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余建军创业原因,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运营商流量资费降价难在哪儿

运营商流量资费降价难在哪儿

长期以来广为诟病的网速慢、流量资费高等问题又一次站在舆论风口。近日,国务院总理**提出敦促相关部门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实现“薄利多销”。随后,电信运营商率先下调宽带固网费用。业界指出,流量资费存在50%的下降空间,不过这并非朝夕就能实现,将伴随着4G用户数量增加、基础设施完善同步进行,这也进一步刺激运营商加快流量经营的转型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厂商再度开炮

近日,在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网易董事局**兼CEO丁磊呼吁网速提上去、资费降下来,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和重视。之后不久,工信部公开表态,将推动企业加大网络投资,降低手机流量资费,已立即布置相关企业研究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丁磊并不是第一个炮轰运营商网速慢、资费高问题的人。在此之前,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搜狐董事局**张朝阳、当当网CEO李国庆等都曾对流量费用有颇多微词。其中,张朝阳此前解读搜狐财报时多次提出,搜狐视频业务每年要花费大额的带宽购买费用,成为视频业务“烧钱”困局难解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经营网络音频业务的创业型公司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也曾透露,带宽购买成本已达数百万元。

观察人士指出,无论固网宽带还是移动宽带,可以说是承载几乎所有互联网应用的底层网络,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厂商希望借助社会舆论向相关部门和三大运营商施压,进一步改善网络质量,下调带宽费用,由此更好地提供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事实上,在过去一两年间,互联网企业的OTT应用已对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造成冲击,运营商逐渐沦为网络管道,但管道核心资源仍掌握在运营商手中,互联网企业仍需要向运营商支付一定的带宽费用,在互联网应用免费成主流的情况下,降低带宽成本自然成为普遍性的需求。

国内外差距引争议

联网企业的诘责,使一直以来对运营商资费高的社会大众“讨伐”声音再一次甚嚣尘上,而且公众大多形成了国内资费远高于国外水平的认知。

独立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指出,国内无论固网宽带还是移动宽带,网速与欧美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固网宽带落后美国约五年,移动宽带落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四年。

而通信专家项立刚则并不同意国内通信资费高的观点,他指出,资费被指偏高,与4G网络发展、普及程度及运营商摊平前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有关。实际上,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是异常惨烈的。北京商报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官网获悉,目前4G套餐含1GB流量的价格约在120-150元,还内含400-500分钟的通话时长。由于日韩、欧美运营商的业务类型及内容不同,虽并没有直接可比性的数据,但国内的资费水平确实处于中等偏下。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与国外电信业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国内电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管理体制的束缚,网络经营有着不同的市场主体,但却有着血缘关系,并未放开拳脚展开实质性的竞争,与此同时,运营商内部的发展驱动力不足,业务模式缺乏创新。

一位不愿具名的来自运营商内部的人士叫屈称,运营商既要保证持续的盈利能力,有着严格的KPI考核制度,又要顾及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巨大的建设成本,回报却十分有限,这显然是一个悖论。

流量经营迫在眉睫

尽管运营商有着自己的委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政府部门重视、社会舆论施压的情况下,4G流量资费将迎来下降。截至发稿前,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三大运营商,了解到运营商目前还并未公布降资费的政策,但已在内部商讨。

流量资费下调,对三大运营商来说,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摊薄盈利。近年来,传统的营收主力——语音及短信业务急剧萎缩,运营商向流量经营转型,数据业务在三大运营商营收结构中的比重已接近或超过一半,而流量业务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将使运营商的转型之路再遇变数。

据中国移动最新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中国移动总营收为1608.57亿元,同比微增3.9%;净利润238.3亿元,同比出现5.6%的降幅。而在此之前,中国移动在2014年实现6414亿元的营收,相比上年微增1.8%,净利润为1093亿元,尽管这一数字仍很漂亮,但与中国移动自身同比却出现了10.2%的降幅,成为16年来的最大跌幅。

专家指出,工信部已经表态,三大运营商再度下调4G流量资费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倒逼着电信运营商加快流量经营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流量经营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流量销售,还需要通过创新实现流量的多元化模式。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太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如果你没有犯错,说明你不够努力

【香知蜜读1352】  2019/08/28 星期三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kk

锻炼的人都知道,跑步或者举重一段时间肌肉会酸痛,原因是肌肉轻微撕裂。只要运动不过量,肌肉会修复得比原来更强壮。

人每一次失败都会进化,连我们的肌肉都如此。

史玉柱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 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

很多时候,我们对犯错可以不必那么紧张。

1.一辈子不犯错 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朋友小凯在入职第一天对我说:“我是新员工,我一定好好努力,把出错率降到最低。”

但因为对业务不熟悉,小凯一连犯了好几个错误。搜集资料的时候,格式不统一,发票整理格式不对,甚至公众号配图风格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结果,负责人把她叫过去说了两句。

小凯很灰心:明明很小心了,怎么还老是犯错呢?她甚至一度焦虑到想离职。

在很多人眼里,犯错就是不靠谱、不专业的代名词。

其实, 只要在一个新的领域求发展,都绕不开出错这个命题。

而同样作为职场新人的小刘,就要比小凯坦然。他说,反正是人就会犯错,出错的第一时间,与其惶恐害怕,不如想想怎么补救,下次怎么避免。

出人意料的是,领导对他的印象并不差,觉得小伙子参与度高,并且知错能改。

勇敢承担责任,迅速解决问题,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宽容和信任。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人,没有英雄不是从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中走出来:

亚马逊在前期不断地试错,经历了数百次、数千次的失利,一年损失达200万,

万达集团成功之前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据说在初期创业三年的时间里,当了222次被告。

喜马拉雅FM的联合创始人余建军创业失败50多次,最惨时只剩下8个人。

在成功的路上,没有一蹴而就的童话。 任正非44岁被开除,被迫高龄创业,马云在出租车痛哭,刘强东一夜白头,你还年轻,也不过就失败几次而已。

很多人都忘了,在“勤能补拙”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一次次被打趴下之后,能继续站起来斗一把。

在成功之前,没有谁不被失败光临过。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2.怕犯错的代价,就是平庸

当我们面对熟悉的领域或者一成不变的生活,很难犯错。当你长时间没有犯错的时候,也许该警醒:

我是不是太久没有进步了?

我顶怕一个年轻人跟我说:我折腾不起了。你还年轻,怎么心态就老了呢?

为什么要折腾?折腾意味着你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寻找新的可能。

不少伟大的畅销品,来源于失误。如果没有这些尝试,世界永远不会进步。

可口可乐是很多人的快乐水,但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美国有一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他调制出一种提神、解乏、治头痛的药用饮料 “可卡可拉”,这是可口可乐的雏形,起初并不含气体。

一次有个酒鬼来店里买这种饮料,营业员想偷懒,本来是要加白水兑制,离得有点远,就近兑了苏打水,结果糖水变成了碳酸饮料。再后来,就被推广出去了,有了装瓶的可口可乐。

如果没有失误的勾兑,我们很难喝到这么爽爆的快乐水。错误就像一个事物的缝隙,然而缝隙也可能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胆小鬼害怕裂缝,而聪明人却喜欢从裂缝里看到一个个新的世界。

而受大家喜爱的薯片,据说是1853年由一个脾气很坏的厨师,为了戏弄客人偶然发现的。

有位客人嫌弃厨师炸的薯片厚了,要求把马铃薯切得薄一点,厨师很生气,决定给客人点颜色看看,于是他特意把马铃薯切得非常非常薄,炸的卷曲了,发脆了,然后加了点盐,给客人端了上去。

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客人非常满意,又叫了一份。薯片,就这样诞生了。

如果时刻紧绷着神经,害怕犯错,那你能做出什么成绩?

如果你不想全面的平庸,别怕犯错,别怕尝试,因为通往成功没有其他捷径。

3.每一次犯错 都是一次新的成长

赢家往往经历了了数十次、数百次的失利,世人却只能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

然而,当你接受失利并从中学习的时候,你终究就会变成这少量赢家中的一份子。

我的朋友小颖想创业,于是她跑去问创业成功的表哥有啥秘诀,表哥跟她说:

无论你做哪一行,都要积累个两三年,因为你只有通过失败交够了学费,你才知道这件事从哪儿干。

小颖的表哥一开始去卖网课,赔的精光,他意识到自己不是搞知识的料,网课按照这个套路玩不转,他总结到自己的特长在于亲和力,而不是权威性。

于是他转行做了销售,开始卖养生保健品,又被人骗的身无分文。他又意识到自己缺乏养生的常识,而这起码要积累好几年,重要的是身边还没有一个懂行的人。

第三次转型,他吸取教训,开始留心身边有没有懂得某一行的行家。他发现自己的媳妇很懂得奢侈品,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新想法:为什么我不开始零售奢侈品包包?

到目前为止,小颖的表哥已经开到第三个分店了。

小颖问表哥: 失败的时候你不沮丧吗?

表哥跟她说:你在得意的时候,总结的道理往往是虚的,成功会让你冲昏头脑。只有在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是最真实的。所以趁着失败的时候,一定及时总结,这是最好的成长机会。

每一次的磨难,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打击,都是一次蜕变;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失败,都是一种财富。

扎克伯格也说过: 不要担心你会经常犯错误,错误就是你可以学习的地方。

只要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连《士兵突击》的许木木都能开花,如果你不断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总能慢慢划离失败的漩涡。

“巨大的营养来自很多人的错误。”从一名教师到商业巨头,马云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是 强大的反思力和韧力。 他曾说:“我花时间最多的,是研究国内外企业是怎么失败的。”

连马云情商和智商都这么高的人,都能从失败的教训中收益颇深。

从成本计算来说,自己亲自投入试验失败了,如果不总结,收益几乎为零。

如果总结别人的失败经验,还能认真学习,那就是零成本试错,简直太划算。

失败的经验就像成长的养料,而当你吸收了足够的营养,总有一天,你也会逆袭成参天大树。打起精神,时刻提醒自己:“嘿!我下次会做的更好。”

相信我,下次真的能做的更好。

国融资本控股集团公司怎么样

基本上还可以,比较正规。

国融资本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信用报告

更新时间:2022-11-04

小微企业

简介:

国融资本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12-16,法定代表人为何建康,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MA5DQTEU3C,企业地址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一般经营项目是:受托管理创业投资企业机构或个人创业投资业务;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业务;投资咨询(不含限制项目);投资顾问(不含限制项目);为酒店提供管理服务;经济信息咨询、商业信息咨询(均不含限制项目);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从事担保业务(不含融资性担保业务及其他限制项目);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投资养老产业;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物流设施;供应链管理;商业贸易投资(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商业、农业、文化、旅游、教育、生物、科技、大数据等项目投资、工程项目投资(具体项目另行申报);企业项目咨询服务;企业重组、并购咨询服务(不含限制项目);城市规划设计;产业研究(不含限制项目);投资项目策划;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和经营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国融资本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收起

法定代表人

何建康

注册资本

10000万元人民币

成立日期

2016-12-16

罗振宇即将上市,靠“贩卖焦虑”年入过亿

他没想到用户一旦读了书,就不那么好骗钱了。

贩卖焦虑的“罗胖”罗振宇即将上市。

9月25日晚,罗振宇创办的知识付费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造物”)在创业板发行上市获得受理。

创办以来,思维造物相继获得5轮融资,背后资方包括顺为资本、梅花创投、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等。在2017年9月份启动D轮融资时,思维造物的估值涨至80亿元,而罗振宇的个人身家也一度到达过30亿元。

钱,罗振宇早就得到了。他只是始终没能得道而已。

也许是因为曝光太多,70后明星创始人罗振宇的舆论形象非常拧巴。

首先,他是个“文人”,最起码是个有学问的人。

罗振宇是90年代华中理工(今华中 科技 大学)的大学生,而后一路读到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24岁的他顺利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成了于丹的同事。

因为体制内工资不多,罗振宇在任教3年后果断放弃了大学老师这个铁饭碗,并在机缘巧合下进了他在读书时就梦寐以求的央视。凭借一手好文笔,罗振宇在4年内就从一个临时编制的编辑做到了《对话》栏目的制片人。

在担任制片人期间,罗振宇借着策划会接触到各行各业最顶尖的专家学者,这其中就包括日后在《十三邀》里采访他的许知远。时隔多年,罗振宇在《十三邀》中回顾这段往事时,把当初这种请专家到央视给自己“上课”的行为定义为是“贪污腐败”。

“这就等于用公费重新上了一次大学,而且是最顶级的大学。”

不过到了2008年,已经当了4年制片人的罗振宇还是从央视这所大学“毕业”了。有人说他离开央视是因为看到了传统媒体即将没落的大势,也有人说是因为深居幕后的他不甘心节目的风光都集中在台前的主持人身上。

但按罗振宇自己的说法,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和领导闹掰了。当时罗振宇的顶头上司郭振玺想把他从《对话》节目拿下,换到另一个名气更小的节目去当副制片人。降职自然是心高气傲的罗振宇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离开央视那年罗振宇35岁,但是全然不曾受困于职场中年危机。在百业待兴的新媒体时代,顶着央视光环的他一口气收到了8个offer。因为一心想站在台前,罗振宇选择了去第一 财经 担任《中国经营者》节目的主持人。正是这次露脸的机缘,让他在2010年结识了NTA创始人、原《创业家》杂志的主编 申音 。

一边是传媒公司,一边是全能主持,双方一拍即合。 2012年在申音的主导下,读书类视频节目《罗辑思维》上线,并开通了每天推送60秒语音的同名公众号。

在《罗辑思维》里,主讲罗振宇成功塑造了一个“有种有趣有料”的读书人形象。也在此时,罗振宇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商人,上线了。

在那个营销混沌、用户狂热的年代 ,罗振宇借助人设红利卖会员、卖书,甚至卖月饼、卖茶叶,短时间内积攒了大量财富和声望。在名利的驱使下,超级网红罗振宇最终动了自立门户的念头。

2014年5月,罗振宇在微博上和申音“和平分手”,并在一个月之内搭上了新欢脱不花(原名李天田)。二人联合成立了罗辑思维的运营新主体:思维造物。当然,这一次话语权更大的是罗振宇。

变更运营主体一事没在C端激起什么水花,大众看到的依然是罗振宇的事业一路繁花 着锦 、烈火烹油。

2015年,罗振宇在水立方举办了全长4个多小时的首场个人跨年演讲会,并和到场的上千个观众立下了20年之约,场面之热烈堪比TFBOYS周年演唱会。

同年,罗振宇推出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完成了罗辑思维 历史 上最重要的一次转型。

2018年,卖课卖到头部的得到又先后推出了得到大学和少年得到。前者是客单价上万的线下课程,力求拔高;后者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上课程,意在垂直。

至此,罗振宇的商业版图已然十分明晰,但他的个人形象却落得混浊不堪。

“文人”罗振宇曾说,自从在16岁时读到了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他便可以不再为“稻梁谋”,纯粹为求知而读书。

而“商人”罗振宇所宣扬的,却是通过P2P和变卖资产的方式一夜暴富,以及用“恐吓式营销”售卖碎片化知识的功利思维。

“网上骂我的人,骂得我都睁不开眼,其实我挺care这件事的”。谈及自己糟糕的风评,罗振宇在《奇葩说》中的示弱让人在厌恶中看出了一丝可怜。

但当年那个端坐在书架前面“ 死磕自己、 娱乐 大家 ”的读书人,看起来分明很快乐。

内容向来难变现,但罗振宇的商业化路径似乎出奇的顺畅。至少在2016年以前,罗振宇还一直在向市场释放良好的盈利预期。

公开信息显示,在《罗辑思维》节目上线仅8个月时,罗振宇就发起了一次号称“史上最无理”的 会员招募计划 。按照计划,罗辑思维的会员名额5500个,价格分200元和1200元两档,但是不透露任何会员权益,买不买全凭缘分。

没想到这个神经病一样的会员服务竟在5个多小时内就被销售一空,罗辑思维一举入账160万。

几个月后,罗振宇又如法炮制了“不告诉你盒子里有什么书”的售书事件。同样的,8000个单价499元的“神秘图书礼盒”从开售到全部卖光,只用了一场电影的时间。

2015年底,罗振宇首场年度演讲的4000张门票被售罄,还吸引了几百万人通过视频直播观看。值得一提的是,罗振宇在首场演讲推出的99张定价4万元的20年联票,以及300张定价3万6千元的19年联票,均被一抢而光。

仅这一场演讲,罗振宇就进账几千万。

后来的得到时期,罗振宇继续深耕卖货,缔造了不少网红课程和明星讲师,比如因《奇葩说》而为人熟知的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资料显示,《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定价143元,在面世一年后销量就超过100万册,这意味着仅靠营销薛兆丰一人,罗振宇就能轻松入手一个亿。

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

从招股书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自2017年至2020年Q1,思维造物营业收入分别为 5.56亿元、7.38亿元、6.28亿元和1.92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87.79万元、5329.76万元、1.17亿元及1327.82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 非经常性损益对思维造物贡献了占比不小的利润

2017年及2018年,思维造物通过投资理财获取的收益分别为1193.43万元及1286.41万元,该收益在此后消失。2018年及2019年,公司又获得超过2500万元的政府补助,该部分收益在今年一季度锐减至5300元。

招股书还提到,2020年Q1,思维造物的毛利率仅为42.01%,低于竞品掌阅 科技 的42.99%、中文在线的56.09%和中公教育的57.66%。简单来说,从营收来看罗振宇不算吹牛,但公司的利润确实不尽人意。

从营收结构来看,思维造物的营收分为线上知识服务、线下知识服务和电商三个板块。招股书显示,最近三年公司线上知识服务的营收占主营业务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8.9%、68.7%、66.3%及54.7%。也就是说,卖课依然是目前思维造物的营收主力。

然而就具体数据而言, 卖课业务或许也没有太高的增长前景

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的线上知识服务业务从2018年的5.07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4.12亿元,同比下降18.75%;而在今年一季度,思维造物线上知识服务业务收入为1.05亿元,也仅为2019年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该部分业务在今年不会有明显增长。

在利润下行、核心业务没有明显增长的背景下,目前思维造物的市场预期已较2017年缩水不少。

数据显示,本次思维造物拟募集资金10.37亿元,以发行募资计算,公司的整体估值为41.5亿元。按罗振宇合计持股比例41.67%计算,公司上市后,其个人身家约为17亿元。

如果罗振宇可以顺利敲钟,思维造物就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付费第一股”。要知道在罗振宇冲击资本市场之前,已经有两个同行铩羽而归。

第一个是 财经 作家吴晓波。

吴晓波的公司巴九灵成立于2014年,并于2018年3月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巴九灵公司包括 财经 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培训项目“企投家学院”、整合营销部“新匠人事业”等。其中,“吴晓波频道”作为 财经 领域的自媒体大V,是巴九灵的核心资产。

2019年,培训领域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宣布拟以15亿元收购巴九灵96%的股权,此为吴晓波借壳上市冲刺A股的策略。然而这次的重组并未成功。

2019年9月27日,全通教育官宣“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根据深交所的问询函,吴晓波借壳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交易存在“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的问题。换句话说,监管层认为吴晓波的个人IP和巴九灵深度捆绑,或将对公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从这个层面来讲,罗振宇也和吴晓波存在相同的困境。

在罗振宇运营冠其姓氏的《罗辑思维》时,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王强就曾在某次交流会中提出质疑,伴随罗振宇个人名望的不断流失,高度依赖其个人IP的罗辑思维也终将走下神坛。但好在得到APP上线后,思维造物的整体运营开始踏入“去罗振宇”的正轨。

另一个知识付费领域的失意者是喜马拉雅。

早在2015年,还在做免费音频的喜马拉雅就想通过VIE架构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但因为当年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限,喜马拉雅放弃了美股上市计划。同年11月,喜马拉雅开始转战A股,但同样因为政策对企业盈利指标要求等原因,喜马拉雅的上市计划再次泡汤。

事实上,喜马拉雅面临的问题和吴晓波、罗振宇的“名人反噬”有所不同,其障碍主要在于公司内部的版权和变现困境。

据业内人士所述,喜马拉雅类似于声音领域的出版社,收入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和付费业务,成本则主要来自版权的购买和推广。可以说,版权是喜马拉雅公司运营的根基。

据网易 财经 消息,喜马拉雅从2018年至今,陷入版权类司法纠纷的记录高达600多起,被喜马拉雅侵犯著作权的当事人中既有人民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腾讯等企业,也有多位知名创作者和演员。

版权纷争之外,喜马拉雅的变现之路也走得艰辛。

据品玩报道,2018年底,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曾透露平台上有95%的内容免费,5%的内容付费。大比例的免费内容体现出当时已经成立5年的喜马拉雅,依然在用户教育不足、获客乏力的市场环境中挣扎。

近年来喜马拉雅愈发倾向于集中开发头部IP合作,并与流量艺人合作,集平台之力制作独家内容;但巨额投入对于迄今为止尚未透露盈利信息的喜马拉雅来说明显是一种负担。

总而言之,吴晓波和喜马拉雅的身先士卒,让今天站在深交所门口的罗振宇显得尤为不易,毕竟知识付费的行业风口早就过去了。

在行业爆发的2016年,千聊、 值乎 、知乎Live、喜马拉雅、微博问答等玩家轮番登场,红杉、腾讯、高盛、顺为等大资方相继入局。2017年,入局知识付费的平台在增多的同时,也在逐步向细分领域深耕发展。

然而伴随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不断壮大,资本圈的声音却越来越小。投资界数据显示,知识付费投资在2017年有52起投资事件,到2018年降到41起,到2019年仅有不到10笔投资。

资方已经不再相信知识付费的宏大叙事,情急之下,登陆资本市场或许已是最后的选择。

得到就像一个药妆店,在这家店里,你可以买到治疗焦虑的“药”,或是用来塑造个人形象的“化妆品”。

2015年推广得到时,罗振宇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不过到了今天,罗振宇也不得不焦虑了。

根据艾瑞数据,随着用户对内容的辨别和筛选能力的提升,即使是中上游玩家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也仅为30%。企鹅智酷的数据也显示,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28%表示体验满意,49.7%表示一般,12.3%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

理论上只有用户多读书,罗振宇才能多赚钱。但他没想到用户一旦读了书,就不那么好骗钱了。

屡败屡战,创业十多次,他终于拥有4.5亿用户,如今估值30亿!

大学毕业就创业,先后折腾了50多个公司,

后来当起了“好声音”贩子,

通过贩卖马东“好好说话”等好声音,

用4年时间让公司估值增长500倍,

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声音的巨大商业价值。

他就是喜马拉雅FM的联合创始人余建军。

人生苦短  创业过瘾

余建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连环创业者”,创业几十余次,屡败屡战,比如“那里世界”。

当然也有一些成功的,比如目前还在运营的“杰图软件”,又比如“城市吧”已经卖给了百度,它就是百度街景地图的前身;

他的创业精神体现在每时每刻,即使看到路边的一家培训公司,也会马上突发一些创业想法。

这个项目有没有机会,怎么干,怎么操作,在策略上、资金上都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把这些记录在手机里。

在余建军的笔记里面,至少记了好几十个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

余建军把这种脑海中的操练戏称为“职业病”,不过他认为没什么坏处,反而是他的“脑保健操”。

余建军第一次创业经历是在西安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互联网刚兴起,全国各大高校都吹起一阵创业热潮,余建军也是在这次热潮中将自己的“处女创”奉献出去的。

当时余建军是被一个投资人主动找到去创业的,但是由于设计的东西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冲突,虽然理想很美好,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第一次创业到一半便草草收尾了。

毕业之后,余建军又和4个同学一起去了上海,几个人生合伙创业,目标是能赚钱就行,先一起把自己养活。

这4个同班同学,他们都是程序员,便一拍即合做起了专业的拼接软件,在当时来看,是十分超前却实用的,他们主要买给国外的客户。

没想到,国外的人用完之后很喜欢,一时间大家都来买,连当时的电影《哈利波特》都曾用过这个软件。

这个项目做了4年,收入也很可观,能有上千万,超额完成了养活团队的目标。

虽然创业是成功的,但是余建军的创业野心大,这种小规模的让他感觉不过瘾,他想做一个亿级用户、可以影响整个行业的平台。

于是,“城市吧”诞生!

为完善街景地图,余建军又做了一个城市采集车。

不过,车太费钱,每天光油钱和人工费就要300多元,而且一个城市采下来最快都要一个月。于是,余建军找到了谷歌。

当时,谷歌还没街景,只有地图和卫星, “可以帮你在全世界各地做街景,” 就这一句话,余建军打动了谷歌。

不过,等余建军开始准备干活时,却发现谷歌原来是明修贱道,暗度陈仓,“已经暗暗在布局街景。”等余建军反应过来,已经大势已去。再后来,就是百度收购了余建军的城市吧。

为此,余建军非常郁闷,浑浑噩噩过了三、四年。

梦未实现 初心不死

余建军做得第四个比较大的项目是“那里世界”虚拟世界,2009年成立,当时还得到了证大集团2000万的投资。

在两年的筹备下,“那里世界”正式面向公众,这个余建军想做成寄托一点乌托邦式理想的虚拟世界,在合作方的发展下,活生生变成了美女直播,而且尺度越来越大。

朋友看到了,就跟曾经豪言要做出伟大虚拟世界的余建军开玩笑:“你不是要做一个伟大的世界吗,怎么跑去做美女视频?”余建军感觉很分裂,“这个不是我们的气质。”

2011年下半年,或许已经预测到“那里世界”终将失败,余建军是焦虑的,倒不是焦虑经济状况,他在多年前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他的焦虑是自己已经35岁了,

“这辈子最精彩的年华,最有旺盛战斗力的时间段,慢慢地肯定要过去了,但是还没有找到一条实现理想的道路。”

“那里世界”失败后,他决定不能马上all in到下一个项目,而是要快速试错,不断尝试新项目,但每一次试错,都要走掉几个人,最后,80多个人的团队,只剩下了七八个人。

“只要有我在,(公司)肯定倒不了。” 尽管饱受挫折,但是余建军还是不轻言放弃,他告诉自己的搭档陈小雨,下一步将准备构建音频平台。

陈小雨是谁?

她曾经是证大集团的投资总监,因为信任余建军,便离开了证大与他做“那里世界”。

然而2000万天使投资烧完了,可是项目却没做成,这也让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忽悠了证大老总戴志康的钱。

所以,当余建军和陈小雨再次带着喜马拉雅FM这个项目去找戴志康时,证大的高管对他们“群起而攻之”,说他们“又来忽悠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戴志康以个人名义再次投了1500万。

“我们花的钱,是所有他投的公司里面,最省钱的一个。”余建军说戴志康其实不懂互联网,他的投资完全是出于对人的感觉。后来一次演讲中,戴志康谈到喜马拉雅FM时说, 一个好的创业想法是子弹,只有最优秀的战士,才能将子弹精准地射出。

很显然,戴志康认为一个优秀的战士可能会射偏,但不会永远射偏。

死磕到底  终有所成

最开始,喜马拉雅被定义为是音频APP,刚入驻的用户几乎都是电台主播,不仅专业相关,还自带种子用户,让平台增长了很多粉丝。

选对了方向,再加上不断的调整和努力,喜玛朗雅FM实现了飞一般的发展。

2013年,喜马拉雅先后上线了苹果和安卓客户端,用户数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1000万,第二年达到了一亿用户。

余建军终于实现了自己想建立一个“服务亿级用户的平台”的愿望!

喜马拉雅,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音频分享品台。

2016年6月,他推出内容付费,马东奇葩说团队的《好好说话》率先试水,每天6-8分钟音频,全年定价198元。

结果上线24小时,卖出2.5万套,销售额突破 500万,10天后销售额超过1000万。随后,《财经郎眼》、《逻辑思维》、《晓说》等大品牌纷纷入驻。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喜马拉雅在活跃用户规模、付费规模、使用时长均大幅领先同业,是毫无争议的知识付费领头羊。

如今,喜马拉雅FM平台4.5亿用户,估值30亿,4年间涨了500倍,每日人均收听124分钟,市场占有率73%,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总结:

创业第一步,事关赛道选择的难题,往往最难迈出。

一旦方向出错,便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只有方向明确,才能有超强的执行力,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用户需求的问题。

需求要满足三个判断标准。

首先、需求的强度。 即需求本身是不是基于内心需求,是否为刚需,还是只是因为外在条件限制暂时没有被满足。如果是后者,需求相对较弱。植根于人性的需求,无论科技怎么变,都不会变。这个需求没变就是创业者的机遇。

其次、需求的宽度 。即这个需求是大众需求还是小众需求。“互联网有很多小众需求长不成大众,去做大众又没有竞争力,比较好的方向是短期小众,但是有可能长成大众,但是需求也有可能跟随每个人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对于创业“从零到一,一到一百”的这个过程,余建军明确表示,“创业者刚开始觉得要做无数事情,才能满足项目的发展需求,但是资源都消耗光了,也没有形成闭环,内容也没有做到极致。所以,从零到一,一开始做的闭环要小。换一种说法,要先做减法,把所有想做的事情砍到只剩一个点。然后再做乘法,让这个点有大量用户规模化发展以此扩大规模。进而做一到一百的过程。”

End

生活可以无尽平庸,但总要有梦想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精品项目推荐

力驰多汽车养护

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国内外汽车检测权威机构鉴定,并已成为节能减排资格认证培训内容,现向各行业推广使用中。“力驰多动态养护模式”是力驰多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同时结合中国国情研究而成。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余建军创业原因的信息了解不少了,紫薯百科希望你有所收获。