药铺的梳子让土匪跳山彪一帮人弃恶从善的事的好奇,引出下文故事的叙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小说主题。通过对白知府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引出介绍老谭的女儿相关情况:会把脉,甚至会制作木梳,所以也可以把老谭的女儿称为“谭木匠”,照应题目,突出、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观点1分,分析1分。答出其中任何两点给4分,疏通语句1分。意思对即可)

(3)①有男儿气概。跳山彪是土匪,杀人越货,但老谭的女儿(小女孩)却敢于跟随跳山彪进山给他母亲把脉。

②医术高明。老谭的女儿(小女孩)把脉后,用谭家的木梳治好了跳山彪母亲的病,让跳山彪兄弟十八人弃刀成佛,可见她医术高明。

③手艺高超。据说谭家药铺的所有木梳都是出自老谭女儿的手,可见她心灵手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第一次“微微一笑”,是谭家药铺不卖药只卖梳子,生意也特别好,但当别人让老谭给自己的铺子重起个名字时,他不置可否,“微笑”的背后,让人感觉到老谭对自己做法的坚守,也让人感觉到他的神秘。

② 第二次“微微一笑”,是当白知府问老谭的梳子能不能治疗失眠、奇痒时,他要求白知府交定金,“微笑”的背后,足见他对自家梳子充满信心。

③第三次“微微一笑”,是一伙响马在老谭家梳子的治疗下放下屠刀,别人因此赞美老谭,“微笑”的背后,体现了老谭的淡定和心满意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男子从IT男转行做木匠,为什么花一年时间制作出了“永动”陀螺?

优质回答导读:在大多数人看来,IT男和木匠这两个行业应该是完全不挂钩才对,毕竟这两个行业的跨度实在忒大了,而且一个是新兴行业,一个是传统行业。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他们当然会选择前者。但是如果从爱好方面来看,这可就不好说了。

今天讲的这位男子就是如此,他从小就很喜欢做木工,而且因为他的父亲还是木工学院的老师,而且他从小就看着父亲做这些东西,所以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对做木匠很感兴趣。但是因为当时家里人并不同意这一点,所以没有办法,他只能从事自己的本专业,成为了一名IT男。

之后这位男子经历了从就业到创业的过程,并且用了10年的时间做起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且公司经营的也算是比较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男子却依然没有放弃自己最先开始的想法,就是做一名木匠。

所以他就毅然决然地关掉了自己的公司,把之前所赚取的一些资金全部都做了投资,开始做起了木匠,而这位男子也从IT男正式转行,成为了一名木匠。不得不说,爱好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真的很大了,因为在现代人眼里,IT行业可是很多人都羡慕的一种行业,毕竟工资高,尤其是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更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向。

但是这名男子之前明明都已经做得这么成功了,很显然,如果他继续做下去的话,一定会小有所成。尽管如此,为了能够圆了自己的梦想,这位男子还是选择做了一名木匠,并且每天都做得很开心。

可以看出,这位男子是自己又开设了一间工作室,在这里他可以每天制作各种不同的小东西,有的是一些小朋友玩的玩具,还有的是一些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东西,例如鲁班做的木鸟说是三日不绝,而这位男子也同样制作了这样一个飞鸟,就是用绳子牵引着,让这只木鸟做出飞行的动作,让人觉得它就是在飞行,看起来很是惟妙惟肖。

不过最让这名男子觉得骄傲的还是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所制作来的“永动”陀螺,因为盗梦空间里说过,如果陀螺一直在转而且不会停止的话,那么就说明了这个人一定在梦里。而这名男子就是因为这句话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制作一个“永动”的陀螺,而且是那种永远都不会停止的陀螺。

不得不说,这位男子在这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赋了,由他出手的东西,每一个都很是精美。同时他还在自己的工坊里开设了面向小朋友们的课程,让更多的小朋友们了解到这其中的乐趣。他表示这也是一种发扬和传承的过程,他觉得这是我们非常珍贵的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才对。不得不说,这位男子的举动也是很让人佩服了,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这么大的勇气,完成一个这么大的跨专业的转行,关键是还能依旧做得如此优秀。大家觉得呢?

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的创业故事

优质回答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的创业故事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的创业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没有钱,没有人脉、甚至没有手臂,该如何创业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但他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拥有几百家连锁店的上市公司。

他就是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如今身家5亿。

一只手臂的他,学过画画,做过老师,卖红薯,开过花店,最后做起了梳子,做出了一家上市公司!怎么做到的

18岁意外失去手臂,25岁差点自杀,一路颠沛流离,差点饿死街头!

1957年,谭传华出生在重庆开县的的一个农村,18岁的一次经历让他终生难忘,这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年他刚刚初中毕业,和哥哥一起到河里抓鱼,但每次都抓得特别少,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做炸鱼。没想到,这一炸,就把手臂炸没了。

失去了手臂就相当于失去了劳动能力,这对于经常要干农活的农民来说是很残酷的。

村里面的人没有一个人看好他,都认为这个人这辈子算是完了,是他妈妈给了他勇气,对他说:不怕,眼睛还在,一只手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所以,他就很努力的去学习画画,这也是一门手艺,以后可以靠这个来养活自己,但最后他并没有成为一名画家,而是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

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谭传华很快就成为全县优秀教师,可是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其他老师和校长的尊重。

为了尊严,也为了证明自己,1980年,23岁的谭传华决定辞掉教师这份工作,拿着50元,离开了父母兄弟出去闯荡。

谭传华先去了北京,后来又去了西北,50元很快就花没了,为了不饿肚子,最后不得不把衣服也卖了,一个价值120元的手表,20元就给卖了。

于是,他成了睡在街边的流浪汉,可以为了6个馒头给别人画画,甚至被人认为是小偷被追着打,甚至还被送进了收容所。

几乎绝望的谭传华一路辗转来到了峨眉山,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想找一个地方自杀。

可能是老天爷也不想让他去死吧,那天山上正好因为下雪封山进不去,回去后他想了想,最后决定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后来,谭传华一边流浪一边画画,好几次差点饿死街头,一场大病过后,不得不返回了老家。在老家修养一段时间后,1984,他决定下海经商。

为了寻找转型,赌上全部身家,发现巨大商机!

之后,他曾尝试过卖红薯、当贩子卖魔芋块儿、卖中药材、开花店、开水泥板厂等,靠开花店赚了第一桶金。

刚开始开花店确实赚钱,不久后开的人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花店也不好做了,这个时候谭传华考虑转行。

最后他决定做起了祖传木匠活——木雕。没想到这一转行差点就把多年的积蓄都亏掉了。

1992年,为了寻找一线生机,他带着全部人的心血来到了深圳参加展览,看到同行的雕刻不仅精湛还便宜,谭传华深深受到了打击。

在深圳逛街了解市场的时候,他从销售员口中得知木头梳子销量高得惊人,谭传华开始考虑做梳子,回来后他问了一些资历较老的木匠做梳子的工艺,得知做梳子和做传统手工木雕,于是开始研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从两块钱到三千块,谭传华看到了希望!

几个月后,谭传华终于做出了第一批梳子,他迫不及待拿到市场上卖,结果两块钱只卖了一把。第一次尝试起码还能卖出,说明这梳子还是有市场,有希望的。

他把卖出的两块钱当成了一种激励,但是为什么只卖出一把,问题出在哪里他问了销售员,才知道原来梳齿又利又短又小,所以顾客才不愿意买。

知道问题的所在后,他回去对设备进行了调整,把梳子做长、做钝、做大些,按照市场的反应去整改。

一个市场认可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成功的产品。经过谭传华对产品的不断改进,梳子的销量慢慢有了起色。

为了更准确地摸准市场的喜好,谭传华和销售团队一起去推销梳子,在一次推销的过程中,他发现销售员在用胶梳子,他觉得很诧异,自己卖木梳子,用的却是胶梳子,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产品,又怎么有底气销售得好

另一方面,不用木梳子,胶梳子应该有比木梳子好的地方,于是,他又拿着胶梳子回去开始研究了起来。

之后,谭传华拿出经过改良的木梳子,让销售员去重庆最好的商场销售,没想到一下就卖完了,这样一下就赚了3200元钱,也让谭传华更有信心把小小的木梳子做大做强。

从加盟连锁到上市融资,再到中国梳子大王 !

1997年,谭传华决定把梳子生意做得更大。做大就需要资金,但解决问题,对于小企业是比较困难的,没有固定资产抵押,银行又不愿意贷款。

无奈之下,他打出了这样一条广告: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银行。企业怎么招聘银行很快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1000多家媒体因此蜂拥而至,对这件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原来是小企业希望可以得到银行的支持,也引起了大家对“银企关系”的讨论,后来,谭传华不仅得到银行方面的贷款,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

虽然有了资金支持,但做木梳的人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竞争力,他把以前的商场铺点模式改为了专卖店的模式。

改为专卖店的模式后,他发现销量一路飙升。那个时候的市场,做梳子的多,但鱼龙混杂,产品参差不齐,很多人并没有很强的`品牌意识,谭传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设立了专卖店,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1998年,谭传华又改为了加盟连锁的模式,此次走上了连锁经营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他投资250万拍摄方言电视剧,没想到却交了100万的学费,最终只收回了150万。

冷静下来后,谭传华不想求快了,只要把店做好就可以了,朝着百年老店的目标去发展。

创业8年后的2001年,谭传华百年老店的目标更进一步了,专卖店开出了一百多家。

一把梳子,做出了十几个专利,两千多个品种,满足了各种消费群体。

2009年12月29日,谭传华实现了谭木匠在香港上市的梦想。

到2010年,谭木匠已经开了853家特许加盟店,甚至开出了国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都有分店,每年卖出350万把梳子,谭传华身家达到了5.32亿,排在重庆富豪榜11位,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梳子大王 。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

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如果放弃了就没有可能,坚持就会有很多可能!

失去手臂后的谭传华,很多人都认为他这辈子完了,可是现在呢

本想当一位画家,却因意外失去右手,带了50块就去北漂,却因残疾受尽冷眼,但他能从头开始,靠着一把小木梳逆袭做成上市公司,他就是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

截至今日(9月14日),谭木匠港股报价3.68元,总市值达到9.15亿,还以“员工近半数都是残障人士”登上热搜。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木梳上市公司,谭木匠每一年都在赚一个“小目标"。

做2元日用品做到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谭木匠2018年~2020年的营收分别达到:3.12亿、3.36亿、2.77亿,净利润达1.1亿、1.2亿、0.8亿,2021年上半年最新统计,谭木匠特许加盟店的数量为1144家。

一把日常2元能解决的梳子,谭木匠售价几十块到上千块都有,平均一把梳子几百块,毛利率超过60%,谭木匠为啥能把一把木梳卖得这么贵,同时赚钱呢?

这要从创始人的创业路说起。

谭传华生于重庆的农村,年轻时因意外被炸掉右手,没法干粗重活,在农村可算是出路艰难。后来又做过流浪画家饿死街头,准备去山里结束生命,遇上大雪封山,还当过美术老师,卖过烤红薯,开过花店干过不少事。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谭传华只好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做一个木匠,卖木雕结果也没赚到钱。

咋办呢?谭传华开始四处进行市场考察,去深圳参加博览会,看看同行的雕刻,结果此行意外做了一个影响此生的重大决定——做木梳!

谭传华了解到木头梳子最为畅销,但市面上做木梳的品牌却很少,于是谭传华开始琢磨梳子这个“巨大的缝隙市场”。

一开始,他当时并不知道梳子如何生产,就去请教师傅,然后把传统手艺和和机器结合改造。几个月后,第一批三峡牌木梳就产出了,销售员卖了一天,卖了2块钱,也是这2块钱,开启了一个“梳子王国”,随后梳子凭借高质量受到热捧。

1997年6月份,谭传华正式将自己的公司改名为“谭木匠”,立志做百年老店;2009年年底,谭木匠成功登陆港交所,谭传华也实现身份的转换,身价高达5亿元。

死磕品质:一生只买一把梳子

如果想让梳子获得足够溢价,以量取胜肯定不行,谭木匠算是个成功典范。

为什么选200块一把的梳子,而不选2块钱的?追根到底还是质量过硬。

其实老谭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做木梳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

1995年,刚刚有所起色的公司,相继完成了一些重大的技术改进。但有 15 万把梳子因技术质量不合格需要烧毁,这时候却有批发商愿以低价收购,如果被收了,总计能拿到100万。

公司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和兄弟们讨论之后,没有一个人愿意将这转手能换100万的货烧毁。

可如果不烧毁,这批不合格的货流入市场,就等于砸了招牌。

为了长远利益考虑,老谭最终决定烧掉。虽然丢了 100 万,但今后的日子还长,还能挣回来。

谭木匠的高端定位决定了价格和质量都不能差,谭木匠全国所有店铺的同系列产品统一定价,且不还价不打折,很符合专卖店的经营规律。

它有强大的礼品属性,根据公司财报,礼品装的销售额居然占据总收益的70%。

谭木匠还专注于增加梳子的技术含量,开发出各种新品。今天的谭木匠的产品 涉及126个种类、574个型号、2480种款式,而且在不断增加。

除此之外,为了让产品更显高级感,谭木匠的所有门店极其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复古元素和古色古香的设计,既传统又现代的基调让消费者路过都忍不住驻足。

谭木匠鼓励一个人一辈子买一把梳子就够了。

看过低复购的,但没看过以一辈子为单位的吧?

在大家盯着快消品的复利眼红时,谭木匠却自己把路走绝。以“逼死”自己的方式,换来的十几年不烂的品质口碑,这狠劲咱不得不服。

青年横财发展会.雪花肥牛.《秃头企业家如何靠卖梳子年赚上亿?》

行动教育. 伊尹.《18岁残疾,25岁欲自杀,光头卖木梳,成就10亿“谭木匠”》

市井财经.叶克飞.《别小看,一把小小的梳子能做成上市公司》

;

浙江萧山小木匠:卖掉家产20万,转走上游,创业20年身家百亿

优质回答20年前卖掉全部 家产2 0 万放手一搏 , 十年后资产过亿 , 三十年后资产过千亿, 李水荣 的创业生涯 堪称 一代神话 。

1956 年 7月1日 ,浙江萧山 一户富商家中 , 一个可爱的男婴出生了。

李家是当地有名的 大家族,李老爷子在 镇上开办了一家印染厂, 厂里的染料用的全是德国进口的高级原料,定位为高端产品,所以厂里的 生意 极为火爆,深得爱美妇人的喜爱 。

李水荣如果早出生几年,还能过一过大少爷的生活,不说多富贵起码衣食无忧。

天有不测风云, 1 948 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冲掉了李家的工厂和仓库里囤积的货物,这让李家一时间萎靡不振,不得不掏出家底来填补亏空。

时间转眼到了 解放后, 还没等李家从此灾难中缓过来重整旗鼓, 外面就已经变了天, 李家 的殷实家底反而成了罪恶,李家彻底破产,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家徒四壁。 而李水荣就出生在此时,正是赶上了受苦的日子,于是李水荣从极度贫困的生活中慢慢长大。

为了 填饱肚子 , 李水荣不得不辍学去学手艺。李水荣来到当地一个木匠家中 当学徒。然而李水荣 天资聪颖, 又肯努力,吃得苦,很快李水荣就学会了许多精细的绝活很快就出师了,随后又因一手好手艺而成为了 当地 有名 的木匠师傅。

渐渐地,李水荣攒了一笔钱,不仅开始带徒弟,还买了一块地,开了 木材厂。

这时候,能开一家自己的工厂已经很不错了,超越了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可李水荣并不满足。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止于此,趁着自己还年轻,一定要拼 一 拼搏一搏。

当时浙江布业很发达,很多商家不远千里来浙江谈布匹生意,于是李水荣打起了布匹生意的主意。

而当时市场动荡不安,当地很多家厂商在互相打压,价格极不稳定,李水荣认为这是一个进军布业的好时机。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藏着商机。”

可开厂没本钱怎么办?李水荣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他卖掉了自己多年的心血木材厂,将凑来的二十万元全部投入布匹厂的建设中。试问,如今有几个人有这样孤注一掷的勇气和魄力呢?

1990 年,李水荣 的 布厂 建好了 。

最初的布厂只有 20 多名工人 和 8 台 机器 。很多人不理解李水荣的做法,可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将多年来经营木材加工厂的经验套用到布匹厂上,过了五年,李水荣的布匹厂已经扩建到了 100 台机器。

然而,由于产能过剩,1 996 年很多布厂都破产了,连 国营纺织厂 都亏损了八十亿元!于是 纺织行业 几乎成为了最惨的行业,破产的破产,转行的转行,可李水荣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转走上游。

纺织行业也分两派,走上游还是走下游。

往下游走则是向着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太过激烈,然而风险小。

而往上游走,技术要求则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会带来高收益。

在这种环境下, 李水荣 却 毅然决定 斥巨资进行 涤纶加弹丝 的研发生产 项目 。

该项目技术含量高,制作难度和 花费的 本钱也多,在这种 大环境 下 , 做这种项目简直 是疯了 。

很多同行甚至偷偷嘲笑李水荣,觉得他肯定要亏得血本无归,已经做好了看笑话的准备,很多人还因为自己趁早止 损离开 纺织行业而暗自窃喜。

然而, 事实证明 李水荣 的判断是对的。

1997 年,国家 为了复苏纺织行业,斥资 引进先进 纺织 技术 纺织行业回暖。 很多家大公司早都跑路了,需要高端染料技术的公司又很少。

至此, 李水荣的荣盛公司 便 成为了行业领跑者, 公司 产值 一年内 上升至 1 亿元 。

到2 006 年也就是李水荣创业二十年后,荣盛公司的 产值超过了 100 亿元 。

2010年 时, 李水荣 就 以131亿元人民币 身家位 列福布斯中国财富榜第37名。 今 年2月26日, 胡润富豪榜发布,李水荣 以370 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 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30位。

短短二十年,李水荣从一个木匠逆 袭成为 千亿产值公司的老总,靠的绝不是单纯的“赌徒心理”。

对李水荣来说,做生意首先要大胆,但是绝不是盲目的大胆 ,而是胆大心细。

一定要弄清自身的长处和短板,扬长避短, 才能大胆做决策;同时 还要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来补足短板 ,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长久 。

明白木匠创业总结-木匠创业的商机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紫薯百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